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8709639
大小:324.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9-21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培养方案Mechanical&ElectronicEngineering(门类:工学;二级类:机械类;专业代码:80204)一、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掌握机械、电子及控制领域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具备科学的思维方法、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较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综合能力的,能在企业设计、生产部门及科研单位,从事机电产品设计、开发、制造及其自动化检测和控制工作的、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设计、开发及生产组织管理等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二、毕业生能力及培养要求本专业主要传授机械电子工程的基
2、础理论及电子技术、机电液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号检测处理技术的基本知识,重视实践能力和工程素质的培养,使学生受到现代机电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进行机电产品设计制造、机电设备控制监护、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与开发以及生产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与良好的职业道德。2、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和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3、掌握一门外语,能够熟练阅读和理解外文专业资料,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掌握资料查
3、询、文献检索的基本方法。4、掌握机械工程及微电子技术两方面的基础知识和数学、物理、力学、信息科学等基本原理以及机械传动、机械加工、微机与数控、机电液综合应用的基本实验技能。5、掌握本专业必备的机械原理与设计、电工与电子技术、机电一体化系统、机电传动控制、机械工程材料与热处理、机械制造、传感器与检测等专业知识以及制图、设计、计算、测试和工艺操作等基本技能,了解本专业领域的技术标准、相关行业法规、学科发展现状及前沿动态。6、具备一定的工程实践与科研开发能力,能够从事机电产品及机电一体化技术领域的分析、开发和设
4、计工作。7、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8、对终身学习有正确认识,具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9、掌握基本的创新方法,具有追求创新的态度和意识。9三、主干学科力学、机械工程四、主要课程制图基础、机械制图应用、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流体力学、电工电子技术、微机原理及应用、机械原理、机械设计、几何量公差与检测、机械工程材料与热处理、机械工程控制基础、液压传动与控制、机电传动控制、工厂供电、机电一体化系统。五、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军训、认识实习、物理实验、零部件测绘、金工实习、电
5、工电子实习、生产实习、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微机原理课程设计、液压传动课程设计、矿山机械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六、修业年限4年七、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八、毕业最低学分要求毕业需达到178学分,其中实践环节41学分,理论课137学分;公共基础课70学分(必修62学分,选修8学分);专业基础课48学分(必修42学分,选修6学分);专业课19学分(必修9学分,选修10学分)。九、课程体系的构成及学时、学分分配各学期各类课程额定学分分配表学期类别1-11-21-32-12-22-33-13-23
6、-34-14-2合计学分所占比例(%)公共基础课必修172211576234.8选修211111184.5专业基础课必修33711994223.6选修4263.4专业课必修2795.1选修64105.6实践环节0131045046174123额定学分合计2227424194192041817178100课程体系中1-1、1-2、1-3、2-1、2-2、2-3、3-1、3-2、3-3、4-1、4-2学期的额定学分分别为22、27、4、24、19、4、19、20、4、18、17学分,其中必修课113学分,选修
7、课24学分,实践环节属于必修。9课程总学时2396学时,授课总学时2082学时,其中必修课总学时1996学时,授课总学时1718学时;选修课总学时400学时,授课总学时362学时。公共基础课总学时1232学时,授课总学时1064学时;专业基础课总学时846学时,授课总学时742学时;专业课总学时318学时,授课总学时274学时。9教学进程一览表专业:机械电子工程学制:四年制订日期:2014年7月15日(一)公共基础课程进程表课程类别课程类型课程名称学分总学时分学期学分考核方式开课单位编号总学时授课上机实践
8、实验1-11-21-32-12-22-33-13-23-34-14-2公共基础课必修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FundamentalsofMarxism35440143考试ml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AnIntroductiontoMaoZedongThoughtandTheTheoreticalSystemofSocialismChineseCharacteristics610854546考试ml中国近现代史纲要C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