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板桥的书法艺术

郑板桥的书法艺术

ID:18664122

大小:110.50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8-09-20

郑板桥的书法艺术_第1页
郑板桥的书法艺术_第2页
郑板桥的书法艺术_第3页
郑板桥的书法艺术_第4页
郑板桥的书法艺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郑板桥的书法艺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郑板桥的书法艺术板桥是一个脾气古怪的人,所以表现于书法上的,也与人不同。他用笔很遒劲,字体的结构离奇变幻,也不充许别人追随。无论真草隶篆,都是用画法来写,尝自称是“六分半书”。他写出来的字,就非篆非草,非楷非隶,而又真书中有隶意,隶书中有篆法,所以能自成一派。杭州金冬心曾评论板桥的字说:“板桥风流儒雅,极有书名。狂草古籀,一字一笔,兼众妙之长。”板桥自己也曾说:“字学汉魏,崔蔡钟繇,古碑断碣,刻意搜求。”板桥为什么创造这样奇特的字体呢?他曾自己解释说:“……后来见世人好奇,因以正书杂篆隶,成其一种奇书。”从这里可以知道,板桥书法的奇特别致,是为了矜奇异,迎合当时人们好奇的缘故。在《扬州画舫录

2、》上,也曾这样说:“他实是以八分书与楷书相杂,自成一派的。”又查礼《铜鼓书堂遗稿》云:“郑燮书行楷中笔多隶法,意之所之,随笔挥洒,遒劲古拙,别具高致。”总之,板桥胸襟旷达,才气纵横,发之于书,就纯任自然,笔随意转,长短密疏,浓淡肥瘦,大小相间,各具意境,不可以定法度之。乾隆诗宗蒋心余太史,曾题板桥的画兰兼评书曰:“板桥作字如写兰,波磔奇古形翩翻;板桥写兰如作字,秀叶疏花见姿致。”“下笔别自成一家,书画不愿常人夸;颓唐偃仰各有态,常人尽笑板桥怪。”又题板桥画册一绝云:“未识顽仙郑板桥,其人非佛亦非妖;晚摹瘗鹤兼山谷,别辟临池路一条。”蒋太史可谓板桥知音者矣。板桥的书,他曾自己说是从黄氏悟入。在

3、他的全集中,曾有题画竹云:“与可画竹,鲁直不画竹,然观其书法,罔非竹也。瘦而腴,秀而拔;欹侧而有准绳,折转而多断续。吾师乎!吾师乎!其吾竹之清癯雅脱乎!书法有行款,竹更要行款;书法有浓淡,竹更要浓淡;书法有疏密,竹更要疏密。此幅奉赠常君酉北。酉北善画不画,而以画之关纽,透入于书。燮又以书之关纽,透入于画。吾两人当相视而笑也。与可山谷亦当首肯。”可见板桥书法,与画竹有相通处,而画竹中,亦有篆籀笔法。余曾藏有板桥书条云:“粉壁长廊数十间,兴来小豁胸中气,忽然绝叫三五声,满壁纵横千万字。志在新奇无定则,古瘦漓漓半无墨,醉来信心两三行,醒后却书书不得。”从这一首诗中,我们可看见板桥作字的风度。一种才

4、气纵横、盘礴不羁的作风,是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张维屏在《松轩随笔》中说:“板桥大令有三绝,曰画、曰诗、曰书;三绝之中有三真,曰真气、真意、真趣。”又牛应之《雨窗消意录》云:“乾隆时,兴化郑燮工书画,书增减真隶,别为一格,如秋花绮石,野鹤戛烟,自然成趣。时称“板桥体”,效者甚多,然皆未能似之。”余藏有板桥墨迹一幅,中自书跋语云:“板桥居士从不学南宫书,以其飘洒有神助,不可貌袭也。是书第五行鲤字起手,忽有米意,亦不自知其然而然。”从这里,我们可以知道板桥向来不学米书,因米书乃天授而非人力,不可貌袭。今鲤字无意中得米意,就使他惊讶了。近人杨守敬《书学通言》云:“若板桥行楷,寿门隶书,皆不受前人束缚

5、,自辟蹊径。然以之师范后学,往往坠入魔道。”总之板桥的书法,是合书画于一炉,而又出于熔工的炼冶的。有欧阳的俏丽,颜的浑朴,黄的风神,瘗鹤铭的间架,又配以板桥的笔力才情,所以如舞鹤游天,无往而不利。摹之者,才情往往不及板桥,终是貌合神离,粗俗癞疥,相去千里矣。《潍县城隍庙碑记》,即板桥真书。又《板桥全集》,亦板桥手书。镌工司徒文膏,刀锋遒毅,不损毫芒,也是乾隆时版刻胜手。不曾放弃2004-02-2405:26我爱板桥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应科举为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知县,有政声.“以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遂乞病归。”作官前后,均居扬州,以书画营生。擅

6、画兰、竹、石、松、菊等,而画兰竹五十余年,成就最为突出。取法于徐渭、石涛、八大诸人,而自成家法,体貌疏朗,风格劲峭。工书法,用汉八分杂入楷行草,自称〖六分半书〗。并将书法用笔融于绘画之中。主张继承传统“十分学七要抛三”,“不泥古法”,重视艺术的独创性和风格的多样化,所谓“未画之先,不立一格,既画之后,不留一格”,对今天仍有借鉴意义。诗文真挚风趣,为人民大众所喜诵。亦能治印,“接近文何”。有《郑板桥全集》、《板桥先生印册》等。不曾放弃2004-02-2405:28郑板桥故居品学兼优,家居授徒,受业者先后达数百人。1693年11月22日子时郑板桥出生,其时家道已经中落,生活十分拮据。三岁时,生母

7、汪夫,人去世十四岁又失去继母郑夫人。乳母费氏是一位善良、勤劳、朴真的劳动妇女,给了郑板桥悉心周到的照顾和无微不至的关怀,成了郑板桥生活和感情上的支柱。郑板桥资质聪慧,三岁识字,至八、九岁已在父亲的指导下作文联对。少时随父立庵至真州毛家桥读书。十六岁从乡先辈陆种园先生学填词。大约在二十岁左右考取秀才。二十三岁娶妻徐夫人。是年秋郑板桥首次赴北京,于漱云轩手书小楷欧阳修<>。二十六岁至真州之江村设熟教书。三十岁,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