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8819337
大小:45.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9-25
《生态承载力的国内外研究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论文标题:生态承载力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论文作者高鹭/张宏业 论文关键词,论文来源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论文单位济南,点击次数37,论文页数19~26页2007年2007月论文网 承载力最初被引进区域系统是在生态学中的应用,其含义是在某种环境条件下,某种生物个体可存活的最大数量的潜力[1],在实践中的最初应用领域是畜牧业。随着人地矛盾不断加剧,承载力概念发展并应用到自然——社会系统中,提出了土地资源承载力概念,即在一定生产条件下土地资源的生产力和一定生活水平下所承载的人口限度。20年代70年代以后,人口、经济、资源与环境等全
2、球性问题日益突出,人口承载力、资源承载力、环境承载力、水资源承载力、矿产资源承载力的研究也应运而生。1986年,Catton定义了“环境承载力”的概念,后来国外很多学者把它引申为生态承载力并定义为“在一定区域内,在不损害该区域环境的情况下,所能承载的人类最大负荷量”。20世纪90年代初,加拿大生态经济学家William和Wackernagel提出“生态足迹”(EcologicalFootprint)的概念,使承载力的研究从生态系统中的单一要素转向整个生态系统[2,3]。与此同时国外对于生态承载力的研究,也逐渐从静态转向动态,从定
3、性转为定量,从单一要素转向多要素乃至整个生态系统,对于生态承载力的概念也日趋完善。我国在总结吸收国外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承载力进行了研究。任美锷先生是我国最早注意到承载力研究重要性的学者。在40年代末任美锷先生通过对四川省农作物生产力分布的地理研究,首先计算了以农业生产力为基础的土地承载力。1986年中科院综考会等多家科研单位联合开展的“中国土地生产潜力及人口承载量研究”是我国迄今为止进行得最全面的土地承载力方面的研究[4]。随着研究的深入,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承载力研究大多不再局限于某一种资源,而是更强调综合性,如资源与环境
4、综合承载力、地理环境人口承载潜力、生存空间的人口承载力、区域承载力等。近年来,关于生态承载力的量化方法的研究日益兴旺, 提出了一系列观点,主要研究者为王家骥和高吉喜[5,6],主要成果为黑河流域生态承载力的研究。承载力概念的演化与发展,体现了人类社会对自然界的认识不断深化,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和不同的资源条件下,产生了不同的承载力概念和相应的承载力理论。 1概念与内涵 在环境污染蔓延全球、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情况下,科学家相继提出了资源承载力、环境承载力、生态承载力等概念。资源承载力是基础、环境承载力是关键、核心,生态
5、承载力是综合[7]。 1.1资源承载力 资源承载力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该空间内人口的基本生存和发展的支撑能力。资源承载力是一个相对客观的量。目前有关资源承载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自然资源领域,其中土地资源承载力的研究历史较长,取得的成果也较多。同时由于不同的侧重点和对象,出现了水资源承载力、森林资源承载力等的多种承载力[8]。①土地资源承载力。土地承载力是近20年来资源、人口、生态环境等许多领域的热点问题[9]。它是继60~70年代能源危机、粮食短缺以及人口爆炸等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提出之后,所开展的一项务实的研
6、究工作。中国科学院综考会为土地资源承载力所下的定义是“在一定生产条件下土地资源的生产力和一定生活平下所承载的人口限度”[10]。②水资源承载力。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许多专家、学者或课题研究组织对水资源承载力概念予以定义。一般认为:水资源承载力是在特定的历史发展阶段,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以维护生态良性发展为条件,以可预见的技术、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为依据,在水资源得到适度开发并经优化配置的前提下,区域(或流域)水资源系统对当地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最大支持能力[11]。也有的将其定义为在一定的技术经济水平和社会生产条件下,水资源
7、可最大供给工农业生产、人民生活和生态环境保护用水的能力[12,13]。对于水资源承载力,必须强调水资源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的支撑能力。它的主要涵义和内容有:第一,强调水资源承载力是水资源对生态经济系统良性发展的支持能力;第二,强调生态经济系统的良性发展;第三,强调合适的管理技术,将水资源承载力的合理配置等技术方面的问题,上升到管理的角度和层次[14]。③森林承载力。森林承载力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都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目前尚处于探索阶段,它的研究是资源承载力研究的深入 和发展。森林资源承载力研究是协调人口、环境保护,森林资源消耗
8、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森林资源承载力是指在某一时期,某种状态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森林资源在保证其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不受破坏所能承受人类活动作用的阈值[15]。吴静和采用的是森林资源承载能力的概念,并将其定义为:“森林资源承载能力是指在一定生产条件下森林资源的生产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