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应变断裂韧度kc的测定(实验报告)

平面应变断裂韧度kc的测定(实验报告)

ID:18921754

大小:372.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9-27

平面应变断裂韧度kc的测定(实验报告)_第1页
平面应变断裂韧度kc的测定(实验报告)_第2页
平面应变断裂韧度kc的测定(实验报告)_第3页
平面应变断裂韧度kc的测定(实验报告)_第4页
平面应变断裂韧度kc的测定(实验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平面应变断裂韧度kc的测定(实验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实验目的:1、学习了解金属平面应变断裂韧度K1C试样制备,断口测量及数据处理的关键要点。2、掌握金属平面应变断裂韧度K1C的测定方法。二、实验原理本实验按照国家标准GB4161-84规定进行。断裂韧度是材料抵抗裂纹扩展能力的一种量度,在线弹性断裂力学中,材料发生脆性断裂的判据为:K1≤K1C,式中K1为应力场强度因子,它表征裂纹尖端附近的应力场的强度,其大小决定于构件的几何条件、外加载荷的大小、分布等。K1C是在平面应变条件下,材料中Ⅰ型裂纹产生失稳扩展的应力强度因子的临界值,即材料平面应变断裂韧度。裂纹稳定

2、扩展时,K1和外力P、裂纹长度a、试件尺寸有关;当P和a达到Pc和ac时,裂纹开始失稳扩展。此时材料处于临界状态,即K1=K1C。K1C与外力、试件类型及尺寸无关(但与工作温度和变形速率有关)。(一)应力场强度因子K1表达式三点弯曲试样:K1=(PS/BW3/2)f(a/W)式中:S为试件跨度,B为试件厚度,W为试件高度,a为试件裂纹长度。试件B、W和S的比例为:B:W:S=1:2:8,见图2-1所示:图2-1三点弯曲试件图修正系数f(a/W)为a/W的函数,可以查表2-1,a/W在0.45-0.55之间。(二)

3、试样尺寸要求及试样制备91、平面应变条件对厚度的要求:当试件的厚度足够时,在厚度方向上的平面应力层所占比重很小,裂纹顶端的广大区域处于平面应变状态。这时整个试样近似地均处在平面应变条件下,从而才能测得一稳定的K1C值。对试件厚度要求推荐为:B≥2.5(K1C/σs)a/wf(a/w)a/wf(a/w)0.4502.290.5052.700.4552.320.5102.750.4602.350.5152.790.4652.390.5202.840.4702.430.5252.890.4752.460.5302.94

4、0.4802.500.5352.990.4852.540.5403.040.4902.580.5453.090.4952.620.5503.140.5002.66表2-1弯曲试样的f(a/w)2、小范围屈服条件对裂纹长度的要求:对常用三点弯曲试样,因裂纹顶端存在或大或小的塑形区,塑形区半径ry不能无限地接近零。K1近似可成立的r值是裂纹顶端塑形区与广大弹性区交界的界面处。对三点弯曲要求:a≥50ry≈2.5(K1C/σs)23、韧带尺寸的要求:韧带尺寸也称韧带宽度(W-a),对应力强度因子K的数值有很大影响,如韧

5、带宽度过小,背表面对裂纹塑性变形将失去约束作用,在加载过程中试样整个韧带屈服,裂纹试样不再近似地认为弹性体,这时线弹性理论的分析方法也就不适用。因此,试件的韧带尺寸必须满足小范围屈服条件,保证试样背面对裂纹顶端的塑性变形有足够的约束作用,要求的韧带宽度:9(W-a)≥2.5(K1C/σs)2(三)临界载荷的确定1、P-V曲线的三种类型及其临界载荷在通常的K1C测试中,所得到的载荷P对切口张开位移V的记录曲线,大致可分为三类。如图2-2所示,临界载荷要根据不同类的曲线按一定的条件来确定,这样所确定的叫做临界载荷条件

6、值PQ。(1)用厚度足够大的试件进行试验时,往往测得到的是第Ⅲ类曲线。这时除表面层极小部分外,均处于平面应变状态下。在加载过程中,裂纹前段并无扩展,当载荷达到最大值时,试件发生骤然的脆性断裂,断口绝大部分是平断口,这时最大载荷就可作为PQ。(2)当用厚度稍小的试件进行实验时,则可得到第Ⅱ类曲线,此类曲线有一个明显的“迸发”平台。这是由于加载过程中试件中心层处于平面应变状态先行扩展,而表面处于平面应力状态尚不能扩展,因而中心层的裂纹扩展很快地被表面层拖住的缘故。这种试件在试验过程中,在达到“迸发”载荷时,往往可以听

7、到清楚的“爆声”。这时“迸发”载荷等于PQ。图2-2三种典型的P-V曲线(3)当采用厚度为最小限度地试样进行试验时,所得到的往往属于第Ⅰ类曲线。在这种情况下,不能按最大载荷来计算断裂韧度。因为在低于最大载荷时,试样裂纹已经在逐步扩展,只是由于裂纹前缘处于平面应变状9态的部分相对稍少一些,所以裂纹最初的“迸发”性扩展量很小,不易被察觉,对于这样的试件。只能采用一定的工程假设,从P-V曲线上来确定所谓“条件值”。这和材料在拉伸试验中,用0.2%偏离初始切线的规定来定义屈服强度σ0.2是相似的。(四)试验结果的有效性确

8、定了PQ后,便可按载荷PQ算出σc,或算出相应的K值,记为KQ,称为“条件断裂韧度”。如果B和a均大于2.5(KQ/σS)2,并满足Pmax/P5≤1.1条件,则KQ就可认为是材料的平面应变断裂韧度K1C。否则,还需要按B和a均大于2.5(KQ/σS)2的要求制成更厚的试件试验,直到上述条件得到满足。一、实验步骤(一)试样制备:1、金属结构材料,无论是锻件、板材,还是管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