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地理试卷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地理试卷

ID:18959502

大小:150.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9-27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地理试卷_第1页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地理试卷_第2页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地理试卷_第3页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地理试卷_第4页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地理试卷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地理试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地理试卷说明:1.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共4题,占40分。全卷共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2.答题时,考生必须把选择题的答案填在答题表或内答题卡上,答第Ⅱ卷前,考生必须将自己的姓名和学号填写在答题郑相应的位置上。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60分)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1.以下区域有明确界线划分出来的区域有

2、 A.海南省B.东北平原C.自然带D.热带雨林区2.关于区域的叙述,错误的是 A.区域都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 B.区域都有一定的面积和形状C.区域都有一定明确的界线 D.区域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有深刻的影响3.决定我国自然地理环境差异的两个基本因素是 A.土壤和植被 B.气候和地貌 C.水文和土壤 D.植被和水文4.形成东部季风区南北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热量条件的变化B.水分条件的变化C降水稀少D.地势高低变化5.三大自然区中,人类活动最广泛、最深刻的是A.东部季风区B.西北干旱、半干旱区C.青藏高寒区D.三大区

3、的人类活动对自然界的影响一样广泛6.下面各项中,适宜应用遥感技术的是A.人口普查B.森林普查C.交通定位导航D.确定某点高程7.GIS的全称是A.地理信息系统B.遥感技术C.全球定位系统D.地球卫星导航水土流失是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自然景观的主要原因,每年流失的土壤约16亿吨,据此回答8—10题:8.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主要人为原因是A.长期以来的毁林开荒 B.过度放牧和过度樵采C.土壤疏松,降水变率大 D.干旱和大风现象9.保持水土的根本措施是A.平整土地B.修水平梯田C.深耕改土D.造林种草10.黄土

4、高原人地矛盾尖锐,关键问题在于A.植被破坏B.人口过度增长C.贫困D.环境恶化11.山西省产生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是 A.露天开采        B.矿区道路的铺设C.开矿井巷道的建设     D.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5.1-9,,services,andmakethecitymoreattractive,strengtheningpublictransportinvestment,establishedasthebackboneoftheurbanrailtransitmulti-level,multi-

5、functionalpublictransportsystem,thusprotectingtheregionalpositionandachieve9山西是我国重要能源生产基地,回答12—15题。12.下面哪一条铁路线是山西煤炭外运专运干线A.哈大线 B.陇海线 C.大秦线 D.宝成线13.山西能源资源丰富,但经济在全国中的地位并不领先,其中原因有A.能源开发规模不大B.我国能源需求量不大,能源丰富难以发挥出优势C.石油取代煤成为我国主要能源,煤炭开采开工不足D.结构单一,生产链简短,能源的综合利用程度和

6、附加价值不高14.山西正在建设我国最大炼铝厂,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A.山西铝土储量丰富 B.山西能源资源丰富,价格低廉C.山西冶金工业技术水平高D.山西劳动力资源丰富15.山西建设坑口电站,不能达到的目标是A.减轻铁路运输压力B.改善能源输出方式C.增加经济产值D.降低省内环境污染我国为了改善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建设了许多防护林体系,其中规模较大的是“三北”防护林和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据此,回答16—17题:16.“三北”防护林所起的主要的环保功效是 A.吸烟除尘  B.美化环境  C.防风固沙 D.净化空气

7、17.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所起的生态作用是 A.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B.繁衍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C.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 D.净化空气、吸烟除尘18.东北地区不是我国重要的A.商品粮基地B.林业生产基地C.畜牧业生产基地D.商品棉基地据报道,我国江西省南部山区出现了大片的“红色荒漠”,据此判断回答19—20题:19.“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条件主要是 A.风蚀作用 B.水蚀作用 C.沉积作用 D.风化作用20.“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是 A.滥伐森林 B.开山取石 C.过度放牧 D.风化作用以下材料是20世纪

8、下半叶我国强沙尘暴发生频率与土地沙化速度统计表,据此回答21—22题。时间50年代60年代70年代80年代90年代强沙尘暴次数581314235.1-9,,services,andmakethecitymoreattractive,strengtheningpublictransportinvestment,establishedasthebackboneoftheurbanrailtransitmulti-le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