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水方案201202

防治水方案201202

ID:18751120

大小:308.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9-22

防治水方案201202_第1页
防治水方案201202_第2页
防治水方案201202_第3页
防治水方案201202_第4页
防治水方案201202_第5页
资源描述:

《防治水方案20120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邻水县葛麻湾煤矿水患防治方案一、概况(一)区域地貌、地质及水文地质概况1、区域地形地貌区内地形是向斜形成高山,背斜形成槽谷,东高西低,平均海拔在+600m以上,最高点标高1451.7m。李子垭北井田内山势高巍、沟谷纵横、坡陡谷深,山脉走向与构造线一致,呈N30°E,属构造侵蚀中高山地貌。2、地层岩性特征区域上,主要出露地层为二叠系(P)和三叠系(T),从新至老分述如下:(1)三迭系(T):上统须家河组(T3xj):岩性以灰白、黄灰色长石石英砂岩为主,间夹深灰色泥岩、砂质泥岩,并夹黑色泥岩、炭质泥岩及薄煤层,厚338—650m。

2、与下伏地层呈假整合接触。中统雷口坡组(T2l13):上部为灰色灰岩、泥质灰岩,中部为灰色泥质灰岩与钙质泥岩互层,下部为褐灰、灰色白云质灰岩夹角砾状灰岩,底部为绿灰色含砾钙质泥岩,为分界标志层,厚435m。下统嘉陵江组(T1j):上部为灰色薄层夹中厚层灰岩,间夹数层白云质灰岩及角砾状灰岩,并夹一层灰色钙质泥岩。下部为灰色薄层泥质灰岩,夹少量白云质灰岩,厚607.03m。与下伏地层呈整合接触。下统飞仙关组(T1f):暗紫色钙质泥岩与灰色中至厚层灰岩呈间层,厚497.26m。与下伏地层呈整合接触。本组平均厚497.26m,分五个岩性

3、段:五段(T1f5):本段平均厚27.44m。绿灰、紫色钙质泥岩,上部夹深灰色粗晶灰岩,厚0.40m,下部夹灰色泥灰岩。四段(T1f4):本段平均厚170.67m,灰色中厚至厚层灰岩,局部为鲕状灰岩下部常夹暗紫色钙质泥岩一层。三段(T1f3):本段平均厚112.63m,暗紫色薄层钙质泥岩,局部中厚层.上部及中部夹数层灰色泥灰岩,最厚者位于中部,与下伏地层呈过渡接触。二段(T1f2):本段平均厚69.69m,以浅灰、灰色中至厚层灰岩为主,上、中部常夹一层暗紫色钙质泥岩及泥灰岩,下部为薄层暗紫色钙质泥岩。一段(T1f1):本段平均

4、厚116.83m,上部中厚层暗紫色钙质泥岩,间夹薄层泥质灰岩及泥灰岩,下部为薄层暗紫色钙质泥岩。(2)二迭系(P):上统长兴组(P2c13):深灰、棕灰色中厚、块状夹薄层灰岩,中下部夹2~3层钙质泥岩及泥岩,含燧石结核,厚144.09m。一般分为四个岩性段,由于各段分层界线不甚明显,合并划分为三、四段(P2c3+4)和一、二段(P2c1+2’)。总厚180.18m。长兴组三、四段(P2c3+4):深灰、灰色中至厚层状泥—粉晶含生物碎屑灰岩,局部夹一层生物礁灰岩。平均86.96m,与下伏地层呈整合接触。四段(P2C4)厚平均段5

5、2m,深灰色薄——中厚层状灰岩含燧石结核,以顶部为多。三段(P2C3)厚平均段35m,浅灰色中厚层至厚层状灰岩钙质泥岩含燧石结核。二段(P2C2)厚平均段15.81m,深灰色中厚层至厚层状灰岩,含少量燧石结核,底为灰岩。一段(P2C1)厚平均段49.81m,灰、深灰、浅灰色中厚~厚层状灰岩,含有少量燧石结核。上统龙潭组(P2l):本组为含煤岩系,岩性以砂质泥岩、泥岩、汾砂岩夹薄层灰岩与含燧石结核灰岩相间组成,下部为主要含煤段,本组平均厚约110m,可分五个岩段,从新到老依次为:五段(P2l5):本段平均厚37.8m,黑灰、灰色

6、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泥岩为主,间夹细砂岩、砂质灰岩及钙质泥岩。全段夹深灰、灰色灰岩、泥质灰岩、泥灰岩,近底部灰岩中常含燧石结核。四段(P2l4):本段平均厚23m,深灰、灰色中厚层灰岩,富含燧石结核砂质泥岩、泥岩,间夹薄层泥质粉砂岩、钙质粉砂岩、泥质灰岩。三段(P2l3)深灰色泥岩、砂质泥岩粉砂岩,常夹薄层深灰色泥质灰岩,13该段平均厚6.9m。二段(P2l2):本段平均厚12.7m,深灰、灰色中厚层灰岩。一段(P2l1):本段平均厚31m。深灰色泥岩、粉砂岩夹薄层灰岩,顶部含煤一层(K3),中部含煤1—3层(K2、K11、

7、K12),与下伏地层呈假整合接触。下统茅口组(P1m):本组见于南井田内双叉河剖面。上部岩性为浅灰、灰白色厚层状细晶~粉晶灰岩,不含燧石;中、下部为灰至深灰色中—厚层状粉晶灰岩、泥质灰岩互层,夹泥质条带,含较多似层状透镜状、结核状燧石,具缝合线构造。厚187.00m,与下伏地层呈整合接触。下统栖霞组(P1q):岩性:顶部深灰色燧石条带灰为分界标志。以下为深灰、棕灰色中至厚层灰岩,夹薄层钙质泥。下统梁山组(P1l):岩性为黄绿、灰色泥岩、白灰色粘土岩夹劣质薄煤层,厚13.72m,与下伏地层呈假整合接触。3、地质构造特征葛麻湾煤矿

8、位于李子垭向斜东翼和龙王洞背斜西翼,向斜宽阔、背斜紧凑,并伴生数组次级小型褶曲和断层。矿区范围内未见大的断层。井田位于龙王洞背斜东翼,为一单斜构造,岩层产状一般125°∠35~45°,北段倾角较陡直75~80°,局部直立,受区域构造的影响,发育两组裂隙,I组裂隙产状30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