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修公得婆修婆得

公修公得婆修婆得

ID:18995896

大小:2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9-27

公修公得婆修婆得_第1页
公修公得婆修婆得_第2页
公修公得婆修婆得_第3页
公修公得婆修婆得_第4页
资源描述:

《公修公得婆修婆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净空法师《公修公得婆修婆得》护眼色:绿橙棕黑字体:粗体大中小作者:净空法师发布时间:2010-1-1821:09:18繁體版 1佛法是平等的,人人都可以修成,人人都可以得到,问题就是你肯不肯修?2所谓“公修公得,婆修婆得”,不修就不得,这个问题全权掌握在自己的手中。3有一些学佛的同修,有一个很大错误的观念,认为佛菩萨靠得住,“我靠他就行了”。4佛在经上讲得很清楚,“无谁代者”,“谁”包括佛菩萨,佛菩萨也不能够代替!我们在《楞严经》里面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5阿难尊者起头就发生一个错误的观念,阿难跟释迦牟尼佛是堂兄弟,堂兄弟当中释迦牟尼佛是老大,他是最小的小弟。6释迦牟

2、尼佛也很喜欢他,也很疼爱他,他自己也知道,所以他看到别的同学苦修,他对他们说:“你们要苦修,不修不能得道;我不必,到时候我大哥就会把‘道’给我。”7他是多闻而不用功,不肯真修,遇到摩登伽女之难,这才恍然大悟,原来他的大哥帮不上忙,这才觉悟到修行要靠自己。8所谓公修公得,婆修婆得,不修就不得,没有人能代替的!9佛法讲因果,公修公得,婆修婆得,因缘果报丝毫不爽。众生苦我们怎么能代?不要说我们不能代了,佛菩萨也不能代。10佛菩萨要能代,我们很苦,佛菩萨不代我们受苦,那佛菩萨的慈悲在哪里?11所谓“公修公得,婆修婆得”,没有说人可以把“道”这个东西送给你的。12如果能把“道”送

3、给我们,佛菩萨都大慈大悲,何必要我们苦修?马上送给我就好!这个东西不行。13勉强说,福报可以送给你,智慧是没有办法给你的。14再给你讲真的,你要是没有福报,送给你福报,你消化不了,担当不起。15没有福报的人,你多送他一点钱财,他马上灾难就来,他没有那个钱财还得不到祸!钱财一来,祸害马上跟着就来。16自己不修福,你要是看到福来了,那不是福,那是祸。这是我们必须要警觉的!17佛教给我们福慧双修,所以成佛是两个条件,一个是福报圆满,一个是智慧圆满,所以佛称作“二足尊”。“足”就是满足,我们今天讲圆满。佛的福德、智慧都满足、都圆满。18佛法重在行,解是手段,行是实质。你能解不能

4、行,你一生所修学的全都是福德,没有功德。要修功德,才能了生死、出三界。19我们先说什么叫“功德”?学佛的同修这里要辨别清楚,功德跟福德不一样,修福德容易,修功德不容易。20功德是什么?功是功夫,你修行真有功夫,有功夫当然你就有收获。21譬如祖师们常讲“持戒有功”,我们修行持戒有功,“三昧是德”,三昧就是定,所谓“因戒得定”,你持戒得定,这得定就是德。22持戒是功,三昧现前就是德,叫功德。修定有功,智慧开了,“因定开慧”,智慧开了,这是德。23福德可以与大众共享,我有福可以跟大家共享;功德没有办法给别人,只有靠自己修。24古德常讲:“公修公得,婆修婆得,不修就不得。”这是

5、要靠你自己修的。不像福德,福德是我们修的福,这可以给人共享。25就像《坛经》上六祖所说的“此事福不能救”。此事是讲生死大事,修福报没用处,该怎么生死还是怎么生死。26要修功德,功德可以了生死、出三界。这功德跟福德我们必须要辨别清楚。27佛法是觉悟之法,你的心不觉,你的觉悟从哪里出来?绝对不是别人觉悟的,可以把它拿来当作我的,没这个道理!28如果这个法子行得通,我们还需要修行吗?不要了,诸佛菩萨大慈大悲,把他修行的统统给我们就好。29你们看《楞严经》,阿难尊者当初就是这么一个错误观念,认为佛最喜欢他,将来一定把佛法给他。到遭魔登伽女之难才晓得,原来别人所修的没有办法给自己

6、,再亲密的关系也没办法。30钱财可以送给别人享受,智慧、才艺你怎么能给别人?没法子。所以这个东西确实是“公修公得,婆修婆得”,一定要靠自己修。31你自己的心不清净,哪来的智慧?佛菩萨、祖师大德对于经论的注解、注疏,你把它念了背起来,也能讲得天花乱坠,是不是智慧?不是智慧,为什么?你的心不明。32你的心不明,你讲出来的东西也不明。你讲的每一句话都不错,听众听起来不是味道,由此可知,清净心是多么重要!33我们念佛人讲清净心,就是禅家所讲“明心见性”,见性是心清净,心不清净见不到性。34这句佛号,就是我们修清净心的方法。我们拿佛号来修清净心。35心地有一分清净,与佛法就有一分

7、相应,两分清净就两分相应。心清净,看经、看注这才真正能理解,才真正能懂得它的意思。36《开经偈》讲“愿解如来真实义”,这个“愿”是清净心才能够理解。37培养清净心没有别的方法,下手要专一。连儒家都讲“惟精惟一”,它讲精、一。38佛法也是如此,《弥陀经》特别主张“一心不乱”。“一心不乱”是果,“一心不乱”也是因,因果同时,这个妙!这一点希望同学们要特别的注意。39由此可知,我们每天二六时中,以真诚心、清净心、恭敬心,来念这一句阿弥陀佛,就是念佛、念法、念僧,三宝都具足。40过去李老师在世的时候,有一次他在中兴大会堂讲经,公开宣布他生死自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