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史料教学对比研究

中英史料教学对比研究

ID:18509880

大小:68.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9-18

上传者:xinshengwencai
中英史料教学对比研究_第1页
中英史料教学对比研究_第2页
中英史料教学对比研究_第3页
中英史料教学对比研究_第4页
中英史料教学对比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英史料教学对比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中英两国史料教学比较研究摘要:随着中学历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史料教学已日益受到国内外历史教师的重视。英国是最早提出史料教学的国家,经过数十年的发展,英国的历史教育改革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正是史料教学,使英国的历史教育摆脱了当时的“历史课的危机”,走向成功。在英国中学的历史教育中,史料教学已经成为主流。本文从中英两国的史料教学相关的课程标准和实践情况着手,探讨两国在史料教学中的异同点以及对我国史料教学的启示,以期对我国史料教学深入研究有所裨益。关键词:中学历史;史料教学;中英;启示一、史料和史料教学梁启超谓:“史料者何?过去人类思想行事所留之痕迹,有证据传留至今日者也”史料是构成历史的材料,是历史研究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历史教学和编撰历史教科书的的必要条件。所谓史料教学,即注重史料的选择、甄别、分析、判断与运用,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身的探究活动来探讨历史问题,习得并掌握一定的历史研究方法,形成一定的历史观和价值观。史料的运用之所以在历史教学中受到广泛的重视,主要在于它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读史兴趣,增加历史的可读性和可信性,更能通过史料教学,使学生学会全面、客观的观察历史,辩证、发展的分析历史。促进其历史思维能力、探究精神以及现代公民意识的养成。自90年代初,史料教学在我国已经引起广泛关注。国内已经有大量学者出版过史料教学的著作或发表过相关论文,涉及面包括介绍史料教学在其他国家的发展情况,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功能,史料教学在实践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史料教学有效性等各个方面。然而关于史料教学在发达国家和我国运用情况的比较方面的文章并不多见。李稚勇教授先后于2010年和2012年发表了《论英国中学历史课的史料教学》注释:李稚勇:《论英国中学历史课的史料教学》,《教育科学研究》,2010年第1期。、《中美英中学历史课史料教学比较研究》李稚勇:《中英美中学历史课史料教学比较研究》,《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第2期。两篇文章,就英国中学历史课程标准、史料教学方法和特点做了介绍和比较,但仅在宏观层面进行对比,并未提到具体的可借鉴之处;陈新民在2000年左右发表过两篇介绍英国史料教学经验及启示的文章陈新民:《英国历史教学中的史料教学》,《学科教育》2001年第08期;《英国历史教学中史料教学的经验及启示》,《历史教学》2002年第11期。,然而据今已是十年之久,对实际教学中的参考价值有限。二、“做历史学家”的英国史料教学1970年前后,英国出现了历史科的危机。据一项调查显示,英国历史科教育表现堪忧。被调查的近万名学生多半感到历史科没有什么重要性,而且是非常无趣的一科。学生对历史科的典型印象是:“他们(教师)就是不断地教下去,把类似的事情一次又一次地重复。我们就是把历史问题的答案记下来,没有讨论,就是去找那些答案,上课就是抄笔记。”针对这种情况,英国的“学校委员会历史课计划13-16”提出“新历史科”理念并推广相应的教材。“新历史科”即是6 将史料证据引入课堂,让学生接触史料、判别史料、重建历史,通过开展“做历史学家”的活动,让学生认识并掌握历史学的方法逻辑并构建历史知识。新历史科主张课程设计要让学生乐于从史料中进行探究,教材开发应强调运用史料证据。在此之前,史料在历史教学中也有运用,但是仅作为一种引证用来激发学生兴趣或者证明教材观点。而目前在我过的历史教学实践中,史料正是起到这种作用。英国于1991年颁布了该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历史科国家课程标准,标准确立后在维持原有系统的基础上又进行过数次修订。该历史课程标准都坚持以成就目标体系而不是课程内容体系为基本构架,成就目标体系不断变革、日趋完善,已成为一个完整的目标系统。该体系包括核心概念和关键进程两大类,核心概念为学习历史打下基础,而关键进程是历史学习的基础过程,其中包含着基本技能的学习。学生必须经历这些过程,并学会这些技能。下文为关键进程的要求:1、历史探究包括对不同类型的历史问题和议题进行探究。学生应设计和提炼出自己的问题进行学术研究,提出自己的假设,选择并用证据来形成、证明自己的结论。批判性的思考历史问题和历史争议。2、证据的使用有关“过去”的知识是建立在以史料为证据的基础之上的。学生应该甄别、选择并使用史料(包括文本史料、视觉史料、口述史料、遗址等)。通过对史料的出处、用途和语言文字的研究来评估他的价值和可靠性;评价史料的使用,以便形成合理的结论。3、历史的交流学生在会议、选择、分类和组织历史信息,正确使用历史术语,语言文字,并采用良好的叙述结构来对过去进行解释和描绘时,他们的听、说、写的技能就会得到发展。--英国历史科国家课程标准第三阶段成就目标体系(11—14岁),2008年其中,“关键进程”中“证据的使用”,明确提出所有的历史知识的建立在史料的基础知识的。也就是说,离开了史料,就不存在历史知识。而“历史探究中”也要求学生对历史问题进行探究和批判思考。这些学习活动都必须依赖史料的学习和运用。为了迎合“新历史科”和课程标准的要求,英国的中学历史教科书的编撰也出现了新变化。21世纪初剑桥大学出版的中学历史教科书,包含大量的、各种各样的史料,有文字史料、图片资料、历史地图和统计表等,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等各个领域,史料部分几乎占据全书的一半版画。同时期牛津大学出版的中学历史教科书,也有大量的、丰富多彩的图片资料,包括历史照片、历史图画、历史地图等,也几乎占据了全书的一半版面。这样的教科书,为史料教学奠定了坚实的教材基础。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英国教师运用史料的方法是灵活多样的。从低年级开始,历史教师就非常注重学生历史证据意识的培养,通过参观历史遗迹、博物馆等活动让学生感知身边的历史,意识到周围就存在有历史的证据。例如:在英国,15岁的学生就能够用背景知识和考古证据来制作一个定居部落的模型、6 或者运用它的建筑知识来解释一个教堂的修建和扩建的年代。在中学历史课程中,学生需要通过学习鉴别和阐释相关的史料证据;联系不同的证据并认识到它们之间可能有的矛盾;识别史料中所含的意义可能是什么,以及能否充分支持一个结论;评估证据的可信性,如是否带有偏见;根据资料作出判断或提出“说法”;联系相关的史料证据以推证所提出的判断和“说法”等等。并要求学生将自己的学习成果撰写成小论文。为了使学生获得这些处理证据的方法,教师在实际教学时所采用的主要方式大致有:1.展现叙述与证据之间的关系。常见的提问形式是:“在这段资料中可以得到什么祥的证据来说明(某个问题)”。2.鼓励学生去分析史料的内容,从中引出推论,说明自己的观点,以及支持此观点的证据,而不是让他们只是去重复或摘要史料的内容。3.时常要求学生针对不同材料的证据.就内容和可信度作比较。4.明确针对相互冲突的证据进行讨论。5.对同一事件之不同的历史论述加以比较。6.选出一个主题,给予学生多段来源不同的材料,让他们自己去对照整理,并且解释其中的差异,进而形成他们自己的推演。找出自己的结论。7.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眼光去找出史料中带来的问题,并用他自己的方式处理。--陈冠华:《英国中学历史教育改革》陈冠华:《英国中学历史教育改革》,龙腾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台湾,2001年。参考文献:[1]朱煜:《历史课程与教学论》,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2]姚锦祥:《课程标准案例式导读与学习内容要点》,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3]李稚勇:《论英国中学历史课的史料教学》,《教育科学研究》2010年第1期。[4]李稚勇:《中英美中学历史课史料教学比较研究》,《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第2期。[5]陈新民:《英国历史教学中的史料教学》,《学科教育》2001年第08期。[6]陈新民:《英国历史教学中史料教学的经验及启示》,《历史教学》2002年第11期。[7]朱煜:《论史料教学》,《中学历史教学参考》1999年第1期。[8]尚伦岳:《新课改中史料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和意义》,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9]孙亮:《澳大利亚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史料教学》,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硕士论文。[10]李红梅《试论史料的历史教学应用》,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硕士论文。[11]宋玮《中美中学史料教学的比较研究》,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12]C.Counsel.“TeachingHistory”,HistoryToday,NOV.1999。[13]教育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2011年版。可见,在史料的学习和运用过程中,鼓励学生自己做出对历史问题的判断和解释。学生不仅需要具备相关的背景知识,还需要掌握一些评价证据,以及如何把证据放置于具体的历史背景中进行检验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获得像史学家运用史料的一些重要观念和思想,这对学生认识历史和现实是很有帮助的。三、“史论结合”的中国史料教学我国也有重视史料教学的传统。20世纪80年代开展了以变革历史课堂教学方式方法(包括教学手段)为主的教育改革,在其中就出现了史料教学的方式方法。进入21世纪,随着历史课程改革在全国范围内的普遍开展,史料教学已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了解和运用。例如,2004年夏,中国教育学会历史教学专业委员会在黄山举办全国高中历史教师教学竞赛,一位教师执教了一节关于辛亥革命的课,课堂上这位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提供给学生大量史料,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给在场的学生与听课教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今,在历史课程改革深入推进的大环境中,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教学理念,史料教学的重要性变得越来越突出。从课堂教学的角度看,历史新课程实践中涌现出来的许多优秀课例,无不强烈地体现着史料教学的特色。换句话说,要上一节既体现历史新课程的理念,又落实新课标要求的有特色的历史课,如果不在史料选取、史料运用和史料分析解读上下些功夫,恐怕就难以很好地完成这一任务。史料教学已成为我国历史课堂教学的发展趋势。在《2011年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的“知识与能力”和“过程与方法”6 部分都强调了史料的重要性。3.了解多种历史呈现方式,包括文献材料、图片、图表、实物、遗址、遗迹、影像、口述以及历史文学作品等,提高历史的阅读能力和观察能力,形成符合当时历史条件的一定的历史情景想象4.初步学会从多种渠道获取历史信息,了解以历史材料为依据来解释历史的重要性;初步形成重证据的历史意识和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逐步提高对历史的理解能力,初步学会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知识与能力3.在了解历史事实的基础上,逐步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初步理解历史问题的价值和意义,并尝试体验探究历史问题的过程,通过搜集资料、掌握证据和独立思考,初步学会对历史事物进行分析和评价,并在探究历史的过程中尝试反思历史,汲取历史的经验教训。4.逐步掌握学习历史的一些基本方法,包括计算历史年代的方法、回读教科书及有关历史读物的方法、识别和运用历史地图和图表的方法、查找和收集历史信息的途径和方法、运用材料具体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等。--过程与方法鉴于此,新版历史教科书尤其重视对史料的直接引用和应用,而不再把他们作为教学内容中可有可无的附属物或者补充性论证材料,而是把史料作为历史教学中一项重要的材料加以运用。同英国一样,我国教科书中史料的类型非常广泛,包括文献与文字资料、实物、图片、照片、纪录片、建筑物与历史遗迹等,其中既有第一手史料,也包含加工过的材料。教科书中引用的史料是经过精心筛选的,教师只需引导学生从史料本身的演习中去挖掘有效的历史信息,以此来建构学生自己对历史的认识。很明显,新的课程标准非常强调史料的应用和学生的分析、批判思维能力的培养。事实上,史料教学已经渗透到中学历史教学的各个方面,从课前提示一直到教学评价。教学的实际操作过程中教师也使用了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如:1、观看历史相关影片。2、利用博物馆和历史文化遗址教学。3、引入典型史料,设疑并形成学习诱因。4、设置独立的学习项目,在理解事实的基础上认识史料的价值。5、从史料探究中形成一定的唯物史观和判断、推理的逻辑思维能力。其具体步骤是:师生首先确定探究问题—形成假设—师生共同收集史料—分析和解释信息资料来严重假设或者形成解释—学生互相交流和验证其解释—得出结论。四、中英史料教学对比及启示英国作为最早发起史料教学的国家,在相关的理论和具体实践中都已发展的十分成熟。我国在引进该教学方法时也充分学习了英国及其他国家的成功之处。二者有很多共同点,归纳如下:1、两国的中学史料教学都有着一个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随着历史课程改革的推进,史料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这一点从国家课程标准的设置,以及具体的教学实践中都能体现出来。史料教学已成为中学历史教学的发展大趋势。英国的史料教学始于20世纪初,在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历史教育改革中占据重要地位。在我国20世纪80年代出现了史料教学,进入216 世纪随着课改的深入,史料教学已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运用。2、中英两国的中学史料教学都有着自身的历史观与教育观,都承载着各自的公民价值观教育的任务。3、史料教学形式内容的丰富多样。在具体的实践中,都重视由浅而深的教学、开展的历史课外活动、小论文的撰写、引入教学评价等等。4、都承载着在历史学科中培养学生的分析、批判、创新思维能力的重任。两国的史料教学中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1、历史观和教育观的差异。英国中学贯彻西方史学的历史观与方法论,如近代的兰克学派、现代的年鉴学派和批判的历史哲学派等。而我国始终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英国从本国社会的价值体系出发,强调史料教学与公民价值观、道德教育紧密结合。我国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出发,强调史料教学与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相结合,强调爱国主义、民族精神和多元文化等的价值观教育。2、史料资源利用的差异。在教学实践中,英国中学往往具有完善的图书资源和网络资源,提供准确而丰富的史料资源。而我国中学教学中的史料一般来源于教材,而教师自己准备的史料却又在准确性方面有待商榷。3、实践中的差异。经过在课程标准中两国都非常重视史料教学,然而落实到教材上,英国教材中史料教学的比重远多于我国教材。英国在多年的教学经验中,已经形成了完善的史料教学模式和方法。在我国,因为发展时间较短,加之教师素养参差不齐,在教学中史料的利用情况也有较大差距。另外,因为“高考指挥棒”的作用,史料教学往往流于表面,出现了“授人以鱼”的不良做法,这是需要警醒并加以改进的。4、在培养学生的批判、创新思维方面,英国教学中教师会有意识的将学术界有争议的议题带入课堂中,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分析材料形成自己的独立观点并撰写成小论文。而我国教学中,教师会多会有意识的选择史料,以期所有同学达成一致见解,大大削弱了史料教学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功能。通过对两国史料教学情况的对比,我们可以得出几点关于教学改革的启示:1、课程资源方面,要结合国外史料教学的优秀经验,相应地增加史料在教材中的比重,使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里接触大量的史料,对历史的来源形成比较客观的认识;在经济发达地区率先开发史料教学的图书资源,加大对建设图书馆的投资并完善历史网络课程资源,为教学的开展提供课程的保障。历史学科门户网站“中学历史教学园地”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官方也应加强这方面的投入;应加大历史博物馆和历史遗迹对学生的开放度,让学生比较直按地按触历史,感知历史,从小能够对历史形成比较直观的认识;2、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有意识地传授学生一些分析和探究史料的方法。长期以来,历史教学侧重于传授具体的历史知识,没有把历史认识的方法看作是历史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学生需要掌握一些分析史料的方法,例如:鉴定真伪、判断史料是否有用、比较不同来源的史料、判断史料中的矛盾和偏见成分等等。史料教学的目的在于师生用探究的方式运用史料,让学生懂得如何鉴别和阐释相关的证据;鼓励学生分析史料的内容,从中推论,说明自己的观点以及支持此观点的证据;让学生用自己的眼光去找出史料中的问题,并用自己的方式处理史料等,从而认识历史的本质,理解历史,进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6 3、教师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之一,要转变教学观念,努力扩展相应的学科知识,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科学的教学方法,切实做好史料教学的实践者。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历史证据意识。4、切实改变目前单一的评价模式,给史料教学的实施提供有力的支持。因为中考和高考中已引入史料分析类型的题目,部分地区出现了极端的“题海战术”的做法,大量的史料非但没有扩大学生的视野,培养出批判和独立思考能力,反而加重了学业负担。只有从根本上改变目前的高考这种单一的评价模式,史料教学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之功效。6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