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863050
大小:29.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7-11-13
《教育类职业教育毕业论文 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湖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考籍号:XXXXXXXXX姓名:XXX专业:教育类职业教育论文题目: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思考指导老师:XXX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十日【摘要】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要做好他们的德育教育工作,必须先从审视和探讨当前社会道德状况和职校生道德心理因素对其道德品质的影响入手,采取灌输教育和教师示范相结合,以优秀的道德思想占领学生的思想阵地;根据职校生的心理特点和心理需求,开展德育教育工作等对策,寻找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导向,使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达到培养更多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接班人。 【关键词】职业教育 德育工作 思考
2、与对策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必然引发社会道德的深刻变化;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以下简称职校生)又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正处在世界观逐步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加强职校生的德育教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认为,要做好职校生的道德教育工作,我们得先从审视和探讨当前社会道德状况和职校生道德心理因素对其道德品质的影响入手,寻求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导向,使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培养出更多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接班人。 一、社会道德因素存在的负面影响 社会经济体制的转轨,作用于社会道德,有其正负两方面的影响。从总体上讲,目前我国道德风
3、气中最深刻、最明显的变化,是人们的道德心理和行为特征逐步由封闭向开放、由单一向多元、由“依赖顺从型”向“独立自主型”转变。但我们也必须清楚地看到其阻碍道德进步的消极因素的一面。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存在着“权钱交易”“贪污腐败”“红包现象”“公款挥霍”“有偿救人”“欺诈行骗”“金钱万能”“唯利是图”等违背社会公德的现象。职校生正处在生理、心理成长和世界观的逐步形成阶段,他们的可塑性很强,在这种特殊情况下,容易造成其道德认知的困惑和道德规范选择的无所适从。 二、职校生存在的道德心理问题 职校生正值青春期或青年初期,这一时期是人的心理变化最激烈、产生心理困惑和
4、心理冲突最多的时期。而职校生中的大多数是基础教育中经常被忽视的弱势群体,因此,普遍存在着以下道德心理方面的问题: 1.缺乏应有的人生理想和追求。职校生绝大部分是没能考入高中的“差生”,因而在他(她)们心里普遍存在着自己是“失败者”和“被遗弃者”的心理;认为自己将来是没有出息、事业上难有作为、几乎没有什么希望的人。因而往往表现为精神萎靡不振,政治思想上不求进步,学习上不求上进,生活上自由散漫,抱着混日子的心态消磨人生。 2.自卑自贱心理严重。不少职校生的人格尊严得不到社会的认同,因而产生自卑自贱心理。它的外在表现就是看轻自己,对自己的能力与品质做出不符合实际的偏
5、低评价,认为自己什么都不行,总觉得自己“低人一等”,容易产生自暴自弃、破罐破摔等消极表现。 3.社会性情感表现冷漠。不少情感冷漠的职校生对他人怀有戒心或敌意,对人对事的态度冷淡,漠不关心,有时近乎“冷酷无情”,对集体活动冷眼旁观,置身于外,给人一种“看破红尘”的感觉。 4.自私自利心理比较普遍。在职校生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独生子女。他(她)们往往以“自我”为中心,过分关注自己的感受,而很少考虑甚至丝毫不考虑别人的想法和利益;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却很少去考虑尊重别人;希望索取别人对自己的关心,但又不愿意去真诚地关心帮助别人;希望得到集体的温暖,却又很少去关心维护集
6、体的利益和荣誉。 三、做好职校生道德教育工作的对策 社会道德和职校生存在的道德心理问题,对职校生的健康成长,有着极其不利的影响。为此,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职校生的道德教育工作。 1.灌输教育和教师示范相结合,以优秀的道德思想占领学生的思想阵地 各种优秀道德观念的内化,都不具有自发性,而是通过系统的、科学的外部灌输教育的结果。通过外部灌输教育,将代表社会优秀的道德观念内化为学生的道德信念,外显为规范的道德行为。作为职校教育工作者,要下大力气、发大功夫开展理想信念、革命传统和社会公德教育,以丰富的内容、多种多样的形式向学生进行优秀道德知识的灌
7、输教育,要随时帮助学生校正人生方向。同时要以社会上存在的不良道德现象和行为为反面教材,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对其进行科学、辩证的分析和识别,解开学生道德认知上的疑惑,使之明辨道德是非。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成为学生的楷模。身教重于言教。教师不但要具有较高的道德理论修养和很好的道德品质,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道德氛围,使学生产生一种追求良好道德的驱动力,而且要为人师表,以自己的言行为学生做出表率,在学生中树立起威信,从而避免一些学生一听爱国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就排斥和厌烦的现象。 总之,要将灌输教育和教师示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寓教于乐,才能使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产生“教育共
8、鸣”,实现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