辊压机联合粉磨工艺系统分析

辊压机联合粉磨工艺系统分析

ID:18841024

大小:104.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09-25

辊压机联合粉磨工艺系统分析_第1页
辊压机联合粉磨工艺系统分析_第2页
辊压机联合粉磨工艺系统分析_第3页
辊压机联合粉磨工艺系统分析_第4页
辊压机联合粉磨工艺系统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辊压机联合粉磨工艺系统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辊压机联合粉磨工艺系统分析辊压机联合粉磨工艺系统分析 辊压机联合粉磨(或半终粉磨)工艺系统,其技术核心在本质上属于“分段粉磨”。目前,国内水泥制成工序广泛应用由辊压机+打散分级机(动态分级设备)或V型选粉机(静态分级设备)+管磨机开路(或配用高效选粉机组成双闭路)组成的联合粉磨工艺系统(或由辊压机+V型选粉机(静态分级设备)+高效选粉机+管磨机组成的半终粉磨工艺系统),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各线生产工艺流程及设备配置、物料粉磨特性、水份等方面因素不尽相同,导致系统产量、质量及粉磨电耗等技术经济指标也参差不齐,本文拟对水泥联合粉磨单闭路(管磨机为开路)及双闭路

2、系统(或半终粉磨系统)中各段常出现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故障模式进行探讨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仅供粉磨工程技术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参考,文章中谬误之处恳望予以批评指正:〔1〕一、辊压机系统故障模式:辊压机挤压效果差故障原因1:1.被挤压物料中的细粉过多,辊压机运行辊缝小,工作压力低影响分析:辊压机作为高压料床(流动料床)粉磨设备,其最大特点是挤压力高(>150Mpa),粉磨效率高,是管磨机的3-4倍,预处理物料通过量大,能够与分级和选粉设备配置用于生料终粉磨系统。但由于产品粒度分布窄、颗粒形貌不合理及凝结时间过快、标准稠度需水量大与混凝土外加剂相容性差等工作性

3、能参数方面的原因,国内水泥制备工艺未采用辊压机终粉磨系统,辊压机只在水泥联合粉磨系统中承担半终粉磨(预粉磨)的任务,经施以双辊之间的高压力挤压后的物料,其内部结构产生大量的晶格裂纹及微观缺陷、<2.0mm及以下颗粒与<80um细粉含量增多(颗粒裂纹与粒度效应),分级后的入磨物料粉磨功指数显著下降(15-25%),易磨性明显改善;因后续管磨机一仓破碎功能被移至磨前,相当于延长了管磨机细磨仓,从而大幅度提高了系统产量,降低粉磨电耗。但辊压机作业过程中对入机物料粒度及均匀性非常敏感,粒状料挤压效果好、粉状料挤压效果差,即有“挤粗不挤细”的料床粉磨特性;当入机物料中

4、细粉料量多时会造成辊压机实际运行辊缝小,主电机出力少,工作压力低,若不及时调整,则挤压效果会变差、系统电耗增加。解决办法:实际生产过程中应控制粒度<0.03D(D—辊压机辊径mm)的物料比例占总量的95%以上;生产实践经验证明:入机粒度25mm~30mm且均齐性好的物料挤压效果最好。采用套筛筛析入机物料粒度分布,简便易行。一般3天检测一次即可满足监控要求。做好不同粒度物料的搭配,避免过多较细物料进入辊压机而影响其正常做功;同时,可根据入机物料特性对工作辊缝及入料插板及时进行调整,消除不利因素影响。 故障原因2:2.辊压机侧挡板磨损严重,工作间隙值变大,边缘漏

5、料影响分析:辊压机自身固有的“边缘效应”是指辊子中间部位挤压效果好,细粉产生量多,而边缘挤压效果差,细粉量少甚至漏料,即旁路失效。当两端侧挡板磨损严重,工作间隙值变大时,边缘漏料更将不可避免,在显著减少挤压后物料细粉含量的同时,部分粗颗粒物料还将进入后续动态或静态分级设备,对分级机内部造成较大磨损。解决办法:辊压机侧挡板与辊子两端正常的工作间隙值一般为2mm~3mm之间;据走访调查,部分企业辊压机侧挡板与辊子两端之间的工作间隙值在1.8mm~2.0mm;生产中可采用耐磨钢板或耐磨合金铸造件予以解决,应时常备用1~2套侧挡板,以应对临时性更换。在采用耐磨合金铸

6、造件之前,应将表面毛刺打磨干净,便于安装使用;更换安装过程中用塞尺和钢板直尺测量控制间隙尺寸即可;实施设备故障预防机制,要求在正常生产中一般7~10天利用停机时间对侧挡板与辊子之间间隙检查测量一次,若超出允许范围,须及时调整,并做好专项记录备查; 故障原因3:3.辊压机动辊、静辊辊面磨损严重未及时修复影响分析:辊压机的工作环境较差,维护保养滞后。根据郑州机械研究所调查的辊压机辊面损坏形式有以下几种:a.正常磨损导致的辊面损坏;b.辊面硬度比物料硬度低;c.辊面异常剥落;d.辊面超期运转使用;e.辊体本体性能导致的损失;f.金属或其他异物进入导致局部剥落损坏等

7、;辊压机辊面磨损或剥落严重出现凹槽以后(主要是辊面中间部分),运行辊缝出现变化,辊面花纹磨损后辊面光滑,对物料的牵制、啮合能力明显削弱,挤压粉碎效果大打折扣。与花纹完整的平整辊面相比,严重磨损或剥落后的辊面对物料施加的挤压力不均匀、局部漏料、出机料饼中粗颗粒(甚至未经挤压)增多,影响后续管磨机潜在粉磨能力的发挥的同时还会加剧分级设备磨损。基于金属耐磨材料性能及被挤压物料特性等方面的原因,一般来讲,国产辊压机辊面在使用6000h~8000h后,则应根据辊面实际磨损情况进行维修,以长期稳定保持良好的挤压效果。解决办法:a.应急性维修:请专业维修技术人员进入现场实

8、施在线堆焊处理,恢复辊子原始尺寸及表面花纹,只适应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