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8540886
大小:609.5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8-09-18
《基于路基cfg桩的软土路基处治方法研究 - 副本》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基于CFG桩的软土路基处治方法研究目录1绪论31.1前言31.2国内外研究现状(软土路基改进方法种类)41.2.1国外软土路基处理中常用方法41.2.3CFG桩的研究现状71.3论文主要工作安排82.CFG桩理论研究92.1CFG桩复合地基机理92.2CFG桩复合地基的计算理论92.3软土路基中的新型CFG桩板结构10五结论与展望185.1结论18致谢19摘要随着我国高等级公路的迅速发展软土路基要处理不当会使路基失稳或沉陷,因此针对不同地段的软土路基要因地制宜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法。作为新工艺的CFG桩法在当下被广
2、泛使用。CFG桩是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ementFlashGravePile)的简称。是碎石桩经过改良后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桩体,是由碎石石屑粉煤灰掺适量水泥加水拌合,由各种成桩机械制成的强度等级C5~C25的桩,它具有承载力提高幅度大沉降变形小沉降稳定快工程造低廉,可节省投资30%-40%,施工速度快,工期短,质量比较容易控制的特点。本文主要对以下几个方面技术进行研究﹕一介绍CFG桩相关理论原理现状;二CFG桩法理论及相关技术探讨及计算公式等﹔三详细介绍CFG桩处理软土路基的施工方法及与碎石桩比较﹔四CFG桩在
3、工程中的实例(实际应用)。软土路基处理中CFG桩法使地基承载能力得到提高,缩短工期,防止路基出现崩塌失稳增加填土工程量的现象。关键词:软土路基失稳或沉陷CFG桩施工方法1绪论1.1前言我国公路行业规范对软土地基定义是指强度低,压缩量较高的软弱土层,多数含有一定的有机物质。日本高等级公路设计规范将其定义为主要有粘土和粉土等细微颗粒含量多的松软土,孔隙大的有机质土,泥炭土以及松散砂的土层构成。地下水位高,其上的填方及构造物稳定性差且发生沉降的地基。日本规范还对软土地基做了分类,提出了类型概略标准。软土的成因一般认为
4、是由于地四纪后期地表水所形成的沉淀物质,多分布在海滨,湖滨,河滨,河流沿岸等地势低洼地带,地表常年潮湿或积水。所以地表往往有大量喜水植物,由于这些植物生长和死亡,使软土中含有较多的有机物,软土路基的处理目的是提高该公路路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在公路整理施工中,路基往往是最薄弱最不稳定的环节,路基在多次重复荷载作用下,所长生的累计永久下沉。软土的处理具有一定的意义1.对软土地基进行改造和加固,改善地基土的剪切特性,压缩特性,渗透特性动力。2.提高软土地基的强度和稳定性,减小低级压缩性减少沉降及不均匀沉降。3.提高
5、地震时软土地基的震动液化,消除区域土的湿陷性,不均匀沉降。4.软土地基经过处理后,防止倒塌下沉倾斜等恶性事故的发生,确保上部基础和结构的使用安全和耐久性。路基沉降是公路建设和使用过程中常见的病害之一,多年来,由于对路基沉降的原因和机理没有足够的了解和深刻的研究,只是在公路建设中存在桥头跳车,路基沉陷等。许多软土路基处理工程除了要求满足地基承载力沉降和不均匀沉降不超过极限的要求外,还要求工程竣工后能以较快的固结速率尽快稳定沉降,以达到尽早使用尽早后期工程的修筑。在软土路基改造上应控制沉降与不均匀沉降。1.2国内外
6、研究现状(软土路基改进方法种类)1.2.1国外软土路基处理中常用方法纵观公路整体修筑中路基的好坏直接影响上部结构的稳定性,而在路基施工中软土路基是公路路基病害之一,因此国内外在处理软土路基中各有建树。以下是国外软土路基处理中的常用方法。1.使用土工织物法处理软基。土工织物处理浅层软基是把土工织物敷设在软基上,用以确保施工机械的可行驶性,同时通过均等承受填方荷载。减少地基的局部下沉和侧向位移,进而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土工织物处理深层软基采用桩网施工法。是把木桩打入软基,然后用钢筋将木桩顶部连成网格状,在其上敷设土工
7、织物并进行填方。由于填方荷载的大部分有桩群承受,而且土工织物能防止填方材料压入地基中,因而减少了填方的滑塌破坏和沉降量。如图1.1图1.1土工织物法处理软基2深层拌合法处理软基。该法是将石灰或水泥等固化材料拌入软土地基中,使其形成加固的柱体,因而可以早期获得较高的强度,该法抗地基下沉和变形的能力大,可以大大提高路堤的稳定性和减少沉降。如图1.2图1.2深层拌合法处理软基3注入化学药剂法处理软基。注入化学药剂法是把水玻璃系药剂注入软基,使其形成固结土,增加地基的强度。最近还研制出了以无公害的、经济的二氧化碳气体、
8、水玻璃气液反应砂浆等药剂。之人化学药剂法可作为永久的软基加固措施而得以广泛应用。4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处理软基。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是真空预压与堆载预压联合工法。该法特点是土体固结加快、强度相应提高,可加快填土速度、缩短工期,而不致在施工时路堤发生滑移。该法1952年由瑞典杰尔曼教授提出,80年代我国交通部一航局科研所、南京水利科研院等单位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使该项技术日趋完善。如图1.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