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物理八年级第四章《多彩的光》单元教案3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第四章《多彩的光》单元教案3

ID:18897342

大小:2.54 MB

页数:57页

时间:2018-09-21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第四章《多彩的光》单元教案3_第1页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第四章《多彩的光》单元教案3_第2页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第四章《多彩的光》单元教案3_第3页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第四章《多彩的光》单元教案3_第4页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第四章《多彩的光》单元教案3_第5页
资源描述: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第四章《多彩的光》单元教案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四章 多彩的光全章概述  本章是以光的传播特点及其应用和白光的组成两个主题向学生展示了一个多彩的光世界。在该章内容的安排时,根据学生的认识能力和特点,先利用简单的光现象引发出物理问题--光是怎样传播的?而后,通过实验探究,归纳、总结出光的直线传播特点、光的反射规律和平面镜成像特点以及光的折射规律。在学习完光的色散,通过学生通过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知道凸透镜成像规律在生活、生产和现代高科技领域中的广泛应用。为了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感受研究物理的过程和方法,实验探究基本上贯穿本章各节。每一节的编写也都采用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思路。根据教材的整体安排和本章具体内容,本章在科学探究

2、方面要求学生经历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的过程,了解关于制定探究计划的意义和方法。同时,教材中安排了大量的课外活动内容和一些新科技知识,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各种活动感受科技的力量、热爱科技、接近科技。  本章内容结构图:自然界的光常见的光现象反射折射色散光的应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利用光的一些实例  本章内容涉及的物理原理虽然简单,但是,应用范围很广,从生活和自然中的光现象到现代的光学仪器都有所涉及,要注意学生知识的拓展和迁移。本章特别重视从发展的角度向学生介绍一些相关的新科技,以开拓学生的眼界,使学生感到科技的力量,热爱科技、接近科技。同时,通过对电子显微镜和哈勃望远镜功能的认识,使学生看到科技的发展是

3、无止境的,激发学生刻苦钻研、勇于创新、攀登科技高峰的精神。  本章教学重点是光的反射和凸透镜成像,难点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本章教学时间约需8-9课时(探究准备占一课时)。第一节 光的传播(一)教学建议课标的基本要求1、探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特点。知道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自然界中最快的速度,记住光在真空中的速度。2、能用光的直线传播知识解释有关自然现象,知道光的直线传播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应用。3、使学生认识到光现象与生活和自然密切相关,激发学生的兴趣。内容分析  课本首先展示了四幅图,使学生感受到五光十色的大自然的美丽,教学中还要列举大量和光的传播有关的现象,由这些现象自然地引

4、导学生提出问题:光是通过怎样路径的传播的?从而点出本课探究的主题--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特点及其应用,并让学生知道光的传播速度是最快的。  本节教学的重点是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知道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通过对各种光现象的介绍,让学生初步学习怎样从观察到的具体事例(生活或自然现象)中发现问题,并能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这些问题;知道影子形成的原因。教学的难点是如何保证实验现象清晰、明显,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表述问题的能力。  这是一节实验探究型课。教学中主要通过实验,观察光在同种均匀气体、液体和固体中传播的路径(光路),、总结出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特点。并能应用光的直线传播特性解释

5、一些自然和日常生活现象,并能对探究的结论有评价的意识。  教学建议1、光是怎样传播的  为了使学生认识光在气体、液体、固体中都沿直线传播,首先要做好课本实验,做好实验的关键是要有一个较好的平行光源。实验时,可在水中放入少许豆奶粉并加以搅匀,也可将肥皂粉在水搅动几分钟使水变混浊些,这样教室中不同位置的学生都能较清楚地看到光的传播路径。若改用激光照射,则效果更明显。  除了做好实验外,教师应引导学生列举一些日常生活中说明光的直线传播的事例,以加深学生的认识,例如,夜间探照灯射出的光柱、汽车灯发出的光柱;早晨,太阳光穿过门窗的缝隙射入室内。在林中散步时,太阳光穿过森林中茂盛的树叶间的缝隙射入林间小道

6、等等,使学生对光的直线传播规律有更深的了解。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己总结光的传播规律,将结论自行填在课文中的方框内(方框内的填空应填“直线”两字)。在结论中应强调“同一种均匀物质”,并指出“物质”(也可称“介质”)包括固体、液体和气体,至于“均匀”两字,限于学生的知识水平,可不必多作解释,以免增加教学的难度,为了便于下面的学习,课文引入了光线的概念,即用带箭头的直线来表示光的传播路线和方向,其中“直线”还表示光的传播路线,“箭头”所指的方向表示光的传播方向,这里应强调画光线时,一定要画上箭头。  在得出光的直线传播规律后,教师应引导学生运用这一规律来解释生活和自然的一些现象。课文上列举了三个

7、例子:(1)日食、月食。这在小学自然课中已经学过,可运用挂图、三球仪来作一些说明。如没有挂图和三球仪,也可在黑板上作板画说明。(2)射击时的“瞄准”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子弹的近距飞行路径可看成为一条直线,标尺的缺口、枪前端的准星和瞄准点三者重合,当看到步枪标尺上的缺口、枪前端的准星和瞄准点三者重合时,说明瞄准点发出(反射)的光线已与缺口、准星所连直线重合。(3)小孔成像。教师可在课前预先布置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