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单元《大同》1.《大同》一文选自是( C )。A.《论语》 B.《孟子》C.《礼记》 D.《尚书》2.孔子认为“大同”、“小康”二者最本质的区别是( D )。A.物质文明建设B.精神文明建设C.人事制度D.所有制形式3.《礼记》所代表的思想体系属于(A)。A.儒家B.道家C.法家D.墨家4.最早提出“大同”理想的人是(B)。A.庄子B.孔子C.梁启超D.孙中山5.“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其中“三代之英”指的是(C)A.尧、舜、禹B.夏、商、周C.夏、商、周三代的开国君主D.舜、禹和商汤6.汉代时有“诗、书、礼、易、春秋
4、、《礼运》等蕴含深邃的思想内容的学术论文,它们是中国学术思想史上的名作,影响极其深远,是了解儒家的礼学思想的重要参考依据。(√)14.“昔者仲尼与于蜡宾,事毕,出游于观之上,喟然而叹。仲尼之叹,盖叹鲁也。”仲尼叹鲁的原因是鲁国作为诸侯国却举行蜡祭,有违礼制。()2715.大同社会人人都有一颗关爱他人、扶危济困、恪尽职守、不贪私利之心,这是因为这一社会天下为公、任人为贤、讲求诚信度所造成的。(√)16.儒家所论述的大同社会不只是一种理想,在现实历史中也是存在的。(×)《1789年原则》1.下列哪部著作不是筱敏的作品?( C )A.《理想的荒凉》B.《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