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心率与心脑血管疾病》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心率与心脑血管疾病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院心内科江苏省心血管病临床医学中心李新立教授心率的重要性心率是心血管系统中最易精确测量和获得的参数是评估患者状态最直接有效的指标之一在全身状态基本不变的状态下,心率的改变直接反应了心脏的功能状态和交感神经张力大量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心率增快不仅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而且是预后不良的标志心率增快是心血管病危险性的标志大量证据表明:心率过快是交感神经系统活性过高有意义的指标,也是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和死亡强有力的预测因素;尤其在男性中,是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而且也可起到预警作用。心率过快可引起:胰
2、岛素抵抗左心室肥厚室性心律失常的阈值易出现冠脉栓塞心率心力衰竭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脑血管病心率与高血压病流行病学研究Palatini等对意大利、美国、比利时和坦桑尼亚等6个人群的资料进行分析,在校正了年龄、性别、体质指数、吸烟、饮酒、体力活动情况和胰岛素水平的可能影响因素后,心率与血压的相关性仍有显著意义,提示心率的增快与高血压的发生有一定关系。PalatiniPJHypertens,1997,15(1):3-10Framingham研究对未治疗的4530例高血压患者36年随访资料中显示:在校正年龄和收缩压后,心率每增快40次/分,全因死亡率男性增
3、至2.68倍,女性增至2.14倍,心血管病死率男性增至1.68倍,女性增至1.70倍。表明心率增快对高血压的心血管病死率也有影响。我国4894例静息心率与高血压发病的前瞻性研究男性女性相关系数P值相关系数P值年龄-0.0480.024-0.0590.016体重指数-0.0120.5810.0540.119收缩压0.0560.0090.0940.000舒张压0.0770.0000.1100.000吸烟0.0480.161-0.0320.306收缩功能减退-0.0730.001-0.0620.005邵也常,中山医科大学学报,2002,23(5S)心率增快预
4、测高血压对22741名美国军官随访5年,发现有“一过性”心动过速者随访期间持续性高血压的发生率与有“一过性”高血压者相同,是正常心率和正常血压者的2~3倍随后的研究证实了心率预测高血压的作用,并发现基线心率与高血压发生率呈线性关系LevineHJ,JAmCollCardiol.1997;30:1104-6心率与血压相关的机理K+通透性Ca2+通透性心率CAMP交感神经兴奋细胞膜对不同离子通透性改变NE与β受体结合NE与α受体结合CAMP小动脉收缩血压心率与冠心病流行病学研究流行病学研究显示静息心率增快是冠心病发病与死亡的一项独立危险因素美国国家健康营养
5、调查流行病学随访研究(NHEFS):对25至74岁外表健康人群7594名进行平均9.9年的随访观察显示:脉率>84次/min者比脉率<74次/min者冠心病发病率明显增加且脉率较快的白种人女性,冠心病发病率亦有增加DiazA,EurHeartJ,2005,26:967-974FraminghamHeartStudy(FHS)对5070名正常人群进行长达30年的追踪随访,结果证实窦性心率增快与冠心病发病相关,其全因死亡、心血管死亡与冠心病死亡均随心率增快而递增心率对受检人群死亡率或猝死的影响独立于其他危险因素但心率对男性死亡率的影响更强于女性。Persk
6、iA,JCardiovascRisk,2002,9,331-338心率增快可预测稳定性冠心病患者预后Diaz等报道对24913例稳定性冠心病患者进行长达14.7年的随访研究结果显示,校正其他因素后,静息心率在77~82次/min之间的患者总死亡危险显著增加。这种危险性增加在静息心率≥83次/min的患者中尤为明显,是心血管死亡的强预测因素Diaz,EurHeartJ,2005,26:967-974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心率和死亡率的关系JanssenI,EurHeartJ,2005,26:967-974.危险度0.811.277-82>82心率(次/分)<6
7、363-7071-761.4全因死亡心血管死亡心率增快促进冠心病发生的机制促进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心率增快是交感神经系统被激活后,血浆儿茶酚胺水平显著升高的典型临床表现交感激活、心率增快会促进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增加了动脉粥样斑块破裂的机会:当脂质沉积或炎性反应时,可使动脉粥样斑块变得脆弱,如果血流动力学改变,血管壁阻力增大时,粥样斑块极易破裂00.51斑块面积mm2社会关系稳定下属支配者心理社会应激和β受体阻滞剂对冠脉粥样硬化的影响-CynemolgusMonkeysKaplanetal.Circulation1987;76:1364-137
8、2.Kaplan&Manuck.AnnNYAcadSci1999;896:145-161.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