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8545338
大小:194.00 KB
页数:83页
时间:2018-09-18
《徐州市铜山区十二五规划纲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徐州市铜山区十二五规划纲要目录序言1第一章发展成就与发展环境2第一节“十一五”辉煌成就2第二节“十二五”发展环境8第二章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11第一节指导思想11第二节发展目标14第三章构筑现代产业体系17第一节着力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17第二节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22第三节大力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24第四章率先基本建成创新型区28第一节打造科技强区28第二节打造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31第三节打造教育强区35第四节打造人才强区36第五章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37第一节加快建立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37第二节着力推进新型城
2、市化38第三节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40第四节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41第六章优化空间开发与产业布局44第一节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44第二节优化产业布局45第七章建设“两型”社会49第一节积极推进绿色增长49第二节加强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建设50第三节节约利用资源51第四节创建国家级生态区52第五节强化环境监管53第八章增进民生幸福55第一节促进就业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55第二节优化收入分配格局56第三节完善社会保障体系57第四节加快发展文体事业58第五节完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59第六节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60第九章深化改革
3、开放62第一节进一步深化改革62第二节推进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66第十章加强规划保障68第一节加强政策调节68第二节建立健全规划体系72第三节落实重大项目73第四节完善规划实施机制75序言“十二五”时期(2011—2015年),是铜山撤县建区后的第一个五年,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筑和谐铜山的重要时期,是全面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发展创新型经济的攻坚时期,是全面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并向实现基本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根据《中共徐州市铜山区委关于制定铜山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铜山区国民经济
4、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本规划立足“推进跨越发展、建设美好铜山”的战略要求,阐明“十二五”时期发展目标、发展任务、发展重点和政策取向,是今后五年铜山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和全区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79—第一章发展成就与发展环境第一节“十一五”辉煌成就“十一五”时期,在原铜山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紧紧围绕科学发展、率先发展、跨越发展,全面实施科教兴区、经济国际化、城市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积极增创发展新优势,圆满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过去的
5、五年,是铜山发展史上经历挑战、经受考验最多的五年,是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突破、综合实力提升最快的五年,是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主要经济指标提档进位,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2010年,全区GDP突破420亿元(预计,下同),是2005年的3倍,人均GDP超3.4万元,是2005年的2.6倍,实现五年超额翻一番;完成财政总收入超过67亿元、一般预算收入超过27亿元,分别是2005年的5.8倍和5.1倍,实现五年超额翻两番;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15—79—亿元,是2005年的4.2倍
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80亿元,是2005年的2.5倍。主要经济指标增幅连续五年高于省、市平均水平,实现了“总量进苏南、均量进苏中、苏北第一、全省领先”目标。连续4年跻身全国县域经济竞争力百强县,2010年位列第66位,比2005年提升39位,成为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和中国最具区域带动力中小城市百强,即将在苏北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经济社会发展继续领跑苏北。——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成效显著。2010年,全区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分别为8%、56.2%和35.8%,与2005年相
7、比,第一产业占比下降了10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占比增加了5.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比提高了4.8个百分点。工业强劲发展。以铜山经济开发区等工业园区建设为载体,食品、工程机械、冶金、车辆制造、电子电器、能源、玻璃等主导产业发展迅猛,主导产业集聚度、项目进园区率和亿元以上大项目占比均超过80%,美驰车桥、爱斯科耐磨件、约翰迪尔、肯纳金属等世界500强企业落户铜山,主导产业和龙头企业核心竞争力明显增强,被授予“中国工程机械之都”、“中国产业发展能力百强县”称号。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超过1200亿元、规模以上企业发
8、展到726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300亿元、实际到账注册外资10000万美元,分别比2005年提高了490%、330%、170%和170%。服务业明显提速。2010年全区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53亿元,占GDP比重提高到35.8%,五年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服务业企业由2006年的24—79—家发展到109家,且规模扩大,带动性增强。淮海国际采购城、矿大科教配套区建设前期工作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