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904237
大小:53.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7-11-13
《高三历史复习阶段要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高三历史复习阶段要求由于高考时间可能发生变化,所以我们师生应该充分利用这一段时间把以前失去的时间补回来;(你若放松,确如逆水行舟,不进必退)同时,注意克服急躁情绪,踏踏实实的将复习进行到底!下面我将5月7日——5月21日的历史学科个人复习的注意事项、知识角度和高考内容加以总结,便于同学们的复习。一、基本要求:A、仔细看书(包括教科书中的图、表、引文和注释)B、审视考过的题目,总结经验教训(找知识漏洞、理解漏洞、技巧漏洞。)C、关注热点和交叉点以及新角度但注意从自己的学习程度出发,可以分为三部分:一为历次考试基本在50分上下的同学:基本重点还在细看教科书,全面
2、掌握考纲;同时注意理解主干知识和思想,初步掌握一般做题规律和技巧。其他在实践和精力允许下,再作要求。目标是选择题将错题数控制在4道左右,大题不审错题干和问答项,凡是知识点和材料中提供的得分点做到少失分。二是60-70分左右的同学:重点也在细看教科书,但应从以下三方面入手,知识:1、查缺补漏。2、突出主干3、强调概念(用重点题目)理解:各本书的主干思想,坚持的情感立场,与哲学、政治经济学等相通的思想和方法论。能力:1、适应与熟悉考试2、突出问题研究和教学3、提高审题能力。目标是将选择题错题控制在2-3道,大题在表述史实部分和材料部分基本不失分,靠近大题的主题思
3、想。三是在70-80左右的同学,你们在知识掌握和能力培养有一定基础,所以这两星期应在满足上面两部分同学一样要求的基础上,应腾出一部分时间和精力去研究一下高考要求,总结自己在前一段时间学习的经验教训,有针对性进行训练;同时,研究各种新的角度和新的综合点。目标是将选择题错题控制在1道左右,答主观题部分基本满足大题所考查的知识、理解、运用等要求,表述清晰明确,争取稳定在80分左右,并向90分靠近。二、必须严格依照考试要求去完成西城、海淀和东城三区二模卷子,并自己严格按考试答案进行判读,分数及时上报:(总分、历史总分、客观体和每道主观题得分)及时总结得失,查缺补漏,
4、举一反三。需要完成自己的针对性训练,无论是主干专题知识,还是审题技巧,答题表述都要进行有意识的训练。三、有问题集中时间与老师进行联系沟通,无论是电话还是上网俱可;但一定要同老师进行两次左右的交流。国遇大疫,是谓国难,我辈当同舟共济,共赴国难,此番经历自当珍惜。“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你我共勉。下面附几份资料供同学们参考:高考出题原则:第一,着眼于思维品质,加强能力的考查,以有利于中学历史教学向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独立解决问题能力以及综合能力的大方向发展。第二,命题要以能力立意,以知识为载体,对理论观点和史学方法及思想素质、文化科学素养的考查渗透其中。对能力的考
5、查要防止无史实依托的空套路,对知识的考查要防止无恰当能力立意的史实堆砌,使能力立意与知识载体形成最佳的结合关系。第三,要突出主体知识、重点知识;力避偏怪冷奥的考点出现,即从教材的重点内容和重大历史事件的知识要点中寻找题眼。第四,高考命题要具有时代感,试题要反映或折射现实社会的需要,同时以多元信息为载体,更加关注考生的人文素养。通过试题体现历史的教育功能、借鉴功能,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培养学生关注现实以及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社会责任感。这是素质教育中培养学生思想素质的重要内容,也是历史学科和高考历史试题是否具有生命力、是否能参与到人们对现实社会的认识与创造活动之中
6、的关键所在。第五,增加考查中国和世界历史文化的内容,强调对人类基础文明的了解和认识。第六,重视中国近现代史,特别是当代史的考查,高考不回避国史,国史命题的指导思想是生产力标准和实践标准。第七,关于选择题的命题思路:一是控制程度式选择题的数量;二是适当增加材料式选择题数量;三是减少时间排序式选择题的数量;四是命题点都选取教材中的难重点内容,不在知识的识记上难为考生,不就事论事,而是把重点放在对难重点知识的多层次多角度的理解分析上,即学科内的综合,这一点要特别注意。第八,关于开放式问答题的命题思路:一是在指导思想上要“稳”字当头,不能太超前;二是在内容上要有史实
7、依据,让考生有话可说,不能臆断,不能推理;三是在观点上可以批评教材,可以与之唱反调,或对教材进行补充;四是遵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坚持党的基本政策;五是对史学界争论的问题要“退避三舍”;六是考虑在材料解析题中搞开放。用材料来约束学生,以防离题发挥。考点部分角度综合:(1)千年历史回顾:主要是中国古代历史,如分析宋元时期中国社会发展的状况以及科技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领先地位。(整个古代史要特别注意专题整理和掌握,以及古代的阶段特征)(2)百年历史回顾:要求从中西历史发展变化、中西文化碰撞、相激相荡以及百年中国历史发展的主题近代化历程等相关角度考虑问题。(3)建国
8、五十年历史回顾:社会主义在中国的确立,中国共产党和中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