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教案:专题1 第3讲 古代中国主流思想的演变与科技、文化

2015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教案:专题1 第3讲 古代中国主流思想的演变与科技、文化

ID:18753219

大小:2.00 MB

页数:20页

时间:2018-09-22

2015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教案:专题1 第3讲 古代中国主流思想的演变与科技、文化_第1页
2015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教案:专题1 第3讲 古代中国主流思想的演变与科技、文化_第2页
2015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教案:专题1 第3讲 古代中国主流思想的演变与科技、文化_第3页
2015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教案:专题1 第3讲 古代中国主流思想的演变与科技、文化_第4页
2015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教案:专题1 第3讲 古代中国主流思想的演变与科技、文化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5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教案:专题1 第3讲 古代中国主流思想的演变与科技、文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5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教案:专题1第3讲古代中国主流思想的演变与科技、文化备考指导  在近三年高考中,本讲命题既有选择题,也有非选择题,是高考命题的重点;近三年考查以董仲舒的新儒学、宋明理学、古代科技和文学艺术为命题重点,其他内容也有涉及。在复习备考过程中,要注意掌握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的基本线索,了解思想史上的主要流派和代表人物的情况,理解不同时代的主流思想等;对儒学对社会发展的双重作用,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儒学对东亚乃至世界文明的影响等知识进行概括、归纳和理解。掌握古代科技成就及其影响

2、,古代文学艺术的内容和特点,认识古代文化和社会现实之间的联系。思想活跃,异彩纷呈:百家争鸣与诸子思想2个命题角度:1.百家争鸣的背景和影响。2.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 (2014·山东高考)春秋时期,孔子兴办私学,学生来自士农工商各阶层。这一做法(  )A.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特权B.瓦解了宗法分封制度C.动摇了周王室的统治基础D.适应了诸侯争霸战争的需要【命题解读】 本题考查孔子的教育思想和对教育的贡献。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和历史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难度较小。【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将孔子

3、学生的来源与孔子的教育思想相结合,理解孔子对教育的贡献。学生来自不同阶层,与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有关。孔子认为不分贫富贵贱,人人都有受教育的资格,从而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这一做法与瓦解分封制度和争霸战争无直接关系,动摇周王室统治基础的是私田的出现,故排除B、C、D三项,选择A项。【答案】 A1.百家争鸣反映新兴地主阶级和没落奴隶主阶级之间的政治斗争,奠定了封建时代文化的基础,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所体现的思想自由和学术独立的精神具有超越时代的普遍价值。2.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流派

4、代表思想主张影响或地位道家老子认为“道”是万物本原;主张“无为而治”,建立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世界万物是不停地运动的,事物是相互依存和转化的崇尚自然、超越功利、追求精神自由,其思想对中国文化及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道德人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庄子认为世间万物都是相对的;反对贵贱有序的差别观念法家韩非子主张法、术、势结合,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主张变法革新适应了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的发展趋势;成为变革图强的理论武器续表流派代表思想主张影响或地位墨家墨子主张“兼爱”“非攻”“节俭”“尚贤”讲求实际、功利

5、,其思想代表平民百姓的愿望,在当时影响很大儒家孔子思想核心“仁”提倡德治,强调道德感化,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孟子思想核心“仁政”荀子思想核心“仁义”[深化拓展]1.先秦诸子在治国和修身方面的分歧(1)治国上,儒家主张“仁政”“德治”,反对严刑峻法;法家主张法治,强调严刑峻法;道家主张“无为而治”。(2)在人性上,孟子主张“性本善”,而荀子主张“性本恶”。(3)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荀子主张“制天命”,人定胜天;而庄子主张“顺自然”。(4)在人生态度上,儒家主张积极入世,强调社会责

6、任;道家则主张“逍遥”的人生态度,主张避世,强调“超脱”。(5)在看待社会成员的关系上,墨家主张“兼爱”“非攻”;儒家主张尊卑有序。2.认识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1)孔子的民本思想:“爱人”作为“仁”的重要精神内涵具有广泛的适用性,由“爱人”所推导出的一系列思想都深刻体现出孔子对一般社会民众的关注,对整个人类社会发展中实现人与人之间共同和谐发展的关心。这种以博大宽厚的胸怀来爱护民众的精神,是“仁”的一种表现方式,反映了孔子的民本思想。今天,孔子的这一思想仍然具有普遍的现实性和永恒的价值。(2)孟子的民本

7、思想:孟子的“仁政”贯穿着民本思想。孟子提出“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赋敛”,劝说统治阶级要善待民众,不要过分地剥削他们;总结战国时期各国治乱兴衰的规律,提出了一个富有民主性的著名命题“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是孟子在用“仁政”来解释君民关系。民本思想是孟子哲学思想中的精华,也是对孔子民本思想的发展。(3)荀子的民本思想:荀子大体遵循了孔孟的路线。他主张“仁义”“王道”,提出“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的著名观点。在君民关系上,荀子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这

8、就是著名的“君舟民水”思想,对后世政治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为后来的封建帝王所采纳,对封建时代“治世”局面的出现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1.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相互诘难、批驳,某一学派代表人物在批评另一学派时曾提出:“……是无君也……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下列主张与上述言论的提出者属于同一学派的是(  )A.“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B.“克己复礼为仁。一曰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C.“天下兼相爱则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