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_小学四年级_四语下_教案_《四语下第一单元》教案

语文_小学四年级_四语下_教案_《四语下第一单元》教案

ID:18454550

大小:88.50 KB

页数:24页

时间:2018-09-18

上传者:jjuclb
语文_小学四年级_四语下_教案_《四语下第一单元》教案_第1页
语文_小学四年级_四语下_教案_《四语下第一单元》教案_第2页
语文_小学四年级_四语下_教案_《四语下第一单元》教案_第3页
语文_小学四年级_四语下_教案_《四语下第一单元》教案_第4页
语文_小学四年级_四语下_教案_《四语下第一单元》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_小学四年级_四语下_教案_《四语下第一单元》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古诗词三首教学目标:1、认识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洞庭、江南、敬亭山”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3、学习通过看注解、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4、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美的熏陶。教学重难点:1、品味诗句,指导背诵,积累语言。2、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江南山水的特点,激发爱美的情趣。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三课时第一课时一、简介作者导入1、课件出示李白的图片和相关资料。2、交流你印象最深的李白的诗。今天我们就共同来学习他另一个流芳千古的作品《独坐敬亭山》。二、解诗题1、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2、交流自己对课题的理解。敬亭山是一个山名。坐,对坐,意思就是诗人独自对坐在敬亭山。这首诗就是李白独自对坐敬亭山时的所见所感。三、明诗意1、自学古诗(课件出示自学要求)(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自由的诵读古诗,注意古诗的韵味,并划出节奏。(2)、结合字典和下面的注释初步理解诗意,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 (3)、小组就不理解的词语和对诗句的理解在组内进行交流。2、检查自学情况,全班交流。(1)、点名读,纠正读音。(2)、指导读,读出节奏,读出韵味。(3)、课件出示诗句,交流诗意。“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天上几只鸟儿高飞远去,直至无影无踪;寂寥的长空有一片白云,却也不肯停留,慢慢地越飘越远。师小结:从这两句诗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诗句中的哪些字更能表现这种情感呢?“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此时此刻,只有敬亭山和我互相看着,怎么看也不觉得满足。师小结:从这两句诗中,你又感受到了什么呢?(诗人与敬亭山之间的互为知己的感情。)四、悟诗情1、课件出示背景资料,师简介。2、交流从本诗中你体会到了什么?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诵。五、拓展延伸,释放孤寂。1、人山对话:播放背景音乐,课件出示写话练习:李白深情地看着敬亭山,轻轻地对他说道:敬亭山深情地看着李白,轻轻地对他说道:2、组织交流:3、师小结:李白啊,李白,你永不孤愁,因为你拥有,时隔千载的今天我们仍在传承,仍在大声诵读你那不朽的诗篇。背诵《独坐敬亭山》。六、作业1、背诵并默写《独坐敬亭山》2、课后读一读李白其它的作品。 第二课时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秀丽,风景如画。你们看(课件出示洞庭湖的图片)今天老师就带同学们去领略洞庭湖的美景。2、学生交流课外搜集的资料,老师补充。3、师小结:师:洞庭湖的景象非常迷人,从古至今有无数文人墨客被它吸引,写下了许多描写洞庭的美诗佳句。在一千三百多年前,唐朝有位大诗人刘禹锡来到了洞庭湖附近,看到了这样一幅美景,不禁诗兴大发,写下了一首千古传颂的佳作。二、解诗题1、师板书课题,学生读题。2、交流自己对课题的理解。(明月当空的夜晚,诗人经过洞庭湖,记下所见的景象。)三、明诗意1、自学古诗。(课件出示要求)(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自由的诵读古诗,注意古诗的韵味,并划出节奏。(2)、结合字典和下面的注释初步理解诗意,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3)、小组就不理解的词语和对诗句的理解在组内进行交流。2、检查自学情况,全班交流。(1)、点名读,纠正读音。(2)、指导读,读出节奏,读出韵味。(3)、课件出示诗句,交流诗意。“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在月光皎洁的秋夜,洞庭湖的波光和皎洁的月光互为映衬,显得那么和谐、宁静。在月光的映照下,无风的洞庭湖平静得像一面没有打磨过的镜子。“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远远望去,洞庭湖和君山的颜色,就像“白银盘里一青螺”。 (4)、交流本诗中运用的修辞手法,说一说把什么比作什么?四、悟诗情1、简介作者。2、学完这首诗你体会到了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指导学生带着这种情感有节奏,有韵味地读一读。4、练习背诵。五、总结同学们,洞庭湖是我国的名胜,观光旅游的人很多,你们将来有机会一定要到湖南的岳阳市边上去看一看洞庭湖,玩一玩君山,登一登岳阳楼,好好地领略一下祖国的锦绣风光。六、作业背诵并默写《望洞庭》第三课时一、情境导入1、课件出示描写江南的诗句,学生诵读,这两句诗都写了哪个地方的景色?出示: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2、播放江南的图片,学生欣赏,老师简介。3、师:看了这些图片,你想用哪个词或句来表达你心中的感受呢?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在这里为官,江南旖旎的风光给他留下了终身难忘的记忆,回到洛阳12年后,他对江南依然魂牵梦绕,67岁的他写下了千古绝唱《忆江南》。二、解词题1、师板书课题:忆江南2、学生交流对课题的理解。3、简介“词”与“词牌名”。 词与诗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两朵奇葩。词兴起于晚唐,繁荣于宋朝,它的句式有长有短,能比较灵活地反映作者要表达的内容与思维情感。词有不同的“词牌”,如“忆江南”、“西江月”、“渔歌子”、“浣溪纱”等。词牌与音乐曲谱有关,而与词的内容一般没有什么联系,作词者只是依谱填词。三、明词意1、学生自学,课件出示自学要求。(1)、读准字音,读正确、通顺;(2)、边读边看注解,想想白居易忆的是江南的什么?(3)、诗词对比巧识词牌:这首《忆江南》和以前学过的古诗有什么不一样?2、检查自学情况,全班交流。(1)、点名读,齐读,纠正读音。(注意“谙”和“音”的读法)(2)、交流自己的理解。四、品词句,悟词情。师:说一说白居易忆的是江南的什么?(一)忆江南之美景1、赏析“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1)指名读。说说这两句话的意思。理解“胜”和“蓝”的意思。(2)围绕“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把词句还原成画面。(3)看到这么美的画面,你的脑子里浮现出了哪些词语?(4)学生结合想象诵读。(5)体会江花和春水就这样互相映衬的美。男女生合作读。(6)春天的景物很多,但诗人只抓住了两种最有代表性的景物,两种对比最强烈的颜色,把一个亮丽、美妙的江南的春天展现在我们的眼前。体会词句的对仗美。2、江南的这些风景诗人曾经是多么熟悉啊!教学“风景旧曾谙”。(1)哪个字是熟悉的意思?“曾”呢?(2)理解“旧”的意思。简单渗透背景。理解“风景旧曾谙”。3、除了江花、江水,还有什么风景词人也是那样的熟悉? 4、这许许多多的景物,用语言又怎能描述得尽?所有的赞叹都浓缩成简单的三个字——江南好。师引读全词。5、赏析反问句“能不忆江南“?从这个反问句中你还体会到了什么?理解读。(二)忆江南之故人1、诗人忆的仅仅是江南的景吗?出示资料,创设情境。2、诗人忆的还有江南的什么?板书:景人)3、千言万语道不尽诗人对江南人的留恋和怀念,只浓缩成最最朴素的三个字——江南好!4、一首《忆江南》,寥寥27个字,却一唱三叹,字字浸满了诗人对江南景、人深深眷恋的情。走进诗人的内心深处,深情诵读全词。(配乐)5、闭上眼睛,让我们沉浸在这美好的回忆里。(背诵)(三)忆江南之往事1、江南为官虽然只有短短的三年,但值得回忆的事情却太多太多,我们刚才学的只是《忆江南》其一,还有其二、其三!其二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其三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2、迁移学法:我们分组学习这两首词,用刚才学习第一首词的方法来自学。3、指读。4、从这两首词中你看出了词人还忆江南的什么?5、何日又去月中寻桂?何日重到钱塘看潮?何日再品那醉人的美酒?何日再赏吴娃优美的舞姿?——(引读)江南忆,最忆是杭州——江南忆,其次忆吴宫——(生接读)6、那抹不掉、忘不了的江南情啊!诵读三首词。五、作业背诵《忆江南》 2桂林山水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玩赏、无瑕、扩散、攀登、泰山、骆驼、屏障、波澜壮阔、水平如镜、峰峦雄伟、红叶似火、拔地而起、奇峰罗列、形态万千、色彩明丽、危峰兀立、连绵不断”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全文。3、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好,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感情。4、了解作者的语言表达特点,模仿课文例段,学习用相同的句式写一段话。教学重难点:1、体会排比句式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初步认识分号。2、感受桂林山水独特的风景,感受大自然的美,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1、同学们,在上节课中我们领略了我国江南的美景。这节课我们一起到我国的南部去看一看,那里有一处很著名的自然景观,你知道在哪里吗?广西“桂林”,是啊!桂林的自然风光很美,一起来欣赏桂林的自然风光吧!(出示课件)2、刚才看了图片,谁来说一说桂林最美的是什么?是“山和水”。(板书课题)是啊!桂林的山水是很美。那么,课文是怎样评价桂林山水的?找出来读一读。“甲天下”是什么意思?(天下第一)桂林山水天下第一,那将是多么美的景象啊,让我们和作者一起荡舟漓江,去观赏名甲天下的桂林山水吧。二、检查预习情况。1、检查生字学习情况。2、检查对新词的学习及理解情况。(课件出示词语)三、初读课文,整体把握,理清结构。1、按要求自由阅读课文。(课件出示要求) (1)、文章是怎样写桂林的山水的?(2)、课文是怎样围绕题目来写的,用一个句子说出每个自然段的大意?2、全班交流自学情况。(1)、文章是怎样写的,主要写什么?先写“水”再写“山”最后写“山水相融”(2)、课文是怎样围绕题目来写的,用一个句子说出每个自然段的大意?3、小组讨论(1)题目和内容有什么关系?课文内容紧紧围绕题目中桂林的“山”和“水”来写。(板书:山水)(2)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怎样的结构形式三、细读课文,品味文字,积累语言(一)、学习第2自然段。师:文章的重点部分就是第二大段——分述这部分,刚才有同学说它讲述了桂林山水的特点。谁能来简单地概括:漓江的水和桂林的山分别有什么特点? 学生交流师:作者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大概是有意而为之,分别用三个字来概括漓江水和桂林山的特点,用得那么精当,让我们读起来清晰、明了,甚至可以说过目不忘。我们先来读读第二自然段,感受一下漓江的水的特点1、指名一人读第二自然段)2、品读作者怎么写出漓江水与众不同的“静、清、绿”?(出示课件)特点之一“静”。课文用“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从感觉上突出了漓江水的“静”。(1)、作者在讲漓江水静的时候,说“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它到底是不是在流动呢?(2)、师:你能够从课文中找到依据来证明你的想法吗?特点之二“清”。课文用“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从视觉上突出了漓江水的“清”。(1)、作者在谈到漓江水清的时候,说“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假设是你站在这漓江的游船上,你还可以看见什么呢? (2)、你能不能也用作者这样的表达句式来说?(出示: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特点之三“绿”。课文用“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这一形象的比喻,从色彩和品质上突出了漓江水的“绿”和“纯”。 (1)、理解“无瑕”的意思?(2)、师:请你们观察,这个“瑕”字是王字旁,王字旁的字通常和宝贝有关系。这漓江的水啊,在作者的眼里就像一块宝玉一样,绿得晶莹、绿得圆润。谁能读出这种美?(指名有感情地朗读)3、师:谁能够把漓江水三个特点连起来读?让我们随着你的朗读去感受漓江的美。(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注意几个“啊”的读音。读出漓江水的静、清、绿,读出对漓江水的喜爱之情。4、引导学生观察“漓江的……漓江的……漓江的……”这个句式的特点和认识排比的修辞手法。指导分号的用法和书写。5、总结学习方法:体会特点,感悟写法,感情朗读,想象仿写。四、课堂小结:五、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新词。抄写描写水特点的句子。2、仿照作者描写漓江水的特点的句子写一个排比句。3、预习课文第3、4自然段,背诵1、2自然段。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导语: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作者描写漓江水的特点。谁来说一说它的特点是怎样的,在写法上是采用了怎样的表达方法。(指名说。)2、点名背诵1、2自然段二、精读课文,感悟“山”的特点及方法。1、导语:刚才我们复习了有关作者描写漓江水的特点,那么桂林的山还记得又是怎样的吗?板书:奇秀险 2、让我们再来走近桂林的山。看看作者是怎样描写它的“奇”“秀”“险”的。(生自由朗读第三自然段)3、探究学习。特点之一“奇”。“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用了比喻把句子写具体)(1)、作者说桂林的山“奇”,奇在哪里?(2)、我们该怎样读这句话,既读出山的形状,又读出自己的感受呢?(指导学生读出感受,理解词语。(3)模仿句式练习,说说桂林的山还会像什么呢?特点之二“秀”。“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用比喻来突出)(1)、作者说桂林山“奇”,主要说它的形状美;那么作者说桂林的山“秀”,主要说它的什么美?我们来比较一下这两句的写法,你会发现,作者在说“奇”的时候,直接说“像老人,像巨象……”而在这里,却在像什么前面加上了修饰词——翠绿的,新生的……你们发现什么了?(2)指导朗读。特点之三“险”。重点理解“危峰兀立,怪石嶙峋”,指导学生通过字面、结合语句领会。(1)、桂林的山不仅“奇”“秀”,还“险”呢,谁来读给大家听?  (指名朗读描写“险”的句子,然后指名朗读第三自然段,体会桂林山的特点。)4、指导朗读,练习背诵。5、体会对比方法的运用。(1)、师:课文学到这里,我有个问题想问一问大家:作者既然是写桂林山水,为什么第二、第三自然段开头分别写大海、西湖等,这是否浪费笔墨呢? 学生交流(2)、这样是采用“对比”的方法突出漓江水的三个特点及赞美之情。”三、自主学习第四自然段。 导语:(出示课件)我们观赏了漓江的水,观赏了桂林的山,再看看图片,当山和水相映衬时,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呢?作者又有什么感受?请看第4自然段是怎样写的。1、自由读第四自然段。2、联系上下文,借助工具书理解有关的重点词、句。理解句子:“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为什么用“单引号”(1)字面意思,画卷:绘画长卷,一般要卷起来收藏。连绵不段:指山脉河流接连不段。“连绵不断的画卷”,即很长很长的画卷。(2)从图片和资料介绍中知道:“从桂林到阳朔,航程83公平,沿途都是青山绿水,美不胜收,说桂林山水是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卷,十分贴切。‘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道出了荡舟漓江,观赏桂林山水是一种美的享受,充满情趣,与开头的‘桂林山水甲天下’相呼应。”(3)‘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用“单引号”是因为它是作者引用别人的话。3、再读第四自然段。(1)边读边想象“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是怎样的一种景象,体会“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这种陶醉山水之间的感觉,然后说说自己的体验。(2)找出课文中的对偶句。在句子下面画上“_”四、总结写法,感悟作者情感。1、在写法上你学到了什么?(对比写法和采用多种修辞方法把句子描写得具体形象,还有先赞叹再具体描述的描写方法,以及总——分——总的文章结构形式。)2、人们说:“桂林山水甲天下”。你和作者游玩的感受相同吗?3、体会作者为什么能写得这样美?(因为他热爱大自然,热爱桂林山水。)五、拓展延伸。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观赏桂林山水的风光片,验证作者的文字带给我们的独特的美。(播放课件:出示贺敬之的《桂林山水歌》节选,师生共读。  云中的神啊,雾中的仙,  神姿仙态桂林的山!   情一样深啊,梦一样美,  如情似梦漓江的水!  水几重啊,山几重?  水绕山环桂林城……  是山城啊,是水城?都在青山绿水中……六、总结全文地球上是有很多的风景名胜地区,我国也不少,这些景给我们带来了美的感受,舒服的感觉,我们应该感谢它们,保护它们,热爱它们。七、布置作业1、抄写描写桂林山特点的句子。、2、背诵课文。3、观赏一处风景,注意仔细观察它的特点,然后写下几段话,最好能用上本课的一些优美的词语。板书设计:2桂林山水水:大海西湖静清绿桂林山水甲天下山:泰山香山奇秀险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3 记金华的双龙洞 教学目标1、认识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浙江、油桐、拥挤、孔隙、仰卧、臀部、稍微、额角、擦伤、蜿蜒、依据、突兀森郁”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能复述“双龙洞”的景象,感受大自然的壮观。3、领悟按游览顺序进行叙述的写作方法,积累语言。教学重、难点感受溶洞的奇观,学习按游览顺序的记叙方式和运用恰当的词句描绘事物和表达思想感情。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课文1、同学们,你们中间有谁去过溶洞,那里的景象是怎样的?给同学们介绍一下……2、师总结: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地球上,不仅在地面上有高山,大海,平原等自然的风光,而且在地下也有着很多奇妙的景观。其中溶洞就像童话世界中的迷宫……3、叶圣陶爷爷曾经游览过浙江金华的双龙洞,还写下一篇游记。(板书课题)4、齐读课题。二、自学课文,认读理解生字词1、读一读生字表中的13个生字,要求读准字音,对其中笔画较多的生字如“簇、臀、擦、蜿”等,要求识记它们的字形。2.画出课文中的新词并根据上下文或查工具书,理解它们的大概意思。3.质疑问难。(可以同桌之间互相询问,也可向老师提出不能理解的词语。)三、初读课文1.自由朗读全文,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3.默读全文,要求边读边画出作者游览路线示意图。(可以各自进行,也可与几个同学讨论一起完成。)四、交流1、指名出示画好的示意图。并按图说清图意,然后相互补充或纠正不当之处。2、把这些连起来对照课文内容,同桌互相说一说。3、通过游程图我们知道了作者的游览过程,游览的顺序也就是作者的写作顺序,你们看,简单地说,作者先写了在途中,再写了——4、大家刚才说的就是这篇课文的段落结构。同学们,游记除了交代流程,还要抓住景点的特点写出自己所看到的、听到的、还有感受到的。这就是游记文体的特点。那么,在游双龙洞中,哪一处景点最让作者感到好奇,感到刺激,留下的感受最深?我们下节课再交流。六、布置课堂作业抄写词语。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了解了作者的浏览过程,那么,在游双龙洞中,哪一处景点最让作者感到好奇,感到刺激,留下的感受最深?(孔隙)二、精读课文,感受“孔隙”特点,学习表达方式1、指名读,全班学生边听边思考作者是如何写出孔隙特点的。2、理解“孔隙”词义,再借助图片揭示孔隙的特点:窄小(板书)3、深入文本,感悟作者是怎样写出孔隙窄小特点的。要求学生用心读第五自然段,边读边画出有关的句子。课件出示句群1:虽说是孔隙,可也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作者用常见的事物具体写孔隙的窄小。) 课件出示句群2: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作者用自己游览的感觉具体写孔隙的窄小。)创设情境:假如你就是游客,仰卧小舟,工人拉着绳,帮助你穿孔隙,过水道,你会有怎样的感受?指导朗读句群: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独个儿仰卧在小船里,自以为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才说一声“行了”,船就慢慢移动。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师生共同小结写法:叶老没有直接点明孔隙的窄小,而是用常见的事物和自己游览的感觉,把景物的特点写具体,使人身临其境。4、拓展仿写。三、研读作者在去双龙洞的途中所见的景物师:下面让我们按照作者的浏览顺序看看作者还写了哪些景物呢?首先是—思考:作者见到些什么?感悟句子:1.粉红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红,再加上或浓或淡的新绿,眼前一片明艳。由具体的景物概括出“明艳”一词,写出金华一带山区明亮艳丽的春色。2.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时变换调子。指导发现这句话的特点。反复朗读上述句子。四、读洞口、外洞、内洞各自的特点,以及作者是怎样把这些特点写具体的导学生找到课文中概括洞口、外洞和内洞特点的词语或者能用恰当的词语概括。1、洞口:很宽。外洞:宽敞。(1)、学生自由读第四小节,划出体现洞口和外洞特点的词语或句子。(2)、生交流自己的理解。(课件出示相关的句子)2、研读内洞的特点。过渡:内洞又有怎样奇特的景色呢?(1)、请同学们自由读6、7小节,来到内洞有什么感受?在书上划出有关词句。 (2)、讨论①“黑”:从哪儿感受到的?(这是作者刚进内洞时的真切感受。)②“大”:从哪儿感受到的?(“进”是一个量词,有一种平房分为前后几排,一排称为一进,一进大约八、九米,十来进就有(100)米左右。这是作者在内洞“走了一转”才作出的判断,说得有根有据。)③“奇”又体现在哪呢?课件出示相关的句子。(3)、出示图片:让我们来欣赏一下,可以展开想象的翅膀,想说什么就说什么?3、小结:这些石钟乳、石笋造型奇特,名目繁多,让我们置身于神秘的境界,怎能不令人惊叹自然的奇异!4、请同学们把6、7小节有感情地读一遍。5、过渡:就这样,我们随着作者又仰卧在小船里,穿过孔隙出了内洞。三、复述要求学生任选双龙洞其中一个景点进行复述。可采用导游介绍等形式进行。四、总结全文1.启发学生谈谈学了本文后的收获,在相互交流对话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2.教师小结。六、作业1、背诵你喜欢的段落。2、搜集有关溶洞的图片或文字资料。板书设计19.记金华的双龙洞金华——罗甸——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宽)(大)(小、窄)(黑、奇、大、美)4七月的天山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能借助字典和联系上下文,读懂词句的意思,积累佳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说出天山景物的特点。3、能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的美景,从中受到美的熏陶。教学重难点:1、通过对美文的诵读,感受天山之夏的美景,从中受到美的熏陶。2、同时积累文中优美语句,增加文化积淀。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提示课题。1、同学们,江南的山水、溶洞真是奇妙无比,引人入胜。那北国的天山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出示图片,生谈感受)我们今天随同《七月的天山》的作者碧野一同走进天山里去看一看、游一游吧!2、老师板书课题3、简介天山二、明确任务,自学课文。课件出示自学要求:1、自由读课前导读,明确本课的学习任务。2、自读课文,读准字音。3、课文按照什么顺序写的?划出相关句子。4、描写了哪些景物,有什么特点?三、全班交流,理清游览顺序,理解文本。1、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让学生找出地点变换的句子。这些句子表示空间的转换,作者用移步换景的方法展示了天山景物。2、学生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讨论交流:课文描写了哪些景物?主要采用什么方法写的?3、读第三自然段。引导学生思考交流:这段抓住森林的哪些特点来写的?4、朗读第四自然段。 自读交流:作者抓住野花的哪些特点进行描绘的?四、小结学习内容1、课文主要是由外到里,由高到低。表现方法主要运用衬托和比喻。2、引导学生从描写景物形态、描绘声音、描绘动态、描绘色彩、描绘感觉上去找比喻句、体会精妙之处。五、阅读整理,背背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和段落,记录一些优美的句子。六、作业。1、背诵自己喜欢的句子。2、写一处景物。板书设计4七月的天山饮马溪边骑马穿林走马观花雪峰原始森林野花雪水溪流语文园地一第一课时口语交际教学内容:走,我们去春游教学目标 1、能就春游活动讲清楚自己的计划,并参与商讨,在讨论中提出自己的建议,虚心倾听别人的意见。态度自然大方,表达清楚。2、让学生合理安排时间,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3、在讨论过程中培养学生与伙伴之间共同合作的精神和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  4、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教学重点   合作设计春游计划,和同学交流,培养学生与伙伴之间共同合作的精神和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出示课件,学生一边听歌一边欣赏画面,激发说话兴趣。 2、教师:我们的祖国山水秀丽,美丽的自然风光无处不在,远在天边的天山草原,圣洁的雪山、湛蓝的天空、雪白的羊群、碧绿无垠的草原是那样的令人神往;而近在身边的庐山、石钟山、鞋山、台山公园以及美丽的乡村同样让人留恋往返……美就在我们的身边,春天来了,我们一起去春游好吗?今天我们就要商量商量,怎样才能快乐、安全、有意义地春游。  3、板书课题  师:要去春游,首先得选好地点。和同桌交流一下,你最想到哪儿春游?为什么?  4、生汇报,点评。  小结:  同学们心中都有各自最想去的地方,想一想:如果要去春游,我们应该做好哪些准备?春游怎么玩?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讨论交流,最后合作设计春游计划,好吗?二、读题,明白要求。  1、自读课题,弄清说话的主题是什么。(春游计划)  2、围绕这个中心,要说清楚哪几个要点呢?  (1)、时间、地点。  (2)、准备工作。  (3)、开展的活动。  3、除了书上提到的这几个方面,你觉得还有必要说清楚什么。(自由补充)三、分组讨论,填写表格。   1、交代讨论内容:采用小组讨论的方法,制定春游的方案,小组可以自由组合。  2、课件出示交际要求:(1)、在讨论过程中要有与伙伴之间共同合作的精神,并能在讨论中提出自己的建议,虚心倾听别人的意见。  (2)、每一小组最后形成一致的意见。  (3)、小组内的成员要注意分工,如谁来主持,谁来负责记录,谁负责汇报等。  (4)、分组讨论,填写表格。春游活动计划表时间地点活动内容准备工作分工其他四、回报交流,形成方案。1、各小组汇报,畅所欲言。2、各小组评议,取长补短。  要求:学生虚心听取各小组的汇报,并进行比较,推荐时要说出充分的理由,这是一个交际的场合。针对学生交际时的语言是否规范、说得是否清楚加以点评。3、最后,由班长综合大家意见,制定出一个春游方案。五、教师总结。春游,是一件多么令人兴奋、愉悦的事啊!在春游期间,我们要做个有心、文明的小游客,那我们还不赶快行动,去领略大自然的美吧!六、作业 设计家庭春游计划,说给家长听。第二、三课时作文指导 教学内容:观察一处景物教学目标:1、带领学生走进校园,仔细细观察,引导学生感受校园的美。2、引导学生能生动具体地描述观察到的景物或由此引发的联想3、学会按一定顺序把景物写具体,并能写出具有自己独特感受的语句教学重、难点:按一定顺序将自己观察到的景物生动、具体地写下来课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2、带领学生实地观察、记录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播放校园的图片,引导学生整体感知,在感受校园美的同时,勾起他们对校园生活的美好回忆及无限遐想,激发他们的写作欲望。2、交流自己的感受。3、师小结:是呀!多美的校园如果能把它写下来,让更多的人分享那是多么有意义的事情这节作文课咱们就来说校园,写校园。(板书课题)二、审题,明确要求。1、课件出示本次习作要求,学生默读一遍。2、学生交流本次习作要求。3、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三、指导选材,言之有物。 我们在校园里生活了三年多,对环境应该很熟悉了,你能说说吗?你最喜欢哪个地方,比如校园的花坛,有哪些花草等,你经常在那里做些什么?  1.回忆观察。回忆自己在校园里观察的见闻感受。比如校园的草地、小花园、假山、美丽的小花坛、常去的葡萄架、内容丰富的宣传栏、形象生动的雕塑等,你选择哪种景物呢?从中选择自己喜爱又熟悉的具有特色的景物作为描写对象。   2.交流见闻。学生讲述自己观察到的见闻感受,准备怎么写,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得到启发。教师结合学生的交流适时点拨、引导。  3.提出要求——典型:写一处景物,选择最美的、自己观察得最仔细的;新颖:善于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四、点拨技巧,言之有法1、多角度描写景物观察事物要有顺序,因事物状态不同,观察顺序也不同。当我们观察的事物处于静止状态下的时候,可采用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或按一定的方位顺序,或构成事物的不同方面的顺序,按事物不同特点进行观察。当我们观察的事物处于发展变化时,也就是动态时,可以按事情发展变化的顺序,按时间变化的顺序或空间变化的顺序来观察。阳春三月的校园和金秋时节的校园景色决不会相同,按时间顺序写出自己对家乡景色的爱。2、选好你要介绍的一处景物3、抓住景物的特点介绍4、写景一定要有顺序写景的顺序有观察顺序,如由远到近,由整体到部分,从上到下,由外到内等,还有时间顺序,如《美丽的小兴安岭》就是按照四季的顺序来介绍的。当然,写作顺序也并不是固定的,要根据你的表达需要来确定,因文而异。同学们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一定要条理清楚哟!让没有到过你学校的人一读你的作文一目了然,或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那就太好了!5、要有丰富的想像同学们年龄还小,是最善于想像的时期,在写景的文章中,有了想像,会使你的文章更生动、更形象。6、表达出对校园的热爱之情在同学们介绍校园的景物时,一定心中充满了自豪感、喜悦感,那么在写作文的过程中,可以把你对校园的热爱之情自然而然地融入到作文中去。7、运用多种修辞方法五、动笔起草、期待精彩:1、师:刚才大家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描述了校园的这么多美景,现在你们来写校园一处景物,按一定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具体。 2.学生动笔起草,教师巡视,发现问题适时点拨。六、评议习作,范文引路。七、作业:誊写作文第四课时教学内容: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宽带网教学目标:1、感性认识排比句的特点及其表达作用。2、积累描写景物的古诗词,激发课外阅读兴趣。3、学习浏览,获取需要的信息,并交流感受。教学重难点:1、认识排比句的特点。2、积累描写景物的古诗词。教学过程:一、我的发现1、分角色读读对话。说说小林和小东发现了什么?2、读句子,思考例句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再说说这组对话的大概意思,懂得了什么?3、回忆本组课文,从文中找一找,去发现写作上还有哪些特点,把这些特点跟同桌同学互相说一说,体会这种句式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二、日积月累1、自由朗读诗句,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点名朗读,纠正读音,指导朗读。3、交流自己读懂意思的诗句,提出难以理解的诗句。4、教师点评释疑。5、练习背诵,比一比,看谁背得多,背得快。三、宽带网1、自读:看图,读文,说说从中了解的知识。 2、小组交流:介绍自己了解的五岳和五湖。3、拓展知识:搜集或下载资料,遨游祖国的山山水水。4、集体交流:图片附文交流,或者就图片自己口头介绍,或者直接在多媒体教室打开网页介绍。四、作业1、背诵描写自然风光的古诗名句。2、制作手抄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