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 子 和 荀 子的和而不同

孟 子 和 荀 子的和而不同

ID:18990058

大小:558.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9-25

孟 子 和 荀 子的和而不同_第1页
孟 子 和 荀 子的和而不同_第2页
孟 子 和 荀 子的和而不同_第3页
孟 子 和 荀 子的和而不同_第4页
孟 子 和 荀 子的和而不同_第5页
资源描述:

《孟 子 和 荀 子的和而不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孟子和荀子陈贞奇中国经济的转型时期,企业发展的关键路口,虽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避而静心思考,游历儒家思想主要发源地,得到了一些新的认识和启发。孟子和荀子都是孔子儒家创始人的继承发扬者,但政治思想和主张有很大的区别,如“人之初,性本善”和“人之初,性本恶”的认识对立,以及各种见解的不同,但对儒家思想的贡献如同创始人一样,几千年的儒家思想一直影响着中华民族乃至世界各地……孟子主张实行“仁政”,进一步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人之初,性本善”之意,认为人的天性是善良的,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所以要实行仁政来回复和扩

2、充人的善性;荀子主张统治者施用“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并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强调人民群众的力量巨大;“人之性恶”之意,认为人生来本性是恶的,强调用礼乐以及学习来规范人的行为,名篇《劝学》提出后天学习的重要性,目的是使人不断向善。   荀子与孟子,皆以孔学正统自居,皆以彰显弘扬先王之道为己任,他们的政治理想是一致的,都追求大治,但对于达成理想的方法途径上的主张是相异的,孟子更注重个体的意志,所以主张凡事"反求诸己";荀子更注重外在的规范,注重群体的智慧结晶,所以主张"兴圣王,隆礼义","法后王",注重彰显"

3、师"的作用,他实际上是以人类文化史的角度看问题,他对人性人情有着更深的体察,对集体的智慧有着更高的肯定与推崇。在这个意义上,孟子可闪耀着更多的理想主义的光辉,荀子更多的体现出现实功用主义的品格。孟子也主张法先王,言则尧舜,但是荀子认为他没有真正理解尧舜的意义,所以说他"略法先王而不知其统",所谓统,即绪,即真正的源头。尧舜对于天下的功德并不仅仅在于他们自身的德行以及对天下人的仁爱,而是为人们制定了规范,在于养民情,理人性。所以荀子认为自己看得比孟子更深,更透彻。儒家思想中,仁是核心。荀子认为,达仁的途径是隆礼,而不能是由仁达仁,自我循环。孔

4、子说,克己复礼为仁,孟子扬其克己,荀子彰其复礼。在荀子看来,孟子对先王充其量只是偶像崇拜,但是自己却真正懂得了先王的意义。也正因如此,荀子才觉得自己需要承担起正本清源,振兴儒家的重任。 同时,再详细了解一下历史,可以看出荀子在战国末期的环境下,出于对天下大治的追求,出于对儒家学说主流地位的维护,终其一生,致力于其学术批判。他对孟子的批判不仅是儒家内部简单的派系之争,更包涵了重要的战略意义,是出于对付横行于世的法家学说的战略考虑而对儒家学说重新作出了阐说,试图以新解之言为儒家学说开辟道路,消除法家学说的威胁,解除儒家学说被迫退至边缘的危机。所

5、以,他们和而不同的目标是完全一致的。孟子和荀子长眠之地不过百余公里,地下若能相聚,一定会相互礼让,相互尊敬,彼此庆幸,毕竟没有比他们的儒家思想更渊源流长的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