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课件人体寄生虫学总论

医学课件人体寄生虫学总论

ID:18590439

大小:6.94 MB

页数:59页

时间:2018-09-19

医学课件人体寄生虫学总论_第1页
医学课件人体寄生虫学总论_第2页
医学课件人体寄生虫学总论_第3页
医学课件人体寄生虫学总论_第4页
医学课件人体寄生虫学总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医学课件人体寄生虫学总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人体寄生虫学总论INTRODUCTIONOFPARASITOLGY一、人体寄生虫学定义和组成二、寄生现象、寄生虫和宿主三、寄生虫与宿主间的相互作用四、寄生虫感染与寄生虫免疫五、寄生虫感染与寄生虫病的特点六、寄生虫病流行与防治重点要求1.掌握寄生、寄生虫、宿主、终宿主、中间宿主、寄生虫生活史、感染阶段、感染途径和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等概念。2.掌握寄生虫的致病机理,了解宿主对寄生虫的抵抗机制。本课学习内容1、医学蠕虫学2、线虫概述3、似蚓蛔线虫崔昱大连医科大学寄生虫学教研室一、相关定义1、蠕虫(helminth):多细胞无脊椎动物,

2、体软,因其借肌肉伸缩而做蠕形运动,故通称为蠕虫。大多数蠕虫过自由生活,少数过寄生生活。2、医学蠕虫(medicalhelminth):凡寄生于人体并可导致疾病的蠕虫,称之医学蠕虫。3、蠕虫病(helminthiasis):由医学蠕虫所致的疾病称之蠕虫病。3、医学蠕虫学(helminthology):研究医学蠕虫形态、生活史、致病、诊断和防治规律的科学。医学蠕虫学helminthology二、蠕虫分类1、动物学分类法:线形动物门——线虫纲(如蛔、鞭、钩、蛲等)扁形动物门——吸虫纲和绦虫纲(吸虫和绦虫)棘头动物门——后棘头虫纲(猪

3、巨吻棘头虫)能寄生于人体的蠕虫种类很多,为了便于研究这些蠕虫,把这些蠕虫按目前学者公认的二种分类方式进行分类:(1)土源性蠕虫(geo-helminths,或称直接发育型):这类蠕虫生活史发育过程中,不需要中间宿主,其虫卵在外界环境中直接发育至感染期,再通过不同的途径传播给终宿主。如绝大多数线虫(如蛔、鞭、钩、蛲等)。2、按生活史发育方式分类:蛔虫生活史(2)生物源性蠕虫(bio-helminths,或称间接发育型):这类蠕虫生活史发育过程中,需要中间宿主,其幼虫需要在中间宿主体内发育至感染期,然后,再通过不同的途径传播给终宿

4、主。如所有的吸虫,大部分绦虫,个别线虫(丝虫、旋毛虫)。肝吸虫生活史三、幼虫移行症某些寄生于动物的蠕虫幼虫,侵入非正常宿主(人或动物)后,不能发育为成虫,在体内长期移行造成局部或全身的病变,引起幼虫移行症(larvamigrans)。根据幼虫在人体组织中引起的病变部位及症状,幼虫移行症分为皮肤幼虫移行症和内脏幼虫移行症二种。(一)皮肤幼虫移行症(skinlarvamigrans):幼虫在浅部皮肤内长期移行引起丘疹,疱疹及水肿。病变以皮肤损害为主。幼虫在皮肤深部移行,出现移动性的结节或包块。(二)内脏幼虫移行症(visceral

5、arvamigrans):幼虫在脏器内移行引起局部组织损害及全身症状。嗜酸性肉芽肿是内脏幼虫移行症的主要病理损害过程。线虫概述IntroductionoftheNematode线虫隶属于线形动物门的线虫纲(ClassNematoda),种类较多,估计全球有1万余种。大多营自生生活,广泛分布在水体和土壤中,仅一部分营寄生生活。在我国,能寄生于人体并导致疾病虫种约35种,其中重要的虫种有:蛔虫、钩虫、丝虫、蛲虫和旋毛虫等。一、线虫成虫主要特征(一)外部形态(蛔虫为例):1、形状:呈长圆柱形,线状。虫体左右对称,不分节,大多数虫体体

6、表光滑。2、生殖系统:雌雄异体。雄虫小雌虫大,雌虫尾直,雄虫尾部多向腹面卷曲或膨大呈伞状。1、体壁(bodywall):由角皮层、角皮下层和纵肌层三层结构组成。角皮层由皮下层合胞体细胞分泌物形成,无细胞结构,含蛋白质(角蛋白、胶原蛋白)、碳水化合物及少量类脂等化学成分,以及某些酶类,具有代谢活性。角皮层覆盖体表,具有弹性,是虫体保护层。角皮层还可以形成包括唇瓣和交合伞等结构,参与虫体感觉、运动、附着和交配等生理活动。(二)内部结构:2、原体腔(primarycoelom):在体壁与消化管之间的腔隙,无皮细胞覆盖,故称为原体腔。

7、该体腔参与虫体运动、摄食、排泄和维持体态等方面作用。(三)消化系统:线虫具有完全的消化系统,其组成:包括口-咽-中肠-直肠-肛门。(四)生殖系统:线虫为雌雄异体,其生殖系统为管状结构。雄虫:单管型;雌虫:双管型(旋毛虫除外)。多为直接发育型,不需要中间宿主。其发育过程:虫卵-幼虫-成虫。幼虫在发育中最显著的特征是具有蜕皮现象。二、生活史特点似蚓蛔线虫Ascarislumbricoides主要教学内容1、形态:成虫有鉴别意义的形态特征、内部结构,受精与未受精卵形态鉴别。2、蛔虫生活史过程及生活史特点。3、蛔虫的致病机制:幼虫致病

8、、成虫致病和常见并发症。4、蛔虫感染的病原诊断,流行因素及防治原则。主要教学要求1、掌握蛔虫成虫与虫卵的形态特征。2、掌握蛔虫生活史、致病及病原学诊断方法。3、了解蛔虫感染的流行因素及防治原则。概述似蚓蛔线虫(AscarislumbricoidesLinnaeus,1758)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