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社会需求为主导的教育管理模式

以社会需求为主导的教育管理模式

ID:18922509

大小:53.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9-27

以社会需求为主导的教育管理模式_第1页
以社会需求为主导的教育管理模式_第2页
以社会需求为主导的教育管理模式_第3页
资源描述:

《以社会需求为主导的教育管理模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以社会需求为主导的教育管理模式作者:孔凡答文章来源:网络点击数:64更新时间:2010-10-2818:40:38论文关键词:教育体制改革 教育管理模式 社会需求  论文摘要:近年来?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大中专学生的教育管理面临许多新问题?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已显得与时代的发展不能协调?迫切需要构建一个适合新时期发展需求的新教育管理模式来适应新的形势?本文针时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教育管理模式进行了初步探讨?以期对大中专学生教育管理提供参考。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中、高等教育已经逐步在实现普及化的大众化教育?大中专院校也面临着

2、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传统的学年制逐渐被学分制所取代;管理制度从“半军事化”的严厉、强制、高压型向宽松化、人性化过渡;学生的价值观和思想观念也发生了根本性转变。政府不再扮演学生毕业分配的主要角色?作为培养人才“基地”的学校?理所当然地成为社会需求的供给方?那么?学校将如何应对形势的变化?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给大中专学生的教育管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原有的教育管理模式已显得“力不从心”?因此建立一种能够适应新情况的新型教育管理模式势在必行。而大中专学生就业与社会需求已成为政府高度重视、社会极度关注、学生极其关心的大事?所以

3、构建“以社会需求导向”的学生教育管理新机制?这样既能适应新形势的变化?又可产生事半功倍的教育管理效果。“以社会需求导向”的学生教育管理模式?是指以社会、学校、学生及其相关的大中专学生就业与社会需求综合管理为出发点的管理体系和管理模式?将社会需求与就业教育融于所有的教育形式和教育内容之中?贯穿于大中专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并围绕社会需求与就业这个中心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开展全方位、多角度、个性化教育?为社会培养实用、合格的人才。  一、全方位的教育管理体系要将教育和教育管理的重心围绕在以社会需求什么样的人才这个中心上来?教育管理的内容应涵

4、盖与社会需求和学生就业相关的各个方面?将社会需求与学生就业融于整个大中专学校教育管理活动的全过程并作为重点工作加以实施。社会没有需求就是人才的浪费、就是教育资源的浪费、就是对社会和学生会及家长的不负责任。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正确引导学生学习自己喜欢的专业知识和相关学科?教育和培养学生正确评估自我?正确把握社会需求与学生就业机会?使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  (一)社会需求、人生目标与自我定位教育  没有社会需求的人生目标是空洞的?没有价值?也没有实际意义?对社会和家长来说是资金和资源的浪费?对学生来说是青春的

5、浪费。社会的需求为学生提供了职业生涯和未来的发展空间。学校结合社会需求有计划地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社会需求情况、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根据自身特长做中长期自我表现发展规划?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大中专学校适应性教育可以有效帮助学生了解大中专学校的学习、生活、情感、环境等方面的特点?并在认真分析他们的生理、心理特征的情况下引导他们顺利实现从中学生向大中专学生的角色转变?尽可能缩短“过渡时期”。第二?以“社会需求”和就业形势为切人点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更多地让学生了解国内外相关知识和社会

6、变化形势?帮助学生了解新时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内涵并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让学生懂得: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是回报社会、实现自身价值的重要前提?由此可以变就业压力为主动迎接社会挑战的动力?使学校的要求更容易变成学生的自觉行动。第三?根据学校的特定和优势?结合社会需求及学生的职业兴趣?有计划、有目标地帮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确立职业理想。通过介绍本专业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本专业的发展动态以及社会对本专业学生的需求及发展趋势?使学生了解所学专业?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稳定他们的专业思想?并在此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帮助他们规划职

7、业生涯、确立职业理想。  (二)了解社会、注重技能教育  以往的教育模式使学校的教与学都与社会没有直接联系?社会需求什么样的人才学校并不关心。而今作为学校要办出特色、创出教育品牌?就必须研究社会需求和社会发展趋势?在大环境中比较学校的自我优势?寻求长远的自我表现发展战略?建立独特的教育管理模式。第一?学校要把社会相关信息的收集、整理、教学运用作为学生从人学到毕业的各个阶段的相关课程中一部分?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内容?有计划地增加学生的社会实践。让学生更多地了解有关劳动与就业方面的法规?掌握国家有关大中专学生就业的方针政策及有关规定?明

8、确自己在就业过程中的权利和义务。第二?注重学生的实际技能培养教育?可以在学生所学专业的横向与纵向延伸学生的专业知识和社会知识。允许学生跨学科选择其它学科的选修课程。课程作业尽可能多地联系实际?并根据社会的发展及时更新课程作业的内容和结构。二、多视角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