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8716169
大小:234.50 KB
页数:90页
时间:2018-09-21
《儿童社会行为及人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儿童的社会行为与人格培养郑威13554071045罗森塔尔效应罗森塔尔效应您有怎样的感悟?第一部分婴儿的社会行为和人格前言婴儿从出生那一刻,就开始由生物个体向社会个体发展,就开始了社会行为过程。这个过程包括人格的形成和社会化发展两方面。关于社会行为和人格,心理学主要关注婴儿的以下方面:1、婴儿的气质2、婴儿的基本情绪3、婴儿的社会性依恋4、婴儿自我的发展第一单元婴儿的气质类型一、婴儿气质类型的种类(一)按婴儿的活动特性划分1、情绪性负面情绪占优势,常常愤怒、悲伤、恐惧。2、活动性积极探索周围环境,乐于从事游戏3、冲动
2、性情绪激烈,易冲动,自控力缺乏4、社交性主动与人交流,“自来熟”(二)从适应维度划分1、容易抚养型生活规律,易适应新事物,反应积极2、抚养困难型生活规律性差,难适应新事物,对新刺激消极被动,负面情绪多3、发展缓慢型适应环境缓慢,对新事物反应消极,情绪常不愉快。但在没有压力的条件下,会缓慢活跃起来二、婴儿气质的稳定性(一)出生后第一年,气质逐渐变得稳定(二)某些气质特征受环境影响而变化,但一些具有极端气质特征的人很难改变三、婴儿气质与教养的关系(一)婴儿气质不同,对早期教育的适应性和要求也不同(二)早期教育应尽量与婴儿
3、的气质特征相适应良好和谐的家庭环境恰当的亲子互动关系第二单元婴儿基本情绪的发展一、婴儿的兴趣初生婴儿的兴趣是一种本能的情绪,可以指导婴儿的感知、动作和探究活动,其发展分三阶段:1、先天反射性反应阶段(百日以前)通过感知、动作接触外界,并借此推动反应性活动2、相似性物体再认知觉阶段(半岁前后)事物反复出现——引起婴儿兴趣——动作回应——刺激得到重复——婴儿产生快乐感3、新异事物探索阶段(1岁前后)对新异事物敏感——主动感知,施加动作——学习过程二、婴儿的社会性微笑微笑是婴儿情绪社会化的开端,是与人交往、吸引成人照料的基
4、本手段。婴儿微笑从生物学意义——社会意义转化,发展过程分三阶段:1、自发性微笑阶段与生俱来,反射性微笑,并非社会性微笑2、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能区分人和其他刺激,但对人不加区分3、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能区分熟人和生人,对不同人有不同的微笑三、婴儿的社会性哭泣婴儿的哭泣是不愉快的消极反应,是使用语言之前表达需要的唯一手段。1、自发性的哭与生俱来的生理反射,不具有社会性2、应答性的哭不适宜的内外刺激引发,表达需要,有社会性3、主动操作性的哭从经验中学到的,如把打针与疼痛和白大褂联系起来四、分离焦虑婴儿离开母亲、遭遇陌生人或环
5、境等情况下,产生惊恐、躲避反应。三个发展阶段:1、最初阶段啼哭、悲伤、呼唤妈妈、拒绝生人、痛苦地求助、愤怒抗议等2、第二阶段在无人理睬、无法摆脱陌生环境的情况下,渴求妈妈的急切愿望受到打击,失望,减少啼哭,情感冷漠3、第三阶段在无可奈何之下,开始寻求可亲近的生人,似乎摆脱了分离焦虑,企图适应新环境分离焦虑过重、过长会影响婴儿智力、个性、社会适应性案例:头撞地板的1岁半男孩小西第三单元婴儿的社会性依恋一、依恋是婴儿与主要抚养者(主要是母亲)之间最初的社会性联结,是婴儿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依恋发展四阶段:1、第一阶段无差
6、别阶段,婴儿对人不加区分2、第二阶段有差别阶段,婴儿对母亲更偏爱3、第三阶段特殊情感联络阶段,对母亲产生特殊情感依恋,把母亲作为安全基地4、第四阶段互惠关系形成阶段,能理解母亲需要离开自己的原因,相信母亲爱自己,能接受母亲暂时离开二、婴儿依恋的类型1、安全型母亲在场使儿童感到足够安全,能在陌生情境中积极探索。对母亲离开和陌生人进来没有强烈不安2、回避型母亲在场或离开都无所谓,自己玩自己的,母婴之间并未形成亲密感情联结3、反抗型缺乏安全感,时刻警惕母亲离开,对母亲离开极度反抗。母亲回来后,既寻求与母亲接触,又反抗爱抚,
7、矛盾,焦虑案例:爱哭、爱生气、爱打妈妈的女孩妞妞三、依恋的长期影响早期依恋显著影响日后人格形成:安全依恋型的孩子成人后具有高自尊、自信;往往享有信任而持久的人际关系;善于寻求社会支持第四单元婴儿自我的发展一、婴儿自我的发展过程1、主体我的自我意识(一周岁前后)婴儿显示出主体我的认知,表现为:主动引起自身动作,以与镜像动作相匹配婴儿能把自己与他人分开,能区分镜像我与自我的关系热衷于扔玩具,让成人去捡,再扔再捡2、客体我的自我意识(两周岁前后),表现:婴儿开始把自己作为客体来认知。能意识到自己的独特特征,能从照片、录像中
8、认出自己。能正确运用人称代词“你、我、他”第二部分幼儿的社会行为和人格一、幼儿人格初步形成(一)显示出明显的气质特点对周围环境变化敏感——迟缓活泼——安静积极探索——消极被动气质与生俱来,但具有可变性和可塑性,而幼儿期可塑性较强,父母应针对性创造条件,完善幼儿气质(二)表现出一定的兴趣爱好差异1、男女儿童对服装和玩具的爱好案例:喜欢裙子的男孩2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