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站接触网平面设计几个主要计算的探讨

车站接触网平面设计几个主要计算的探讨

ID:18838724

大小:225.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9-26

车站接触网平面设计几个主要计算的探讨_第1页
车站接触网平面设计几个主要计算的探讨_第2页
车站接触网平面设计几个主要计算的探讨_第3页
车站接触网平面设计几个主要计算的探讨_第4页
车站接触网平面设计几个主要计算的探讨_第5页
资源描述:

《车站接触网平面设计几个主要计算的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车站接触网平面设计几个主要计算的探讨郑州铁路局建设管理处刘向明摘要:结合多年具体工程实际,对电气化区段车站接触网平面设计的主要计算进行探讨,提出设计原则和相应计算公式。关键词:电气化接触网设计计算目前,我国新建及改建大中型电气化铁道工程一般由设计院进行设计,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地方铁路及铁路专用线日益增多,由于所处区域不同,涉及的铁路既有线各有不同,其接触网设计亦多具有自身的特点,但因其项目规模较小,故设备管理单位或施工单位也经常参与或承担相应的工程设计。本文就此类工程设计的几个主要计算进行探讨,以资借鉴。一、设计范围及基本参数本次设计范围为神火专用线泉店车站3股道及区间走

2、行线全部挂网,接触网电源由新乡北车站接触网上直接引入,并加设隔离开关和分段装置;正线(5道)承力索+导线:TJ-95+CTHA-120,张力分别为15kN、10kN;站线:承力索+导线TJ-95+TCG-110,张力分别为15kN、8.5kN;改装车站气象区为I区,最高大气温度40℃,最低大气温度-5℃,最大风速大气温度10℃,最大风速:35m/s,无覆冰;污秽区为重污区,泄漏距离不小于1200mm。二、平面设计的几个主要计算(一)跨距长度计算跨距的计算是为了效验最大风偏移值,即实际跨距时的风偏移值应小于最大风偏移值。其计算应分为直线区段、曲线区段、缓和曲线区段3部分,计算公式如

3、下:1.直线区段上等“之”字布置:=2.曲线区段73.缓和曲线结合泉店车站3股道情况及给定的工务平面图,计算结果如下:直线区段:=391.13mm<500mm;=67.1m>65m;曲线区段:=11.27mm<500mm;=94.6m>40m;缓曲区段:=9.5mm<500mm;均满足跨距计算要求。(二)安装曲线绘制安装曲线绘制包括6个部分:有载承力索张力曲线,承力索实际跨距驰度曲线,接触线驰度曲线,接触线在悬挂点处高度变化曲线,无载承力索张力曲线,无载承力索实际跨距驰度曲线。安装曲线具体计算步骤如下:1.当量跨距2.结构系数用于表示接触悬挂的结构特征,称为结构系数。3.临界负载

4、4.确定起始条件7若为最大值则以为起始计算条件,若为最大值则以为起始计算条件,为最大值则以为起始计算条件。5.精确计算+A*+B*+C=06.求解状态方程(绘制承力索张力曲线)由精确计算的确定,,,代入下面的状态方程:状态方程求解即可画出有载承力索张力曲线结合本次接触网平面设计,全补偿链型悬挂安装曲线如下:=0.000165**axc=1.125+0.045*tx;axj=1.296+0.027*tx;(三)支柱容量效验支柱的负载是支柱在工作状态下所承受垂直负载和水平负载的统称。结合本次接触网平面设计,混凝土支柱选取H78-250。中间柱受力分析及有关安装尺寸如下图所示。7本次支

5、柱容量计算选取一道岔柱(全补偿下锚柱)进行计算。其计算结果如下:L=65m;=2.5103kN;=1.2kN;=0574kN;=0.574kN;=0.592kN;=0.567kN;=1.15kN;=0.2596kN;=0.2308kN;=0.9923kN;=0.6615kN;=110.02kNm<1.5*78kNm此支柱满足容量计算要求。(四)软横跨容量效验及预制软横跨结构尺寸如下图所示。软横跨容量效验的所需参数可以通过有关资料中的软横跨安装主要尺寸表、横承力索及上下定位索单位计算负载表、软横跨节点重量表查找得到,具体方法如下:1.各股道垂直负载7在计算时,因考虑到横向承力索的弛

6、度很大,所以假设垂直负载全部由它承担,并且各个悬挂的负载都集中在悬挂点,如上图所示。2.确定最低点在计算中已知承力索最大弛度,但的所在位置—般是不知道的,在确定了所在位置点后,则应从点将软横跨分为两部分,使各垂直负载对点取力矩,即可得横向承力索对支柱产生的最大弯矩。式中,,,依次类推。,及如下图所示。确定了支柱的反力后,可将反力依次减去和它邻近的悬挂负载(或者将依次减去和它相邻近的悬挂负载),当差值出现负号时,则该悬挂点即为横向承力索的最大弛度所在的位置。横向承力索的各垂直负载对最低点取矩,此值即为最大力矩。在已知横向承力索最大弛度时,可求得横向承力索的水平力为:式中3.上下部定

7、位索的计算上部定位索最大张力为:7下部定位索最大张力为:4.软横跨柱负载计算式中-软横跨柱基础面出可能出现的最大弯矩(kN/m);-支柱受风力产生的弯矩(kN/m),=。本次设计选取站场一组软横跨计算如下:最大风速时:G1=G5=1.796kN;G2=G4=1.446kN;G3(正线)=1.586kN;对B点取力矩后,=4.035kN,最大弯矩在3道。=5.975m,=4.88kN;=3.485kN;=4.023kN;=165.52kNm<1.5*250kNm;所以满足软横跨容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