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与寄主的相互作用改

病毒与寄主的相互作用改

ID:18703338

大小:1.60 MB

页数:42页

时间:2018-09-21

病毒与寄主的相互作用改_第1页
病毒与寄主的相互作用改_第2页
病毒与寄主的相互作用改_第3页
病毒与寄主的相互作用改_第4页
病毒与寄主的相互作用改_第5页
资源描述:

《病毒与寄主的相互作用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病毒与寄主的相互作用噬菌体与细菌的相互作用病毒与动物寄主的相互作用病毒与植物寄主的相互作用烈性噬菌体感染后短时间内能连续完成繁殖过程而使宿主细胞裂解的噬菌体。比如T噬菌体系列(T1-T7)。噬菌体与细菌的相互作用烈性噬菌体——T4噬菌体典型的蝌蚪状外形:六角形的头部和可收缩的长的尾部;头部的蛋白质外壳内含有折叠的DNA分子;头部大小为9060纳米(nm),尾部10020纳米。是研究最广泛和深入的细菌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B菌株。繁殖过程(烈性噬菌体):吸附:最初的吸附是随机的,当噬菌体以尾丝作为吸附点,通过尾部的刺突与细菌的表面的特殊受体

2、相结合后,则具有特异性侵入:噬菌体通过收缩尾鞘,将核酸物质注入寄主细胞内噬菌体的复制烈性噬菌体的复制过程包括核酸的复制、蛋白质壳体(头部、尾部和尾丝)和释放噬菌体所需要的酶,该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噬菌体的复制:增殖过程的3阶段转录:大装配、释放噬菌体的各个部分有序地组装在一起,形成完整的病毒粒子,成熟的病毒粒子引起寄主细胞的裂解,释放处病毒粒子烈性噬菌体感染细菌的结果:液体培养基:浑浊菌液变清亮双层(上层含菌)固体平板:出现噬菌斑一步生长曲线(Debruck,1939)定量描述烈性噬菌体生长规律的实验曲线,用于反映各种噬菌体潜伏期、

3、裂解期和裂解量的特征曲线。裂解期:平稳期:效价最高期裂解量:每个受染细胞产生的噬菌体的总数。(平稳期pfu/受染细胞?)潜伏期:(侵入到装配):隐悔期;胞内累计期温和噬菌体感染后其基因组整合到宿主的基因组上,并随宿主基因组的复制而同步,而不引起宿主细胞的裂解。比如P1和λ噬菌体。温和噬菌体溶原菌:受温和噬菌体感染的宿主称之为溶原菌。前噬菌体:整合在宿主基因组上的温和噬菌体的核酸。线形dsDNA,分子为48.5kb;编码61个基因,其中38个较为重要;生活史可分为裂解周期和溶原周期;为中等大小的温和噬菌体;温和噬菌体——λ噬菌体溶源原因-

4、---合成阻遏蛋白(CI蛋白),阻遏某些基因的转录;-----关闭某些噬菌体蛋白基因(晚期蛋白)的表达----整合酶的合成(int基因编码)整合位点λ噬菌体的整合位点尽限于gal及bio等少数几个基因内。λ噬菌体整合过程温和性噬菌体的去向:自发裂解:机率较小,10-5诱发裂解:用物理、化学因素处理,诱导原噬菌体复制,导致寄主细胞裂解多数情况:噬菌体进入寄主细胞后,将其核酸整合到寄主的染色体上,或游离在寄主的细胞质中,并随着寄主细胞的生长繁殖而传下去,宿主细胞不裂解少数情况:原噬菌体进行复制,装配成为成熟噬菌体,使寄主裂解裂解方式:λ噬菌

5、体感染结果溶原细菌的特点:可以自发的消除噬菌体DNA,但不能自发产生;2.温和噬菌体可以自发或人工诱发变为毒性噬菌体;3.溶原细菌可失去噬菌体的核酸后复愈;4.溶原细菌对同源噬菌体的感染具有免疫性;5.某些溶原细菌可以合成特殊的代谢产物,如白喉杆菌只有在被β–噬菌体感染形成溶原细菌后才能产生白喉毒素;6.温和噬菌体有λ噬菌体与P1噬菌体等。它们都可以感染宿主细胞后形成溶原细菌,两者区别在于:λ噬菌体DNA通常整合到宿主染色体上;P1噬菌体感染宿主后主在游离在细胞质中。λ噬菌体在基因工程中的利用λ噬菌体基因有一半左右基因为非必需基因;当它

6、们被外源基因取代之后,不影响噬菌体的生命周期。由外源基因取代非必需基因所形成的重组噬菌体DNA,可以随寄主细胞一起被复制和增殖。常用的λ噬菌体载体类型插入型载体;免疫功能失活插入型载体;β-半乳糖苷酶失活插入型载体。替换型载体;柯斯质粒载体。一、疫苗和疫苗治疗二、基因治疗三、抗病毒药物四、其它药物人类病毒病的防治一、疫苗和疫苗治疗疫苗是将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立克次氏体、病毒等)及其代谢产物,经过人工减毒、灭活或利用基因工程等方法制成的用于预防传染病的自动免疫制剂。死疫苗活疫苗现代新型病毒疫苗(1)死疫苗(killedvaccine)•灭

7、活全病毒疫苗应用物理或化学方法使病毒完全灭活而制成的疫苗。常用的有乙型脑炎、狂犬病、流感等灭活疫苗。(2)减毒活疫苗•通常是用自然或人工选择法(如温度敏感株)筛选的对人低毒或无毒的变异株制成的疫苗,如脊髓灰质炎、流感、麻疹的减毒活疫苗等。减毒活疫苗与死疫苗优缺点比较(3)现代新型病毒疫苗•应用基因工程技术,控制病毒变异,或利用DNA重组技术,插入和定向缺失病毒基因,将保护性病毒蛋白的编码基因插入活载体中或选择性地去除病毒的某一个或几个致病基因而达到减毒作用制备的可在机体内增殖,诱发抗病毒免疫应答的疫苗。1.亚单位疫苗(subunitva

8、ccine)制备不含有病毒核酸、仅含有能诱发中和抗体的病毒衣壳蛋白或包膜表面抗原,是最理想的疫苗。•2.合成肽病毒疫苗人工合成与病毒保护性抗原决定簇的氨基酸序列相同的肽段,制备成免疫原后免疫动物或人体,使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