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届 高一历史试题

14届 高一历史试题

ID:18623499

大小:119.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9-19

14届 高一历史试题_第1页
14届 高一历史试题_第2页
14届 高一历史试题_第3页
14届 高一历史试题_第4页
14届 高一历史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14届 高一历史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郑州一中2011—2012学年上期中考14届高一历史试题命题人:杨金花审题人:武素琴说明: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将第Ⅰ卷的答案代表字母涂在答题卡上,否则答案无效。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小明喜欢看历史剧《烽火戏诸侯》。这个历史典故讲述了西周时期诸侯国因信守义务,蜂拥而至勤王的故事。这个典故所反映的政治制度是()A.分封制B.宗法制C.郡县制D.礼乐制度2、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下列省、自治区中,其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A.河

2、南、河北B.湖南、湖北C.山东、山西D.广东、广西3、秦朝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适应了()①维护国家统一的需要②自然经济存在的需要③保护地主土地制度的需要④推动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需要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4、右图是秦阳陵虎符,铜铸,中分为二,左右各有十二字铭文:“甲兵之符,右在,左在阳陵。”发兵必须左、右半符验合方能生效。上文“右在”后空缺部分应是()A.皇帝B.太尉C.御史大夫D.丞相5、宋朝形成了“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的局面,这反映出()A.宰相职权范围扩大B.专制皇权达到顶峰C.君权对相权的制约D.中央对地方控制加

3、强6、王国维《秦郡考》考证秦共有48郡,谭其骧《秦郡新考》推定秦有46郡。这里的郡是秦()A.地方最高行政单位B.地方基层行政单位C.地方上的选官机构D.地方上的监察机构7、《全球通史》中有这样一段描述:“新皇帝……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这应是指()A.秦始皇推行郡县制B.汉初推行郡国并行制C.唐实行三省六部制D.元朝在全国设置行省6高一历史试题第页(共6页)8、秦朝实行郡县两级行政制度。山东地域上主要有齐、琅琊等郡,当时烟台属齐郡管辖。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错误

4、的是()A.当时郡守的职位由中央任命,不可以世袭B.郡守是齐郡的最高行政长官C.齐郡无权任免烟台的县令D.烟台是齐郡的封地9、西汉初年实行郡国并行制度,然而“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这说明()A.分封制有利于国家统一B.分封制有利于加强王权C.郡国并行有利于消除内乱D.郡县制有利于国家统一10、有学者指出:(西汉)首先遇到的第一个大问题是帝国跨地过广,不能全部由中央集体管制,于是采取了一种“斑马式”的省级组织。体现这种“斑马式”省级组织的制度是()A.郡国并行制B.郡县制C.三省六部制D.行省制11、“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古代中国许多知识分子

5、的追求,隋唐以后他们实现这一理想的主要途径是()A.参加科举考试B.等待朝廷察举C.投笔从戎戍边D.投作官吏幕僚12、“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说这句话的皇帝应该是()A.汉高祖B.唐高祖C.宋高宗D.明太祖13、某位学者描述中国史上的一种制度是“虽无相名,实有相职。既有相职,却无相权。”他指的制度是()A.秦朝的三公九卿制B.唐代三省制度C.明代的内阁制度D.清代的军机处14、某侍御史向皇帝进谏:“方今天下大于古,而事益繁,取决于一省,犹曰有雍,况三省乎?”进而强调:“政贵得人,不贵多官,不如一

6、省便。”由材料可以判断该大臣生活在()A.秦朝B.唐朝C.元朝D.清朝15、下列关于我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最基本的政治制度B.在中央集权制度下中央对地方进行多层次多渠道的管理C.西汉中外朝制度创立标志着中央集权制度高度完备D.清朝军机处的设立是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标志16、恩格斯说,国家和旧的氏族组织不同之处有二:一是“按地域来划分它的国民”,二是“公共权力的设立”。据此判断雅典由氏族过渡到国家的重要标志是()A.城邦制的形成B.梭伦改革C.克利斯提尼改革D.伯利克里改革17、古代罗马为丰富和发展西方古代政治文明做出

7、了独特的贡献。从罗马建国到公元前3世纪中叶,罗马产生的法律统称为()A.自然法B.习惯法C.公民法D.万民法18、罗马《十二铜表法》规定:“用人为的方法变更自然水流,以致他人财产遭受损害时,受害人得诉诸赔偿”;“橡树的果实落于邻地时,得入邻地拾取之”。这反映了()A.私有财产不受侵犯B.贵族的利益得到维护6高一历史试题第页(共6页)C.平民的利益得到维护D.帝国的稳定得到保障19、斯塔夫里阿诺斯说:“罗马人在思想意识方面最重要的贡献在于,他们的法律是基于理性而不是基于习俗。”对“理性”的正确理解是()A.罗马法完全摒弃了习惯法B.罗马法形成了完备的法律体系C.罗马

8、法崇尚自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