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母题揭秘考点89南极洲

高考地理母题揭秘考点89南极洲

ID:18699529

大小:326.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9-21

高考地理母题揭秘考点89南极洲_第1页
高考地理母题揭秘考点89南极洲_第2页
高考地理母题揭秘考点89南极洲_第3页
高考地理母题揭秘考点89南极洲_第4页
高考地理母题揭秘考点89南极洲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母题揭秘考点89南极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考点89南极洲图14材料二科考队在南极冰盖之巅———冰穹A(海拔4093米)的昆仑站成功安装了我国自主研发的首台南极巡天光学望远镜AST3-1,用于对超新星、太阳系外行星、瞬变天体的研究。(1)昆仑站所在地区大气透明度极佳,其原因主要有、;该地在时期,可以用光学望远镜24小时不间断地对星空进行天文观测。(3分)(2)我国南极昆仑站建有象征国家权益的地理测绘标志,可精确测量该标志地理坐标和海拔高度的地理信息技术是。(1分)(3)科考船往返中山站和乌斯怀亚港之间可能遇到的困难有、等。(2分)(4)分析P大陆自然带分布所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并说明其主要影响因素。(4分)(5)P大陆热带草原带

2、最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试分析其有利条件。(4分)因此科考船往返中山站和乌斯怀亚港之间可能遇到狂风巨浪、西风漂流、冰山、低温等困难。【答案】(1)常年受高压控制,天气晴朗;海拔高,空气稀薄;污染小极夜(2)全球定位系统(或GPS)(3)狂风巨浪;洋流;冰山;低温(4)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主要影响因素是热量;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主要影响因素是水分(5)大牧场放牧业草场广阔;气候适宜;技术水平高;交通便利;地广人稀2.黄河站至北极点的距离约为A.600千米B.900千米C.1200千米D.1500千米【答案】C【解析】78°55′N~90°N,纬度间隔近11°,依据地球上纬度

3、每间隔1°,其实地距离大约为111千米,可以计算出黄河站与北极点相距:11×111=1210(千米),C选项的数值最接近。(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大综上海卷(文科使用))北京时间2005年1月18日3时16分,中国南极内陆冰盖昆仑科考队成功抵达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这是人类首次到达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海拔4093米)。请读图并完成下列各题。3.下列南极科学考察的4个地点中,全年不出现极昼极夜现象的是()A极点(南纬90°)B南极冰盖最高点(约南纬80°)C冰点(约南纬78°)D磁点(约南纬65°【答案】D【解析】极昼、极夜现象出现在南北极圈(南北纬66°34′)至南北极点(

4、南北纬90°)之间。磁点的地理纬度约南纬65°,不在极昼、极夜现象出现的范围内。4.对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的叙述,正确的是()①位置会移动②高度会变化③南极大陆的最高点④冰盖下有世界最大的铜矿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答案】C【解析】南极是冰川的世界,地表完全覆盖着冰川。冰盖因气温的变化,会发生融化,其海拔高度会发生变化,冰盖的最高点当然也随之发生移动,依据以上推理就可得出正确答案。另外,从图中可看出,4093米的海拔高度并不是南极的最高点;世界最大的铜矿也不在南极大陆。5.南极冰盖最高点位于极点的正北方向。判断依据是()。A方向标B海陆位置C经线D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答案】C【解析】由南

5、极点向四面八方都为正北方,因为南极点是所有经线的汇合点。6.南极洲和北冰洋都地处高纬度地区,但南极洲比北冰洋更冷。下列说明错误的是()A南极洲热容量比北冰洋小B南极洲地势比北冰洋高C南极洲阴雨天比北冰洋多D南极洲冰层厚,对太阳辐射的反射比北冰洋强【答案】C【解析】南极洲陆地面积广阔,比热较小,气候的大陆性较强,加上地表冰盖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烈,世界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气候酷寒、干燥、冽风;北冰洋海洋面积广阔,比热大,气候的海洋性强,云雨天气较南极洲多。7.下列对南极洲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夜空会有极光出现②七大洲中面积最大的大洲③七大洲中跨纬度最多的大洲④有煤、铁等多种矿产资源A①

6、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D【解析】极光出现在纬度较高的两极地区;亚洲是世界面积最大的大洲;南极洲跨360°经度,是世界跨经度最大的大洲;南极洲地下埋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煤、铁、铜等。8.当前,全球资源紧缺,环境污染日趋严重。为了尽可能保持南极这片净土,人类在南极地区的合理活动应该是()A停止在南极洲的一切活动B进行适宜的科学考察C对各种资源进行实验性开采D对各种资源进行商业性开发【答案】B【解析】南极洲资源非常丰富,但其环境效应相对于资源来说更显得重要。因此,对于南极的资源,目前采取保护、不开发的措施显得非常重要。为了了解地球的相关资料,便于人类更深层次地研究地球提供丰富的第一手资

7、料,进行适宜的科学考察当然是可以的,也是必要的。9.(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上海卷,34-38)阅读下列资料,并结合有关地理知识,回答问题。北极地区的战略位置重要,资源丰富。近年来,我国多次组织科学考察队在北极地区开展多领域的考察研究。2004年7月28日中国北极黄河站(约79°N,12°E)在北极地区建成并投入使用。这是继南极长城站(约62°S,59°W)、中山站(约69°S,76°E)之后我国第三座极地科学考察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