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语文九上《黄生借书说》word教案

冀教版语文九上《黄生借书说》word教案

ID:18735010

大小:7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9-20

冀教版语文九上《黄生借书说》word教案_第1页
冀教版语文九上《黄生借书说》word教案_第2页
冀教版语文九上《黄生借书说》word教案_第3页
冀教版语文九上《黄生借书说》word教案_第4页
资源描述:

《冀教版语文九上《黄生借书说》word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黄生借书说》教案教学目标:1.教育学生珍惜现在优越的学习环境,专心学习。2.学习课文构思严密,对比鲜明的写作特点。3.了解一些双音词的古今异义。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点:解题,了解课文的内容结构,分析第一部分。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书海茫茫,读书要借书,这是常有的事。当你借到一本你所需要的书时,你在激动兴奋之后,便会埋头攻读,甚至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但对自己已有的书,虽然也是需要学习的,却缺乏那种兴奋感和迫切阅读的激情。在这方面大概大家都有所体会,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黄生借书说》就议论了这个

2、问题,看看课文作者提出了什么看法,你和他的认识是否一致?2.解题:学生阅读课文注释①,教师作如下补充:①课文标题中的“说”,是古文体中的一种,这种体裁的文章往往就社会生活中的某种现象提出作者的看法,观点是“发人之所未发”的,一般以议论为主,也兼有记叙和抒情的成分。在写法上讲究波澜起伏,使人感到变化莫测。篇幅一般不长,要做到言简意赅。它起源于春秋战国时策士们的游说,到唐代便扩大成为一种通用的文体。我们以前学习过的韩愈的《马说》,柳宗元的《捕蛇者说》都属这类文章。②课文作者袁枚还有号简斋,他生活在号称封建盛世的清康熙、雍

3、正、乾隆年间,中过进士,做过江宁等地的知县。33岁辞官,定居南京,在小仓山筑园林,因是金陵织造园林旧址,故改其名“随园”,又因此自号“随园老人”,晚年还自号“仓山居士”,过着论文赋诗的悠闲生活。他一生喜爱山水田园,思想比较自由解放,论诗主张抒写性情,创性灵说,反对模仿古诗文的格调。认为“凡作诗文者,宁可为野马,不可如疲驴。”③黄生名允修,贫而好读书,袁枚很器重他,也很乐意帮助他。除了借书给他之外,还支援他一部分生活用费。《赠黄生序》中说:“又虞其家之贫,有以累其能也,为羞其晨昏,而以书库托焉,成生志也。”作者对黄生的

4、学业也深有影响,黄生原想致力考证,袁枚不赞成,希望他跟自己走,学诗文。④古代书籍刻印不易,印数不多,得到书比现在难得多,要想博览就得靠借,但旧时没有公共图书馆,只得向私人藏书者借。由于有书的人不多,得书又不易,加上私有观念重,自然不愿借出。还由于当时书借出后损坏甚至丢失的情况也不少,旧时就流传着“借书一痴”,“还书一痴”的俗语,所以书就更难借了。正因为如此,借来的书就更能激发人们勤奋阅读3.教师范读课文,注意下边加点字的读音:强(qiáng)假惴(zhuì)惴庋(guǐ)藏俟(sì)素蟫(yín)4.学生参阅课文注释

5、默读课文。要求:①进一步给生字和容易读错的字正音,初步了解文句意思。②概括各段大意,注意课文中引号用法,说说课文是按什么思路组织内容的?课文共5段,第一段以黄生借书说起,由于黄生来借书,引起作者对黄生有关借书读书的一番议论。这句话统领了下边第2、第3段的内容。第二段开始的引号,直到第三段结束才引号回头,表明这两段话都是专对黄生说的。第2段先提出“书非借不能读也”的观点,接着举例说明那些有书的人大都是不读书的。第3段叙述作者自己的亲身经历:幼时借书之难,一旦借到书,看过就记在心里;做官后有了书就让书束之高阁不读了。第4

6、段向黄生提出一定要专心读书,一定要很快还书的希望。第5段一句话是照应开头“授以书而告之”的,并进一步对黄生表示了殷切的期望。据此,课文组织内容的思路是先阐明自己对借书读书的看法,然后向黄生提出希望的。因此课文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1-3段):阐明“书非借不能读”的观点。第二部分(4-5段):向黄生提出“读书也必专,”“归书也必速”的希望。5.分析课文第一部分:①这部分共3段,第1段先交代写作本文的缘由,再以“授以书而告之曰”统领下边两段内容。这里的“授以书”应是“以书授(之)”,把状语后置了。②教师领读或学生自读第

7、2段,参阅课文注释理解文义,并注意理解下边加点词的意思:然天子读书者有几:然而、可是。无论:不要说。非独书为然:这样。强假:勉强借的。若业:如果已经。为吾所有:被。俟异日:等到。高束:束之高阁。把东西捆好,放在高处。这段提出论点,再用藏书者不读书的实例加以证明。可讨论如下问题:a.作者是怎样提出课文的中心论点的?作者运用了开门见山的方法提出中心论点,给黄生讲的第一句话就是摆出自己的观点,使文章开篇进题,毫无枝蔓。并用了双重否定句强调了作者的意思,使论点显得鲜明有力。b.作者列举了哪些实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哪些是重点写

8、的?作者运用了3个实例证明“书非借不能读也”的观点:先以“七略四库”和“汗牛塞屋”极言天子和富贵之家藏书之多,继而以“读书者有几”进行反问,表明他们无心读书,有书不读。这两例是叙述的重点,语气也比较严厉。第3例以“祖父积,子孙弃”概括其他藏书者的情况,意在说明有书不读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这3个实例初步论证了作者观点的正确性。c.作者为什么要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