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七 中外历史上重大改革

专题七 中外历史上重大改革

ID:1239480

大小:350.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7-11-09

专题七  中外历史上重大改革_第1页
专题七  中外历史上重大改革_第2页
专题七  中外历史上重大改革_第3页
专题七  中外历史上重大改革_第4页
专题七  中外历史上重大改革_第5页
资源描述:

《专题七 中外历史上重大改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专题七中外历史上重大改革【时事背景】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回归教材】一、近代中外的改革事件情况洋务运动19世纪60年代~9

2、0年代,洋务派掀起了洋务运动,它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促进作用。戊戌变法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良运动,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迈出了中国政治近代化的第一步。1861年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是俄国近代的转折点。日本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并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亚洲强国。二、现代世界的改革事件情况新经济政策1921年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

3、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罗斯福新政在保持资本主义制度不变的前提下,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全面干预和指导。它使美国渡过了危机,巩固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开创了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先河。赫鲁晓夫改革1954年至1964年期间,赫鲁晓夫试图克服斯大林时代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造成的弊端,在经济领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改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并未从根本上改变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进入60年代,改革带来的各种矛盾日益突出。东欧国家的改革以匈牙利为代表的东欧国家的改革,未能收到预期效果,反而使国内经济形势恶化,进而带来政治危机,最终导

4、致东欧剧变。改革开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后,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一个新时期。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然后扩展到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中考预测】1.20世纪50—60年代社会主义国家出现改革高潮的因素。民族独立浪潮推动下更多国家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西欧、日本、美国经济迅速发展给社会主义国家发展造成威胁;苏联大量的经济援助;各国经济发展的需要等;美苏争霸一定程度上苏联放松了社会主义国家控制。2.推动19世纪60—90年代中外一系列改革的因素。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扩展到其它国家;工业资本主义国

5、家的侵略使落后国家民族危机出现;启蒙思想及达尔文化进思想不断传播;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国家确立;落后国家受战争触动等。3.中外近现代资产阶级性质改革的共同作用。推动了资本义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人类思想解放;推动世界历史发展进程;推动了民主法制的进步;延续并巩固了原有政权等。4.中国进行一系列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与苏俄新经济政策取得成功的共同因素。共同因素:一切以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进行改革;注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注重从本国国情出发实事求是;将本国特色与西方模式相结合加以大胆创新;党中央正确的领导等。5.东欧与苏联一系列失败的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最终结局如何?

6、这对我国当前社会主义改革有何重大启示。结果:导致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坚持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独立自主的内外政策;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实行以法治国;加强执政党建设,维护党的领导地位等。7.为什么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党历史上伟大的转折?从党的指导思想看: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彻底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错误方针。从党的工作重心看: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工作重心从阶级斗争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从经济体制上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开始改变,逐步向

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从对外政策看:从封闭保守到对外开放。从文化上看:从轻视知识、践踏人才转向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认识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提出科教兴国战略。8.日本明治维新和俄国1861年改革有何异同。相同点:(1)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2)改革都促进了本国经济的发展,此后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道路。(3)改革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不同点:(1)背景不同:俄国改革前面临着严重的农奴制危机,没有民族危机;日本则不仅有国内危机,而且面临着外国侵略的民族危机。(2)前提不同:日本在改革前,武装倒幕运动推翻了幕府的封建统治,为维新改革扫清了障碍;俄国

8、在改革前没有发生内战。(3)内容不同:俄国改革以废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