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8769884
大小:118.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9-23
《《冬夜静悄悄》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冬夜静悄悄》●教学设计冬夜静悄悄一、概述:这是一首优美抒情的儿童歌曲。作者通过老师日常家访的生动描写,展现了一幅师生间深厚友情的生动画面,充分地表现了学生对老师的一片真情。歌曲为2/4拍、二段体结构。第一乐段由四个乐句组成,每乐句以弱拍起,曲调采用了相同的节奏音型和旋律模进的手法,使音乐起伏有致,富于动感。它形象地表现了在一个冬雪的夜晚,老师家访回校时师生同行的情景和学生表达对老师充满深切感激的心情。第二乐段是歌曲的合唱部分,前松后紧的节奏变化,及六度大跳进入与前段形成了明显的对比。合唱部分的第三、四
2、乐句在曲调上采用了重头变尾的手法,曲中附点八分音符的运用更使音乐富于动感。“老师呵”唱出了学生对老师的真情,情绪更加激动,即刻把风雪路上师生同行的生动情景一幕幕地展现在人们的眼前。最后8小节重复变化了第三、四乐句。以轻声地哼鸣演唱结束全曲。使人感受这一种师生深切真擎的情感令人回味无穷。二、教学目标分析:合唱是小学音乐教育内容的一部分,合唱这种音乐艺术形式主要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开发学生智力为主,它有利于培养想象力、增强记忆力,提高敏捷反应能力,培养高层次的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能力,有利于学生创造才能的培养和
3、发挥。根据新课标要求及对本课的理解,我从三个层面出发,拟定以下三个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合唱基础训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歌唱状态,掌握一定的歌唱技巧。2.能力目标:学会并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冬夜静悄悄》,在老师的帮助下能进行初步的合唱。3.情感目标:让学生充分感受歌曲中所表达的深厚的师生情谊,以情带声,以声传情,努力体现音乐是情感的艺术这一宗旨,表达学生们对老师的一片深情。教学重点:学会并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教学难点:平行三度的二声部合唱的音准。三、学习者特征分析:l知识与技能特征:《冬夜静悄悄》●教学设计四年
4、级的学生已初步具备视唱、演唱和分析歌曲的能力,班中学生乐于接受新鲜事物,求知欲较强,思维状态较活跃。但班中学生的学习基本技能和个性差异较大,因此,在课堂上积极提倡和推行各种形式的教学理念,面向全体,关注个别,促成学生良好学习方式的养成。l过程与方法特征:1、在合唱教学中采用示范、启发、引导及对比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艺术表现力。2、充分发挥声部长的作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音乐能力。l情感与态度特征:本课以师生情贯穿课的始终,采用技能、情感两条线交织发展的形式,歌唱技能与情感教学两者融会贯通,以审美为核心的理
5、念中渗透着知识技能教学,让学生饶有兴趣地开展歌唱表现活动。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1、在情境中渗透科学练声整堂课的设计分成三部分:练声、学唱、提升。也就是把歌曲进行剖析、分解。练声的扎实进行让学唱歌曲容易很多,但单纯的练声又显得枯燥、乏味,在本课教学的练声部分我通过让学生从易到难的二声部练习,解决歌曲的难点,使学生既体验到美,又不知不觉学会了歌唱。2、技能、情感两线交织发展本课以师生情贯穿课的始终,采用技能、情感两条线交织发展的形式,歌唱技能与情感教学两者融会贯通,以审美为核心的理念中渗透着知识技能教学,让
6、学生饶有兴趣地开展歌唱表现活动。在教学弱起小节时,通过体验冬夜悄悄地来临,学会用弱声演唱,同时也感受到歌曲所带来的意境。3、从歌唱中提升学生的音乐表现力这是一首二声部合唱歌曲,歌曲由两个乐段组成,第一乐段表现了老师对学生默默的爱;第二乐段则是表现学生对老师深深的关怀。要求高低声部以平行三度音进行合唱,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要在一节课上很好的完成和声效果有一定的难度。但如果只有一个声部不但显得太过单一,歌曲也不能达到预设的情感效果。所以我进行了一些创新,把复杂的低声部以简单的形式呈现,教歌前进行二部视唱练习,
7、这样的形式学生既有兴趣,又易学,效果也不错。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第八册音乐课本与教参《冬夜静悄悄》●教学设计·多媒体教室·教参自带光盘音乐、钢琴·PPT制作六、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课前播放《冬夜静悄悄》伴奏音乐。[设计意图:让学生先感受本节课要学习的歌曲的音乐情绪。]二、歌曲教学《冬夜静悄悄》(一)第一环节:“好声音,这样做。”1、歌唱的状态,强、弱对比练习。2、连音练习2/45656
8、5432
9、13
10、1-
11、┃Lulilulilulilu要求:声音平稳、连贯
12、、柔和,咬字清楚,中声区要唱得饱满、圆润。[设计意图:通过强、弱对比练习和发声练习,让学生掌握歌唱的基本状态以及初步的气息运用,学会用平稳、连贯、柔和的声音歌唱。](二)第二环节:“双声部,对对碰。”1、双声部三度音阶练唱。2/4333
13、33
14、444
15、44
16、……111
17、11
18、222
19、22
20、……要求:双声部,对对碰,要碰出和谐悦耳的声音。2、双声部发声训练。1=C—D2/45333
21、3-
22、5333
23、3-
24、5333
25、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