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901664
大小:51.0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7-11-13
《哲学国学毕业论文 孙诒让的墨学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湖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考籍号:XXXXXXXXX姓名:XXX专业:哲学国学论文题目:孙诒让的墨学研究指导老师:XXX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十日一、学术背景在近代百年墨学研究历程中,孙诒让是个划时代的人物,他以《墨子间诂》这部墨学巨著奠定了他在近代墨学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孙诒让治墨学大约始于1873年。他治《墨子》已经不同于乾嘉一些学者用子书比勘经书了。他在《墨子间诂·自序》中说:“身丁战国之初,感悕于犷暴淫始之政,故其言谆复深切,务陈古以剀今。亦喜称道《诗》、《书》及孔子所不修《百国春秋》,惟于礼则右夏左周,欲变
2、文而反之质。”他还说:“然周季道术分裂,诸子舛驰,荀卿为齐、鲁大师,而其书《非十二子篇》于游、夏、孟子诸大贤,皆深相排笮。洙泗龂龂,儒家已然,墨儒异方,畦步千里,其相非宁足异乎?综览厥书,释其纰驳,甄其纯实,可取者盖十六七,其用心笃厚,勇于振世救敝,殆非韩、吕诸子之伦比也。”在他看来,墨学一些主张是战国那个时代的产物,由此可以看出,他对墨学的评价已经不同于清代的许多学者。考察孙氏治墨学原因,有三个方面不可忽视。其一是自明末起,已有学者涉猎墨学。李贽、傅山等都对墨学有所研究,特别是乾嘉时期,汪中、毕沅、张惠言、
3、翁方纲、王念孙等对《墨子》均有不同程度的校注,墨学虽仍然受到排斥,但日渐显露复兴的迹象。鸦片战争以后,“西学中源”说一度非常盛行,《墨子》日渐受到重视,这一切为孙氏治墨学逐渐铲除了学术思想上“儒学独尊”的禁锢,同时也提供了文本上的方便。其二,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积贫积弱暴露无遗,作为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孙诒让,身怀“国家兴旺,匹夫有责”的历史责任感,不可能不思考国家民族的危亡。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向来有以著述表达忧国忧民之志的传统,孙诒让自然也不例外。墨家“勇于振世救弊”的精神恰好适合救亡图存的需要,孙诒让显然也关注
4、墨家的“救世”精神。他在《与梁卓如论墨子书》中说:“让少溺于章句之学,于世事无所解。曩读墨子书,深爱其掸精道术,操行艰苦,以佛氏等慈之旨,综西士通艺之学,九流汇海,斯为巨派。徒以非儒之论,蒙世大垢,心窃悕之。”[1]他在《墨子间诂·自序》中也作了特别说明。尤其需要指出的是,他对《墨子间诂》中《备城门》等反映《墨子》军事思想的篇章校释尤其详尽,“整纷剔蠹,脉摘无遗”[2],发掘《墨子》军事思想以适应时代救亡的需要。俞樾在《墨子间诂·序》感叹:“今天下一大战国也,以孟子反本一言为主,而以墨子之书辅之,倘足以安内而
5、攘外乎。勿谓仲容之为此书,穷年兀兀,徒敝精神于无用也。”直接阐述了孙诒让治墨学的时代性。其三,孙诒让曾写信给章炳麟,说:“近唯以研习古文大篆自遣,颇愤外人著文明史者,谓中国象形文字已灭绝。顷从金文、龟甲文获十余名,皆确实可信者,附以金文奇字,为《名原》七篇。”[3]由此可以看出,孙氏对祖国文化遗产怀着深深的眷顾和忧虑,他校勘整理《墨子》也包含着发掘祖国文化遗产的愿望。孙诒让虽然受的是传统教育,但也读过一些西方科学书籍,因而他对《墨经》中的科学思想也发掘不少,以此彰显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当然我并不是要藉此而否认
6、孙氏治墨学也有纯粹的学术动机,更不是要否认《墨子间诂》的学术成就。学术上“求是”与“致用”并非绝对矛盾的。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典籍中,孙氏耗费长达二十多年的时间和精力研治墨学,显然有其时代原因。二、校释成就清代墨学研究的首要工作是《墨子》校勘和注释。因为《墨子》一书长期以来“传诵既少,注释亦稀,乐台旧本,久绝流传,阙文错简,无可校正,古言古字更不可晓”[2]。校勘工作是与版本学、目录学联系在一起的,三者相互联系,不可分离。因为校勘而讲求版本、编叙目录,早在西汉末年刘向校书时已是如此。孙诒让在这方面是训练有素并卓有
7、成就的,《四部别录》、《温州经籍志》均表现了他在这方面精湛的造诣。校勘工作首先又是从选定版本开始的。版本的优劣,多少直接关系到校勘的成绩。孙诒让的主要生活经历在十九世纪后半叶,此前已有一些经过校勘的《墨子》版本流传,因而他得以广泛搜罗各种《墨子》版本。他在《墨子间诂·序》中说:“余昔事雠览,旁摭众家,择善而从,于毕本外,又获见明吴宽写本、顾千里校《道藏》本。”同时,他还参阅并吸收了王念孙、王引之、洪颐煊、戴望、俞樾等人的校勘成果。毕沅校本《墨子》是孙诒让校勘的底本,此书初刊于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它是毕
8、沅“遍览唐、宋类书、古今传注所引”[4](612),以明《道藏》本《墨子》为底本,又吸收了卢文弨、孙星衍、翁方纲的校注成果,汇聚而成。毕沅校本作为近两千年以来第一个比较完整的《墨子》校本,为后人研究《墨子》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影响深远。但毕校本也有其不足,因为毕沅生活在乾嘉时期,所见《墨子》版本相当有限,再加上《墨子》长期以来少有人问津,讹脱伪误不少,书中又多古言古字,校勘的难度相当大,因而有不少疏漏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