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讲义1法律基础知识

经济法讲义1法律基础知识

ID:18489570

大小:176.00 KB

页数:27页

时间:2018-09-18

经济法讲义1法律基础知识_第1页
经济法讲义1法律基础知识_第2页
经济法讲义1法律基础知识_第3页
经济法讲义1法律基础知识_第4页
经济法讲义1法律基础知识_第5页
资源描述:

《经济法讲义1法律基础知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经济法1法律基础知识1.法的概念及其特征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以权利、义务为内容,反映由特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以确认、保护和发展对统治阶级有利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为目的的行为规范体系。2.法律体系(1)法的层级:宪法、法律、法规(行政+地方)、规章(部门+地方)l广义:法的整体,包括法律、司法解释、行政部门规范性文件l狭义:人大立法(2)法的部门(3)法的体系:一个国家法律规范的统一、区别、内在的联系和协调一致性法系:根据各国法律的特点和历史传统的外部特征,

2、对法律进行的分类3.法律关系(1)概念根据法律规范产生的,以主体间的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社会关系l注意法律关系与其他社会关系的区别【例题】(1)下列哪种情形成立法律关系?A.甲与乙约定某日商谈合作开发房地产事宜B.甲对乙说:如果你考上研究生,我就嫁给你C.甲不知乙不胜酒力而极力劝酒,致乙酒精中毒住院治疗D.甲应同事乙之邀前往某水库游泳,因抽筋溺水身亡(2)甲、乙在火车上相识,甲怕自己到站时未醒,请求乙在A27站唤醒自己下车,乙欣然同意。火车到达A站时,甲沉睡,乙也未醒。甲未能在A站及时下车,为此支出

3、了额外费用。甲要求乙赔偿损失。对此,应如何处理?【辨析】法律关系是体现权利义务内容,并由法律规范加以调整的关系。其他社会关系,如道义关系、情谊关系、礼仪关系等,不体现权利义务内容,不由法律规范加以调整,而属于道德调整范畴。(2)构成要素l主体法律关系中权利的享有者和义务的承担者,包括自然人、法人、个体工商户、农村承包经营户、合伙组织、其他组织。国家在特殊情况下也可以成为法律主体。自然人和法人要成为法律关系主体,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就必须具有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权利能力:法律所赋予的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

4、的资格行为能力:能够以自己的行为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能力自然人的权利能力A.自然人的权利能力始于出生。因出生这一自然事实的完成,自然人当然取得权利能力,而无需履行任何法定手续。l出生时间的认定。自然人出生的时间以户籍证明为准。没有户籍证明的,以医院出具的出生证明为准。没有医院证明的,参照其他有关证明认定。l胎儿利益的保护。一是对胎儿应继份额的保护;二是对胎儿健康利益的保护l权利能力的开始与年龄的关系:基本原则——自然人的权利能力始于出生,与自然人的年龄没有关系;例外——自然人的某些权利能力不是始于

5、出生,而是要达到一定年龄以后才能享有。例如,自然人结婚的权利能力、劳动的权利能力,就必须达到法定的年龄才能享有。27B.自然人的权利能力终于死亡l生理死亡(以死亡证上记载的死亡时间为准)l宣告死亡(以人民法院宣告死亡的日期为准)l自然人的权利能力非依法律规定不能受限或剥夺l我国司法实践中,对死者名誉的保护,不是基于死者是法律主体、享有权利能力,而是基于死者遗族利益的考虑。因此,不法侵害死者人格或遗骨的行为,死者的近亲属可以主张损害赔偿请求权。【例题】作家岳某是岳飞的后裔,其著有《大卖国贼秦桧》一书

6、。秦某是秦桧的后裔,他通过研究认为,秦桧在历史上属于很有才气的宰相,并未做有损国家之事。秦某向法院起诉,请求判决岳某侵犯秦桧的名誉权,并要求精神损害赔偿,应否支持?l客体法律关系主体享有的权利义务所共同指向的对象,包括各种物质利益和非物质利益。具体包括:物(可支配的)、行为(作为+不作为)、智力成果、人格利益。(3)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终止:法律事实法律规范所规定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终止的客观情况l事件:与当事人意志无关a.出生和死亡b.自然灾害、意外事件c.时间的经过l行为:与当

7、事人意志有关a.法律行为,以行为人意思表示为要素b.事实行为,与行为人意思表示无关意思表示:法律主体将设立、变更、终止法律关系的内心意思以一定的方式显现于外部的行为。【例题】下列哪些情形构成意思表示?A.甲对乙说:我儿子如果考上重点大学,我一定请你喝酒B.潘某在寻物启示中称,愿向送还失物者付酬金500元27C.孙某临终前在日记中写道:若离人世,愿将个人藏书赠与好友汪某D.何某向一台自动售货机投币购买饮料(4)法律关系的保护公力救济:诉讼自力救济:自卫(正当防卫+紧急避险)、自助(扣留)l自力救济易

8、演变为侵权行为,故适用条件较为严格1.法律行为法律主体所做出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和终止、以意思表示为核心要素的行为(1)实质有效要件l行为人具有“相应的”行为能力自然人的行为能力完全行为能力:18周岁以上成年人,16-18周岁“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者限制行为能力:10周岁以上未成年人,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无行为能力: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完全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第一,无行为能力人的行为效力。其规则如下:A.接受报酬、赠与、奖励的行为有效B.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