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t危险水平评估及预防措施

dvt危险水平评估及预防措施

ID:18727863

大小:1.11 MB

页数:17页

时间:2018-09-21

dvt危险水平评估及预防措施_第1页
dvt危险水平评估及预防措施_第2页
dvt危险水平评估及预防措施_第3页
dvt危险水平评估及预防措施_第4页
dvt危险水平评估及预防措施_第5页
资源描述:

《dvt危险水平评估及预防措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神经内科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方案神经内科刘平教学大纲一、概述二、病因三、临床表现四、辅助检查五、治疗六、DVT危险水平评估及预防措施一、概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临床上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随着人口老龄化及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本病的发病率呈逐步上升的趋势。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指血液在下肢深静脉系统内不正常凝结,堵塞管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的一种疾病。二、病因血管内膜损伤,血流缓慢和血液高凝状态是血栓形成的三要素。手术过程中的长时间仰卧,长期肢体制动或偏瘫引起腘窝部的静脉血瘀滞。全麻、感染或其他增加下肢静脉容量和减少静脉血流的因素都可以引起静脉瘀滞。内膜损

2、伤可继发与局部因素包括血管的直接损伤。大手术后,由于手术的打击,血液粘稠度增高。三、临床表现1.周围型:小腿静脉丛血栓形成。血栓形成后,因血栓局限,多数症状较轻,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小腿疼痛和轻度肿胀,活动受限。症状与血栓形成时间一致。主要体征为足背屈时牵拉腓肠肌引起疼痛(Homan阳性)及腓肠肌压痛(Neuhof阳性)。三、临床表现2.中心型:也称髂股静脉血栓形成。左侧多见,表现为臀部以下肿胀,下肢腹股沟及患侧腹壁浅静脉怒张,皮肤温度升高,深静脉走向压痛。血栓可向上延伸至下腔静脉,向下可累及整个下肢深静脉,成为混合型。血栓脱落可导致肺栓塞,威胁病人生命。三、

3、临床表现3.混合型:即全下肢深静脉及肌肉静脉丛均有血栓形成,可以由周围型扩展而来,开始症状较轻未引起注意,以后肿胀平面逐渐上升,直至全下肢水肿时被发现。此出现临床表现与血栓形成过程的时间一致,也可以由中心型向下扩展所致,其临床表现不易与中心型鉴别。四、辅助检查1.B超:是一种无创性检查,诊断下肢DVT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但不能完全代替静脉造影。2.顺行静脉照影:是诊断DVT的金标准。五、治疗下肢DVT常用的治疗方法倾向于非手术疗法,介入治疗日益受到临床重视,主要包括静脉球囊扩张成型术及静脉支架置入术。药物治疗只要包括溶栓、抗凝、祛聚等药物治疗。六、D

4、VT危险水平评估及预防措施危险评分危险水平预防措施0分极低度危险常规进行静脉血栓知识宣教,鼓励患者勤翻身、早期功能锻炼、下床活动、做深呼吸及咳嗽动作;建议患者改善生活方式,如戒烟、戒酒。1-2分低度危险1、常规进行静脉血栓知识宣教,鼓励患者勤翻身、早期功能锻炼、下床活动、做深呼吸及咳嗽动作;建议患者改善生活方式,如戒烟、戒酒。2、住院患者床上早期肢体活动,卧床时加强踝泵运动,行肢体气压治疗,每日2次,每次30分钟;早期康复理疗;全面评估病情后,早期下床活动,下床后每天至少活动两次,上午一次,下午一次,每次活动至少20分钟。六、DVT危险水平评估及预防措施六

5、、DVT危险水平评估及预防措施3-4分中度危险无出血高危风险1、常规进行静脉血栓知识宣教,鼓励患者勤翻身、早期功能锻炼、下床活动、做深呼吸及咳嗽动作;建议患者改善生活方式,如戒烟、戒酒。2、住院患者床上早期肢体活动,卧床时加强踝泵运动,行肢体气压治疗,每日2次,每次30分钟;早期康复理疗;全面评估病情后,早期下床活动,下床后每天至少活动两次,上午一次,下午一次,每次活动至少20分钟。3、卧床不起的患者,每天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或低分子肝素钠)5000iu皮下注射×7天。4、避免患肢静脉输液,必要时应用压力梯度袜。5、卧床患者,每2天监测双下肢轴径1次,每2天

6、行腓肠肌挤压试验1次,每周复查D-二聚体,必要时进行下肢静脉彩超检查。有出血高危风险1、常规进行静脉血栓知识宣教,鼓励患者勤翻身、早期功能锻炼、下床活动、做深呼吸及咳嗽动作;建议患者改善生活方式,如戒烟、戒酒。2、住院患者床上早期肢体活动,卧床时加强踝泵运动,行肢体气压治疗,每日2次,每次30分钟;早期康复理疗;全面评估病情后,早期下床活动,下床后每天至少活动两次,上午一次,下午一次,每次活动至少20分钟。3、避免患肢静脉输液,必要时应用压力梯度袜。4、卧床患者,每2天监测双下肢轴径1次,每2天行腓肠肌挤压试验1次,每周复查D-二聚体,必要时进行下肢静脉彩

7、超检查。六、DVT危险水平评估及预防措施≥5分高度危险无出血高危风险1、常规进行静脉血栓知识宣教,鼓励患者勤翻身、早期功能锻炼、下床活动、做深呼吸及咳嗽动作;建议患者改善生活方式,如戒烟、戒酒。2、住院患者床上早期肢体活动,卧床时加强踝泵运动,行肢体气压治疗,每日2次,每次30分钟;早期康复理疗;全面评估病情后,早期下床活动,下床后每天至少活动两次,上午一次,下午一次,每次活动至少20分钟。3、卧床不起、肢体偏瘫的患者,抬高患肢20-30度,每天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或低分子肝素钠)5000iu皮下注射×7天。4、避免患肢静脉输液,必要时应用压力梯度袜。5、卧

8、床患者,每天监测双下肢轴径1次,每天行腓肠肌挤压试验1次,3-5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