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第6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教案

初一第6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教案

ID:18457311

大小:56.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9-18

初一第6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教案_第1页
初一第6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教案_第2页
初一第6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教案_第3页
初一第6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教案_第4页
初一第6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初一第6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春秋”“战国”名称的由来和分期。2.掌握春秋战国时期周天子地位的衰落和主要霸主。3.了解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争霸的过程和各国为争取主动而进行的改革。4.掌握战国七雄的概念和七国之间发生的主要战争如: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等。能力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分析春秋战国两个时期战争性质的不同,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2.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逐步认识春秋战国两个历史时期的内涵,从而培养学生透过历史现象看本质的能力。3.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纷争,实际上是政

2、治、经济、军事综合实力的较量,革故鼎新,才能富国强兵。培养学生在比较中认识历史的能力。4.通过对春秋争霸和战国兼并战争的评价,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德育目标通过对齐桓公、晋文公和越王勾践建立霸业过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国兴靠治,人兴靠明确的追求目标、坚韧不拔的毅力。兴人是兴国的关键。教学重点齐、晋称霸。教学难点1.春秋和战国两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内涵。2.春秋争霸战争和战国兼并战争的不同特点及其历史影响。教学方法1.故事导入法。以“烽火戏诸侯”的历史故事导入,一可以引发学生的

3、学习兴趣,二可以交待西周灭亡和东周建立的历史过程。2.讲解法。像“东周”的概念内涵和春秋战国的历史分期。春秋战国两个阶段的历史内涵等内容,都需要教师讲解。3.讨论归纳法。对诸侯国改革措施的作用教师可引导学生讨论。进而归纳齐桓公,晋文公和越王勾践霸主地位确立的方式等可用此法。4.读图画图法。可以让学生在读图的基础上,标出春秋战国主要诸侯国的地理位置和主要战役的地点。培养学生的空间观。5.学生活动。对魏与赵、齐的桂陵之战中的“围魏救赵”等内容,可设计为学生活动,让其明白军事上“攻其所必救”的原理。教具准备1.

4、投影仪。2.《三十六计》VCD光盘。3.春秋战国相关挂图。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语例示]同学们,讲新课之前,我们先讲一个小故事,故事的题目叫《烽火戏诸侯》:西周的最后一个国王是周幽王,周幽王即位时,国势已经衰微。在他即位的第二年,关中发生地震。幽王不顾百姓死活,继续过着享乐的生活。他有一个特别受宠爱的妃子褒姒,很漂亮,但不爱笑。为了让褒姒发笑,幽王绞尽了脑汁。最后,他把目光盯在了骊山顶上的烽火台上。什么是烽火台呢?简单地说,就是古时传信报警的一种建筑。遇到敌情时,白天报警,燃狼粪冒浓烟;黑夜报警,点

5、柴草起火光。浓烟和火光会把敌情很快传遍各地。周幽王为了取悦褒姒,就下令点起烽火。各国诸侯看到烽火升起后,知道京城告急,就急忙率领人马前来救助。周幽王和褒姒看到诸侯在骊山脚下忙乱的情形,感到非常可笑,褒姒终于大笑。谁知这一笑,竟使西周灭亡的日子到来。因周幽王废长立幼,加剧了内部矛盾。被废掉的太子宜臼和其母亲申后要求申侯(指申后的父亲,宜臼的外公)报仇。申侯勾结犬戎进攻镐京。当镐京被围时,周幽王下令再次点起烽火求救,但诸侯都怕上当,谁也不来,犬戎终于攻破镐京,周幽王被杀,西周灭亡。诸侯们立太子宜臼为王,是为周

6、平王。由于西方少数民族势力强盛,平王无法立足,只得迁都洛邑,从此周室衰微。天子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地位。中国历史进入东周时期,东周又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阶段。这一时期社会动乱不安,各种力量变化无常。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分裂时期之一。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具体内容。[板书]一、春秋争霸1.东周的建立和分期[教师讲解]西周灭亡后,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东周又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春秋从公元前770年开始到公元前476年结束,因鲁国编年史《春秋》而得名;战国从公元前475年开始到公元前221年结束,因各诸侯国连年相互

7、争战而得名。从表面上看,春秋和战国都是国家分裂,天下大乱时期。但实际上,两者的内涵是不一样的,大致说来有以下几点,同学们可以记一下,慢慢理解、体会。(1)春秋是礼崩乐坏的时代,战国是礼崩乐坏之后的时代;(2)春秋是由统一走向分裂,战国是由分裂走向统一;(3)春秋是旧的社会秩序乃至观念形态瓦解的时代,战国是新的社会秩序和新的观念形态处于酝酿之过程的时代。下面我解释一下:(1)春秋时期从平王东迁算起,可看作是礼崩乐坏的开始。春秋三百年间,在政治舞台上尽管表现为大国争霸,但历史的实质性内涵则是礼乐文化的逐渐崩坏

8、。三家分晋,田氏代齐。三分公室等事件,可以视为礼乐文化的最后瓦解和新的社会秩序得以产生。虽然这新的社会秩序可能还算不上秩序,但毕竟是以新的面貌取代了旧的礼乐文化。由于这新的社会秩序的不稳定性,又决定了它从产生之日起就在寻求一种新的社会秩序。也可以说,不论是战场上的厮杀,还是以后我们将要讲到的百家争鸣,都可以视为对新的社会秩序的寻求。不同的只是前者为客观效果,后者为主观意图。(2)周代的礼乐文化既是一套严密的等级制度,但同时又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