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8596766
大小:4.36 MB
页数:96页
时间:2018-09-19
《唐贞元年间点苍山盟誓的几个问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1年第2期总第4期JOURNALOFETHNOLOGYDOI:10.3969/j.issn.1674-9391.2011.02.001唐贞元年间点苍山盟誓的几个问题赵心愚[摘要]贞元十年,南诏与唐盟誓于洱海边的点苍山,双方关系的恢复由此得到正式确定。点苍山盟誓不仅是南诏与唐关系史上的一个重大历史事件,也是南诏与吐蕃关系史中的一个重大历史事件。这一盟誓之后,南诏、唐、吐蕃三方关系出现了历史性的重大转折。分析史籍中的相关材料,对盟誓提出者、南诏最高首领异牟寻是否参加了此次盟誓、崔佐参加盟誓的身份、地点选择在点苍山的原因四个问题进行了探讨。可见,南诏与唐对此
2、次盟誓均高度重视,并进行了周密的安排。[关键词]苍山盟誓;南诏;唐王朝;吐蕃;民族关系中图分类号:K242;C9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391(2011)02-0001-05作者简介:赵心愚,西南民族大学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民族史。四川成都610041在异牟寻派出使者分三路赴唐的次年春,也就是794年(贞元十年)春,南诏与唐派去的使者盟誓于洱海边的点苍山,双方关系由此得到正式确定。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史籍中虽也有记载,但十分简略,幸有唐樊绰《云南志》收录《异牟寻誓文》全文,使我们可从中了解盟誓双方的具体情况,以及南诏当时对吐蕃的态度
3、和与吐蕃决裂的决心。①在分析研究这一重要历史文献之前,有必要对点苍山盟誓中的几个问题先进行探讨,因为探讨这几个问题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异牟寻誓文》的内容。首先,此次盟誓谁先请盟,也就是盟誓是南诏还是唐率先提出。从史籍中已有的材料来看,此问题没有直接的明确记载。在南诏与吐蕃及南诏与唐关系的研究中,这一问题事关三方关系转折的评价,因而有必要探讨。《云南志》卷三《六诏》蒙舍诏条的记载称,异牟寻所派使者“悉至阙下”后,“朝廷纳其诚款,许其归化。节度恭承诏旨,专遣西川巡官崔佐时亲信数人趋云南,与牟寻盟于玷苍山下。”分析这一记载,究竟是南诏方面还是唐率先提出盟誓并不
4、清楚,因为即使是韦皋专门派人到云南“与牟寻盟于玷苍山下”,也可解释为韦皋是应南诏方面盟誓之请求,并不是唐王朝率先提出要盟誓。有学者分析了相关材料后认为,“韦皋遣崔佐时与南诏约盟,这是修好关系中关键性的一步,这一步表明了唐朝对南诏诚心和好,从而取得了南诏的信任,促使南诏与吐蕃完全决裂。”[1]这一看法强调了盟誓的重要作用,但也没有明确指出是南诏还是唐率先提出盟誓。从“韦皋遣崔佐时与南诏约盟”,“表明了唐朝对南诏诚心和好”等语来看,可理解为是唐率先提出盟誓,但也可以理解为是唐为推动双方关系而接受了南诏方面盟誓的请求。之所以难以明确,是因为材料所限。笔者认为,在新
5、的材料发现之前,对此问题应从当时双方所面临的吐蕃压力和战略需要以及双方地位、实力中去寻找答案。在天宝战争几十年后,南诏与唐之所以又走到了一起,是因都面临吐蕃有增无减的压力,但分析史藉所记载可发现,南诏与唐所面临的吐蕃压力并不相同。异牟寻即位后,吐蕃加强对南诏的控制,不仅“责赋重数”,而且“悉夺其险立营候,岁索兵助防。”[2]在贞元九年致韦皋的帛书中,异牟寻已认识到“吐蕃阴毒野心,辄怀搏噬”,并清楚地看到吐蕃利用三浪势力来牵制南诏,甚至已准备以浪人利罗式来取代其统治地位。[3]在写于同年的《赵昌奏状》中,南诏使者杨传盛更明确说:“以赞普年少,信任谗侫,欲并其国
6、。”[4]从这些记载来看,南诏面临的吐蕃压力不仅大,而且是多方面的,在这样的压力之下,南诏已到了决定其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与唐、吐蕃这两强相比南诏实力明显弱小,其地位也显然不同,对两强均只能称臣。面临这样的压力,实力弱小的南诏在战略上只有走背蕃归唐这条路,借唐之势以反击吐蕃,摆脱吐蕃控制,为自己求得生存发展的空间。与南诏相比,唐尽管也面临吐蕃的压力,但要小得多,而且主要是沿边地区的军事压力。唐积极与南诏恢复关系,在战略上是为了拆散南诏与吐蕃联盟,“断吐蕃之右臂”,离其党,分其势,以缓解边境地区,尤其是剑南西川地区的压力。[5]在这样的情况下,南诏需要唐的支持
7、,显然更为迫切,更希望以某种形式将双方的关系确定下来。因此,以双方当时面临的情况推之,盟誓应是南诏方面率先提出,这与盟誓在点苍山举行及载书(盟誓之书)写法也一致,也更合乎情理。面对南诏的这一请求,希望“断吐蕃之右臂”的唐不可能拒绝,只能应南诏的请求,派官员参加盟誓。当然,双方对盟誓之事进行了必要的协商,载书内容也经过双方认可。第二,异牟寻作为南诏最高首领,是否参加了点苍山盟誓。这似乎是不成问题的问题,但也有探讨必要,因为相关研究者的看法并不一致。根据史籍记载,学者们一般认为异牟寻参加了盟誓,否则我们今天见到的“誓文”就不能称作《异牟寻誓文》了。如,有学者在其
8、著作中明确说:“贞元十年(794)正月初五,异牟寻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