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8782445
大小:55.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9-23
《13 风雨(第1课时) 教案20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授课日期10月28日课型新授课授课教师教学课题总课时:2第1课时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把握内容,理解文章主旨,体会作者描写景物的写作技巧和生动形象的语言。教学难点把握内容,理解文章主旨,体会作者描写景物的写作技巧和生动形象的语言。教学方法朗读法合作探究法点拨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教师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设计意图时间安排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多媒体课件展示风雨大作时的画面,让同学感受风雨的强大,感受风雨充满魔力,无所不能的力量!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字词检查,注音写字:偌大蜷曲贾平凹倏忽模样撩起刹那锥形葡
2、萄蔓 2、听老师朗读课文,初步感受课文的内容。3、全班齐朗读,利用圈点批注法找出自己不太理解的地方,并试着结合课文内容进行简单的概括。4、自己朗读课文,对于不理解的问题进行小组讨论,争取初步掌握课文内容。三、知人论世,了解写作背景。四、朗读课文,理清思路。1、本文是一篇写景散文。请逐段朗读课文,想一想:各段都写了哪些景物?第1段:树林全貌;第2段:垂柳、杨叶、芦苇;第3段:断绳羊、女孩;第4段:葡萄蔓、苍蝇;第5段:鸟巢、鸟儿;第6段:废纸、猫、瓦;第7段:浮萍、鱼儿;第8段:老头、孩子。2、作者是从哪些方面
3、来描写风的?写出了风怎样的特点?认真聆听老师的讲解并欣赏图片,感受风雨的强大,明确今天的学习任务。完成预习作业,按要求扫清读书的障碍。听老师朗读课文,自己初步感受课文的内容。利用圈点批注法找出自己不太理解的地方找出自己不太理解的地方。小组讨论,合作解决自己的疑问,对于解决不了的和老师一起讨论。了解与作者相关的知识,并熟记下来。学生逐段朗读课文,思考老师出的问题,抓住文章中的重点词语细致的归纳各段都写了哪些景物。自己大声朗读课文。根据教师的指导,细致的进行练习。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检查预习情况,巩固字词知识
4、。训练朗读能力巩固作者的相关知识。让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的内容,培养学生概括课文内容的能力。3分钟3分钟5分钟3分钟10分钟]2文章先从树林子开始着手,呈现给我们一幅恣意的狂风图。接下来,从形状、声状方面对被风吹得乱了的垂柳、杨叶、芦苇进行了生动的描写,继续展现狂风大作的画面。写到了人。文章用了大量的篇幅进行景物描写来具体表现风雨之大之猛烈。3、作者从哪些方面来描写风的,写出风怎样的特点。4、有人说结尾写到大雨了,你是怎样看的?说一说结尾的场景和情调跟前面相比有什么不同。5、本文在写景时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进行的?五
5、、归纳小结。古人评论精彩而含蓄的文章为“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课文中没有一个风字,但一直在写风;也没有一个雨字,但也写到了雨。]六、布置作业。自由朗读课文用笔圈出有疑问的地方,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1.听同学范读,带着问题解决疑难。学生自由讨论,各持己见。2.小组合作交流,讨论相关的问题的答案,形成相对统一的答案。3.全班交流展示,教师进行板书。和老师一起归纳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引导学生读书,独立解决疑难问题。重点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并形成合作探究的能力。巩固今天所讲的重点知识。17分钟3分钟1分钟板书设计
6、第1段:树林全貌;第2段:垂柳、杨叶、芦苇;第3段:断绳羊、女孩;第4段:葡萄蔓、苍蝇;恣意的狂风图第5段:鸟巢、鸟儿;风雨第6段:废纸、猫、瓦;风雨之大之猛烈第7段:浮萍、鱼儿;第8段:老头、孩子。课后反思风雨是贾平凹创作的经典作品,全文不著一字写风雨,却把狂风和暴雨表现的淋漓尽致,学习中,让学生思考作者到底在写什么,展开讨论,抓住每段所写的主要内容,学习简练的概括,在概括过程中仍需对学生进行指导。2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