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8768684
大小:48.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9-23
《《太史公自序》标点商榷一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論文鏈接:http://www.gwz.fudan.edu.cn/Web/Show/2975《太史公自序》标点商榷一则——兼论司马迁《春秋》论的结构(首发)陆平南京市金陵中学这里要讨论的是《太史公自序》司马迁答壶遂问中的句子:夫《春秋》,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纪,别嫌疑,明是非,定犹豫,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存亡国,继绝世,补弊起废,王道之大者也。[汉]司马迁撰;[宋]裴骃集解,[唐]司马贞索隐,[唐]张守节正义:《史记》,中华书局,2013年9月,第3975页。多数《史记》整理本和文章选集都将其标点为一个长句,
2、学者也常当作整句引用。这样就将整句理解为以“《春秋》”为主语的判断句,“王道之大者”成了对《春秋》作出的判断。宋代叶适由此批评司马迁的“粗浅”:“若《春秋》如是而为王道之大者,则《诗》《书》《礼》《易》岂不如是而为王道之小?”[宋]叶适:《习学记言序目》,中华书局,1977年10月,第294页。《史记·滑稽列传》引孔子“六艺于治一也”,可知司马迁不独大《春秋》。《春秋》是阐明王道的,并不是王道本身。所以一些译文在最后一个分句补入了“这些”作为一个独立的判断句的主语:收稿日期:2017年1月25日發佈日期:2017年1月27日頁碼:12/12復旦大學出
3、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論文鏈接:http://www.gwz.fudan.edu.cn/Web/Show/2975《春秋》一书,上以宣明三王的真理(道),下以辨察人事的纪律,分别嫌疑,明晰是非,判定犹豫,表彰善人,痛斥恶人,尊敬贤人,贱视不肖,存留已亡之国,继续已绝之世,敝者补之,废者起之,这些都是实施王道的重大事项。马持盈:《史记今注》,台湾商务印书馆,2010年7月,第3469-3470页。施丁译文与之类似。(吴树平主编:《文白对照全译史记》,新世界出版社,2009年1月,第1651页)但“这些”指代上文哪些内容,仍不明确。郭步陶、胡自逢在“
4、人事之纪”后断句。郭步陶:《史记入门》,上海文科专修学校,1926年10月,第58页。胡自逢译文在“人事之纪”处断句。(《白话史记》,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5年11月,第1747页)王洙、徐复观则在“贤贤贱不肖”后断句。王洙《史质叙略》:“史者,《春秋》之教也,论《春秋》者曰:明三王之道,辨人事之纪,别嫌疑,定是非,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斟酌二百四十二年之中,以为天下仪表。”([明]王洙《宋史质》,大化书局影印明嘉靖刻本,1977年5月,第2页下)。徐复观:《两汉思想史(第三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第153页。我们同意将该长句
5、断为两个判断句。前一个判断句是以“《春秋》”为主语,对《春秋》的性质进行判断;后一个判断句以“王道之大者”为谓语,解释“王道”的内涵。相同的语言组织方式在《太史公自序》中还有一处:“且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此孝之大者。”把“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纪”作为对《春秋》内容的概括,是毫无问题的。《春秋繁露·玉杯》云:“《春秋》论十二世之事,人道浃而王道备。法布二百四十二年之中,相为左右,以成文采。其居参错,非袭古也。”[清]苏兴撰;钟哲点校:《春秋繁露义证》,中华书局,2015年10月,第30页。《史记·十二诸侯年表》
6、承其说云:“(孔子)论史记旧闻,兴于鲁而次《春秋》,上记隐,下至哀之获麟,约其辞文,去其烦重,以制义法,王道备,人事浃。”《史记》,第641-642页。置“王道”于“人事”收稿日期:2017年1月25日發佈日期:2017年1月27日頁碼:12/12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論文鏈接:http://www.gwz.fudan.edu.cn/Web/Show/2975前,与《太史公自序》一致。“纪”,指纲纪,法度。《汉书•司马迁传》引“人事之纪”为“人事之经纪”。《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6月,第2717页。《汉书•礼乐志》:“今幸有前圣遗
7、制之威仪,诚可法象而补备之,经纪可因缘而存著也。”《汉书》,第1075页。这就明确了“人事之纪”是指人伦礼法。《礼记·曲礼上》云:“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版,第1231页。所以,“别嫌疑,明是非,定犹豫”是承上句“下辨人事之纪”而言的,是指《春秋》因阐明王道和人伦而产生的效用。另外,《太史公自序》后文有“《礼》经纪人伦”,“《春秋》辨是非,故长于治人”,亦可证“纪”为纲纪,而“明是非”属于《春秋》的性质。“善善恶恶”,唐司马贞《史记索隐》引《公羊传》“善善及其子孙,恶
8、恶止其身”为注。《史记》,第3976页。东汉杨终习《春秋》,建初元年上疏云:“臣闻‘善善及子孙,恶恶止其身’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