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免疫学—医学课件

医学免疫学—医学课件

ID:18660800

大小:6.55 MB

页数:70页

时间:2018-09-20

医学免疫学—医学课件_第1页
医学免疫学—医学课件_第2页
医学免疫学—医学课件_第3页
医学免疫学—医学课件_第4页
医学免疫学—医学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医学免疫学—医学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第十七讲超敏反应Hypersensitivity*2超敏反应及其特点1.超敏反应(Hypersensitivity)──己致敏机体再次接触相同的抗原或半抗原所引起的组织损伤和功能紊乱。2.特点:①具有特异性、记忆性、可转移性②变应原可以是无害的抗原③反应后果导致病理损伤④有遗传倾向(尤以Ⅰ型超敏反应为甚)*3超敏反应的分类①根据反应快慢:速发型超敏反应迟发型超敏反应②根据反应形式:抗体介导免疫型超敏反应细胞免疫介导型超敏反应③根据病理损伤类型(Gell-Coombs分类):Ⅰ─过敏反应型超敏反应Ⅱ─细胞毒型超敏

2、反应Ⅲ─免疫复合物型超敏反应Ⅳ─迟发型超敏反应*4第一节Ⅰ型超敏反应一、临床特点1、由IgE介导,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参与2、速发速止3、多为功能性紊乱4、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和遗传背景*5第一节Ⅰ型超敏反应──以IgE介导,导致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释放一系列生物活性介质,引起机体生理功能发生紊乱。*6一、动物试验特点规律①抗原的致敏;②两次抗原进入;③特异性;④一定间隔期,产生抗体时间;⑤可以被动转移;*7二、参与Ⅰ型超敏反应的成分1、抗原2、抗体——IgE3、IgEFc段受体(FcεR)4、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

3、细胞5、嗜酸性粒细胞*81、抗原呼吸道——花粉、尘螨、霉菌和化学物质等消化道——鱼、虾、肉、蛋、海产品和牛奶等皮肤——昆虫的毒素、化学物质等人工注射——化学药物及异种动物血清等*92、IgE*103、IgE的FcεR*114、肥大细胞脱颗粒*12IgE介导肥大细胞活化*13肥大细胞释放生物活性介质储存介质①组胺(histamine)②激肽原酶(kininogenase)③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ECF-A)细胞内新合成的介质①白三烯(leucotrienes,LTs)②前列腺素D2(prostaglandin-D2,

4、PGD2)③血小板活化因子(plateletacti-vatingfactor,PAF)*14嗜碱性粒细胞、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介质预先形成的介质:组织胺(histamine)激肽原酶(kininogenase)类胰蛋白酶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ECF-A)新合成的介质:白三烯(慢反应物质)(leucotrienes,LTs)前列腺素(×8)(prostaglandin)血小板活化因子(plateletacti-vatingfactor,PAF)激肽细胞因子:TNF、IL-4、IL-5、IL-1、IL-6、IL-13*

5、155、嗜酸性粒细胞*165、嗜酸性粒细胞①嗜酸性粒细胞释放介质:组织胺酶组织胺芳香硫酸酯酶白三烯磷酸酯酶D血小板活化因子②吞噬肥大细胞释放的颗粒*17三、Ⅰ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1、致敏阶段无任何临床症状,一般需1-2周;2、发敏阶段⑴、细胞活化释放生物活性介质IgE交联→FcεRⅠ的微集聚→肥大细胞及嗜碱性粒细胞活化→释放生物活性介质及细胞因子等*18三、Ⅰ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19三、Ⅰ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20三、Ⅰ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21三、Ⅰ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22早期反应和晚期反应特点(1)早期反应

6、特点①发生迅速;②多为功能紊乱;③经过紧急治疗可完全恢复;④储存介质主要参与早期反应;(2)晚期反应特点①发生较慢;②伴有炎性改变;③新合成介质、细胞因子及嗜酸粒细胞等主要参与晚期反应;*23Ⅰ型超敏反应的两个时相*24四、Ⅰ型超敏反应的常见疾病1、过敏性休克2、呼吸道过敏反应过敏性鼻炎和过敏性哮喘3、消化道过敏反应过敏性胃肠炎4、皮肤过敏反应荨麻疹、湿疹、皮炎、神经血管性水肿*25过敏性哮喘*26四、Ⅰ型超敏反应的常见疾病1、全身性:①药物过敏(青霉素等)②血清过敏③食物过敏2、局部过敏①呼吸道过敏支气管哮喘变应

7、性鼻炎②胃肠道过敏反应③皮肤过敏反应*27四、Ⅰ型超敏反应的常见疾病2.局部过敏特点:①抗原多样性;②发生在某一脏器;③发病有季节性、反复性;④嗜酸性粒细胞增高;⑤IgE增高;⑥有遗传倾向(70~80%);⑦反应快;⑧皮试20分钟观察结果;⑨补体不参与;⑩一般无遗留的组织损伤;*28五、影响因素──个体差异1、缺乏SIgA;2、胆碱能神经兴奋性高;3、IgE合成增加;4、Ts细胞功能不足;5、缺乏某些酶类:组织胺酶,肽酶等;*29六、Ⅰ型超敏反应的防治原则1、检出过敏原并避免接触2、急性脱敏治疗(acutedese

8、nsitization)——异种免疫血清脱敏治疗3、慢性脱敏治疗(chronicdesensitization)——特异性变应原脱敏治疗4、药物治疗*30Ⅰ型超敏反应的皮肤试验*31药物治疗抑制免疫功能的药物地塞米松、氢化可的松等;抑制生物活性介质释放的药物(1)、色苷酸二钠——稳定肥大细胞膜,阻止脱颗粒(2)、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儿茶酚胺类、前列腺素E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