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8564389
大小:481.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9-19
《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潮阳区高三历史质检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潮阳区高三历史质检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考试内容为必修部分
2、三册全部内容。第Ⅰ卷选择题(共75分)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1.史书记载:古罗马士兵使用的刀剑是用熟铁制的,刺到敌人身上立刻弯曲,需放在地上用脚踩平再用。同一时期,我国的刀剑却锐利坚硬。由此我们可以推断()A.战国时期我国已能够造钢剑B.同一时期我国战争更多C.春秋时期我国出现灌钢技术D.春秋时期我国铁质兵器完全取代青铜兵器2.下列历代政治制度措施中,起到限制地方割据势力作用的是:( )①、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设置刺史②、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③、宋太祖派文臣到各地做知州④、明太祖废行省设三司A
3、.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3.假如你生活在唐朝,你最可能做到( )A.临摹己加印的书画 B.欣赏众多的民间风情作品C.借助指南针进行远洋航行D.接触到日趋成熟的书法理论4.《中国科学与文明》一书中写道“现代研究显示,中国早期的官僚政治组织对于科学艺术的发展有强大的推动力。”下列各项中符合上述看法的是A.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 B.章回体裁小说成为明清文学的主流C.郭守敬编成《授时历》 D.黄道婆推广棉纺织技术5.“智者不以无过为喜,人
4、之大德在于改过,作一新人。”王阳明这句话的主要意思是()A.勉励人谨言慎行,避免犯错 B.说明人非圣贤,孰能无过C.指出智者以有过为喜,以重生为荣D.强调知过改过,日新月新的重要性6.19世纪60年代以前,西方人被中国人称为“夷”,而从60年代开始,中国人又将西方人改称为“洋”,这种变化从实质上反映了( ) A.中国人对西方人由鄙视到崇敬的态度变化2007-2008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第一学期质检高三历史试题卷第11页共11页B.中国人对西方的认识随着交往的扩展而正逐步客观化C.中国人已经放弃了“天朝上国”的盲目
5、自大心态D.中国人被迫同化于西方的强势文化之下7、下列关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①、经历了近90年的发展史②、是中国近代社会进步的基础③、始终受到反动政府的阻碍和限制④、外国对华经济侵略对其发展有阻碍和促进的双重作用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8.下图所示纪念章和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义和团运动B.武昌起义C.五四运动D.共产党成立9.全面抗战爆发前后的短时期内,国民政府组织了极大的人力,物力将东南沿岸的部分高校和大量战略物资、工矿企业抢运到了云、
6、贵、川等地。有史学家称其为“东方的敦克尔刻大撤退”。这次“大撤退”最重要的意义在于()A.为持久抗战作出了贡献B.改变了中国的工业布局C.为迁都重庆奠定了基础D.彻底粉碎了日本掠夺中国资源的阴谋10.我国近代社会生活发生巨大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洋装在中国的流行,促成中国服饰的改良,出现中山装和旗袍。B、在西方民主平等思想的影响下,孙中山在广东首创《不缠足会草例》。C、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后,西餐成为一种时尚,流入市镇、进入内地。D、广东潮阳人郑正秋参与导演了中国第一部故事影片《难夫难妻》。11.下列关于
7、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民族区域自治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C.体现了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原则D.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逐步建立起来的12.1958年,《红旗》杂志转引毛泽东的话说:“我们的方针,应该有秩序的把工、农、学、商、兵组成为一个大公社,从而构成我国社会的基本单位。”这反映出当时党和政府()A.要变革生产关系,尽快实现“一五”计划的指标 B.要加强民族凝聚力,应对严峻的国际形势C.忽视客观规律,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 20
8、07-2008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第一学期质检高三历史试题卷第11页共11页D.忽视生产力发展水平,片面改革生产关系13.宣传画形象而又浓缩地表现着不同时代的内容和特征,下面是新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宣传画,按照时代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④③①②A.①②③④B.③②④①C.②④③①D.④②①③14.20世纪80年代,使我国农民“离土不离乡,进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