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专题

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专题

ID:18785105

大小:1.52 MB

页数:14页

时间:2018-09-23

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专题_第1页
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专题_第2页
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专题_第3页
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专题_第4页
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专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专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专题人类历史是一个复杂的社会演进过程。自人类社会产生以来,改革就与社会进步相伴而生。改革虽然不及革命那样激烈,对社会的破坏性不大,但因它触及一部分人特别是既得利益者的利益,改革者也同样需要有革命者的勇气和坚韧不拔的精神,也同样会遭到激烈的反对。我们正处于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新时期,学习和掌握历史上的重大改革,有利于学生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从而认识到改革的必要性。通过学习、了解改革的历史背景和进程,改革的复杂性与多样性,科学地认识和评价改革,理解历史发展的多样性,学习改革家坚强不屈的意志,增强对社会的历史责任感,进一步认识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知识整合注:有

2、些改革因属选修内容或未列入高考考查范围,在此不作介绍。第14页专题解读[高考动态]改革作为社会进步的主要方式之一,是历年高考考查的热点区域。高考试题几乎每年都或多或少涉及这一问题。2002年文科综合卷以“历史上的重大社会改革往往需要以思想解放为前提”为主题,考查了商鞅变法等改革问题。罗斯福新政和社会主义改革等内容在高考试题中出现的频率很高。在2005年高考复习中,在全面掌握这些重要改革的基础上,要注意有关苏联、东欧社会主义改革失误的经验教训的内容,也要重视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改革对我国经济建设的启示,特别是对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启示。[学法导航】1.掌握史实,夯实基础:了解和熟悉历史

3、上重大改革的基本史实,以扎实打好这方面的基础。第14页2.比较分析,提高能力,从背景、目的、内容、特点、结果、成败原因、影响等方面全面归纳著名的改革。在此基础上找出其共性和个性。3.学科渗透,拓展思维: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等政治知识来分析改革和变法的必然性、多样性、复杂性、曲折性、进步性和局限性,从而培养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4.关注时政,瞄准目标:理解古代改苹、国外改革与当今我国的改革有着本质土的不同,了解如何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并深化农业改革、发展农村经济,进而掌握改革对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大现实意义。[重点、难点】一、全面

4、认识改革1.改革的根本原因和根本目的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分析,改革的根本原因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上层建筑不适应经济基础的需要时,必然会产生统治危机。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巩固统治,就不得不进行改革,以适应新形势下的需要。2.改革的分类按性质来划分,可分为奴隶主阶级改革、地主阶级改革、资产阶级改革、社会主义改革;按改革内容来划分,可分为生产关系的变革和生产关系的调整。3.改革也是一场革命改革都是统治阶级自上而下进行的,但由于人类历史发展的多样性与复杂性,注定了改革也充满了斗争性、复杂性与多样性。改革毕

5、竟是向传统挑战,邓小平同志说:“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因而改革不仅面临重重阻力,有时还有流血牺牲,许多改革家就为此付出了宝贵的生命。4.改革与革命的区别首先,改革所采用的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和平的方式,相对于革命来说具有相对和平的社会背景。改革是国家、政府的行为,其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和巩固统治。而革命一般是由群众发动的,是自下而上的,革命中充满了暴力、斗争和尖锐的矛盾冲突,其根本目的是推翻旧的社会制度,建立新的社会制度。其次,改革与革命的目的不同。改革是统治者希望通过主动的调整政策、缓和矛盾来实现某种制度的自我完善,是在旧制度的基础上,对其中某些环节进行局部的改造

6、,使其获得更好的发展从而维护自己的统治。而革命则是对旧制度的根本改造,是新制度代替旧制度的斗争。最后,由于革命采取的是暴力、流血的手段,因此革命必然对国家机器,对社会生产力造成一定的破坏。也意味着在革命之后必然要对国家机器、生产力等进行重建,所以要花费更多的人力、物力和时间。而改革由于采用的是平缓的、主动的方式,是对旧社会制度的完善与改进,因此改革往往不会对生产力造成破坏,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是有利于社会发展的。5.正确评价改革要辩证地看待改革的成败。许多改革家虽然因此而牺牲,但他们开创的改革事业却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些改革家为了他们心中的信念与理想,为了社会与国家,知难而进,

7、不怕流血牺牲,这种崇高的品格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二、中国古代改革或变法的规律及对改革的认识古代改革就狭义而言,主要有管仲改革、商鞅变法等;就广义而言,凡是统治阶级对政治、经济、文化等政策的调整,都称为改革。第14页1.改革的原因(1)旧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2)缓解社会危机,巩固统治,富国强兵;(3)顺应历史潮流;(4)受先进经济文化的影响。2.改革的分类按原因和性质可分为如下类型:(1)奴隶社会内部富国强兵的改革。(如管仲改革)(2)地主阶级的封建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