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经济学案例材料

管理经济学案例材料

ID:18803989

大小:360.5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09-25

管理经济学案例材料_第1页
管理经济学案例材料_第2页
管理经济学案例材料_第3页
管理经济学案例材料_第4页
管理经济学案例材料_第5页
资源描述:

《管理经济学案例材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管理经济学案例材料之三中国现代社会变革进程中国现代社会变革讨论材料案例编写:汪林生案例编写时间:2010-12-9定稿第一阶段:中为体西为用阶段-救世思维。1840年鸦片战争之前,中国自秦始皇建立的中央王朝体制面临来自西洋工业革命后的殖民帝国的坚船利炮的压力,一个2000年不变的体制将被终结,中国将有史以来第一次彻底落伍;中国的落伍不是民众的愚昧,甚至也不是科学技术的落后,而是中国社会在利用科学技术的智慧严重滞后于科学技术的发展,这智慧就是驾驭中国社会调度一切要素促使中国进步的制度。面对内忧外患,士大夫们

2、站在统治者的角度开出的药方是中体西用学说-修补这条破船。面对洋人的坚船利炮,首先想到的是技不如人,师夷之技也是自然的事情。确实中国的火器在清朝是大大落后了,值得注意的是明朝中后期的火器仍然是世界一流的(当年的抗倭战争中的戚家军和后来的朝鲜抗日都依赖强大的火器),200年没有进步反而有退步(这是科举制度的恶果)。清朝道光年间内有农民起义困扰,外有殖民主义的列强叩关,特别是鸦片贸易使大清帝国一夜之间出现大量贸易赤字。与洋人接触较多的士大夫们(魏源,林则徐等)首先看出了问题,中国的器械落后了,落后了就要挨打;强

3、权就会谋取利益,大清帝国因为鸦片贸易首次出现赤字。在被开放的条件下,中国士大夫们开出的第一个药方是师夷之技。对于“秦法政”是没有怀疑的(他们是“秦法政”的优胜者,很难由他们开始怀疑“秦法政”);这就是中为体西为用的原因。为了恢复正常秩序,学习洋人的技术,西式学堂与私塾并存(这是第一阶段为我们留下的成果)。行动方案大体上是首先禁烟(虎门禁烟),恢复正常贸易秩序,解决经济问题;其次是仿制和购买西洋兵器;第三大概是办学培养技术人才;第四是恢复大清中央帝国的气度。可惜这第一阶段的变革在禁烟的闹剧中草草收场,英国是

4、花了近100年时间才找到贸易盈余的办法,岂能让人禁止,于是就有了鸦片战争,中国被彻底开放了。尽管我们现在知道这第一次变革非常幼稚,但是它影响了后来的变革路径。假如变革是从内部税收或者法制着手,限制鸦片销量、逐步积累财富加强军工(或买或仿制)、开办新式学堂、先经济后政治(这是李鸿章、张之洞的洋务运动的思路),那么变革的历史可能得重写。第二阶段:洪秀全的上帝会与商业政府。洪秀全的太平天国本质上还是属于农民起义政权性质,但是在那个变革的时代,固有的“秦法政”已经被坚船利炮羞辱,威信扫地。这就形成了太平天国政权变

5、革特点,甚至为以后的变革所借鉴。第一:太平天国政权的上层结构有走向内阁制的倾向;天王洪秀全只是宗教领袖和名义国家元首,东南西北四王相互牵制,东王杨秀清是政府首脑。第二:成长在开放地广东的洪秀全的“拜上帝会”就有些新东西,一神教特点就是中国几千年没有的,尽管这个“拜上帝会”17教义混乱(兼有犹太教,基督教,儒教的混合体)。第三:太平天国政权基本不管理地方,也不收税(至于各将领征税养兵不在正式制度范围内),既是政权的幼稚,也是放任自由经济的一种制度;天京南京政权的财政主要靠城市工商业,主要是国有企业。第四:太

6、平天国政权经济有成功的地方(主要是禁烟,城市经济),尽管我们不能用数据分析其经济总量,好像他们不缺钱;但缺粮,说明他们的农业政策失败。总体看太平天国政权失败是必然的,因为他们那个时代不可能把偌大个中国变革的所有问题都考虑周全,何况他们基本是泥腿子,小富即安,在重兵包围中就开始腐化堕落。第三阶段:康有为的君主立宪-戊戌变法。太平天国失败,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为首的中兴名臣,把大清帝国从死亡边缘拉回到可为的时代。这个时期中体西用思想又回到了主体位置,特别是以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为代表,师夷之技有了相当成

7、果,北洋舰队、军校、汉阳兵工厂、马尾造船厂都初具规模。可惜政体已经烂到根上,在1894年与日本打了一场不该打的甲午战争,一败涂地,中体西用变革也就戛然而止。斯其时,康有为公车上书,第一次提出政体变革,这就是戊戌变法。其实在这之前已经有了内阁总理衙门(类似美国的国务院)负责外交,完全不同于中国的理藩院,为变革做了些基本准备。康有为先生实在是学者,他虽然科举蹉跎,进士及第还是很顺利的;说明康有为八股文和灵气不是所长,但是较实用的策论学问是出色的。康有为变革今天我们已经明白,就是类似英国的君主立宪制。这个变革一

8、开始就自找麻烦,以小肚鸡肠自外于大多数士大夫。一个傀儡皇帝加上一小撮毫无经验的愤青主导变革的结果是可以想象的,但是毕竟喊出了政体变革。这次变革的失败本身虽然可以预计,然而失败的如此凄惨则值得深思,本来可以为后来的变革提供一些经验的。变革的思想提供者康有为是个今文学家,变革的主持者是个傀儡皇帝,他们一开始就自找麻烦,用一些莫名其妙方法自外于大多数,特别是康有为。首先用今文理论(汉代争论的今文与古文)进行了包装,大概是为变革寻求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