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8446426
大小:74.50 KB
页数:54页
时间:2018-09-18
《社区矫正工作典型案例-社区矫正典型案例标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社区矫正工作典型案例-社区矫正典型案例标题 社区矫正工作典型案例-社区矫正典型案例标题 社区矫正工作典型案例-社区矫正典型案例标题 社区矫正工作典型案例-社区矫正典型案例标题 社区矫正工作典型案例-社区矫正典型案例标题 社区矫正工作典型案例-社区矫正典型案例标题 社区矫正工作典型案例-社区矫正典型案例标题 社区矫正工作典型案例-社区矫正典型案例标题 社区矫正工作典型案例-社区矫正典型案例标题 社区矫正工作典型案例-社区矫正典型案例标题 社区矫正工作典型案例-社区矫正典型案例标题 社区矫正工作典型案例-社区矫正典型案例标题 社区矫正工作典型案例-社区矫正典型案例标题 社区矫正工作典型案例-社区矫正典型案例标题 社区矫正工作典型案例-社区矫正典型案例标题 社区矫正工作典型案例-社区矫正典型案例标题 社区矫正典型案例社区矫正典型案例一、基本情况秦某,男,1958年9月23日出生于山西省长子县横水乡,汉族,高中文化,原中共党员,现住在安泽县杜村乡小李村,原任安泽县杜村乡小李村党支部书记。2010年8月至2012年期间,因在中铁五局铁路项目中贪污土地补偿款,构成贪污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五年。矫正期2012年10月30日-2017年10月29日。二、矫正对象社会背景资料1977年,在长子县横水乡下王沟村任教员,1978年-1980年在新疆乌鲁木齐部队服役,1981年-1993年来到杜村乡任罐头厂厂长,1994年-2012年人小李村党委书记。他为人实在、做事认真、脚踏实地,在工作方面表现优异。三、主要问题陈述秦某被判刑后,能主动到司法所接受社区矫正,并且服从管理,遵守纪律,积极参加各项社区服务及教育培训,但是他的思想压力很大,意志消沉,主要表现在:犯罪前性格性格开朗,人际关系良好,亲戚、同事、朋友都非常关心他。犯罪后情绪低落,自我形象低、唉声叹气、失望、内疚、自卑、不能容忍挫折,上进心不足。1、工作第一阶段初期工作理念:司法所社区矫正工作者在与秦某初次接触后,针对秦某思想负担过重,循循善诱,正确看待其罪行,对其平等对待,帮助其顺利度过矫正期,防止重新犯罪,发掘其自身优势,协助其重塑自信,重新融入社会。不存歧视,让其消除对社区矫正工作防御、戒备心理。分析与诊断:秦某因犯罪由一名领导干部变为囚徒,社会地位起落大,反差明显,一时间不能适应。其次他对自己所犯罪行有一种负罪感,以一名罪犯角色接受社区矫正管理,内心恐慌。过程:秦某第一次来所报到,态度很好,一再表示要认真接受社区矫正教育,遵纪守法,好好接受改造。对于工作人员的询问和告知的有关社区矫正事宜,唯唯诺诺,惟命是从,给人一种低人一等的感觉。工作人员意识到他内心的恐慌,以及对社区矫正工作的疑惑,没有将其作为一名犯罪分子对待,而是与其平等对话,以谈家常的形式了解其家庭情况、生活工作情况,让秦某与工作人员的接触、谈话在自由轻松的气氛下进行,初步消除了秦某是罪犯面受训斥、歧视的顾虑,让其感受到社区矫正工作人性化管理的模式,消除其抵触情绪,心甘情愿接受社区矫正。工作初期效果:通过 工作人员循序渐进,以情感召,以法服人的工作方针,秦某对我们充分信任,并能推心臵腹地主动与我们交流沟通,十分配合我们的工作。并且他思想上有了重要转变,不再表现出自卑,生活态度认真,工作热情提高。 2、工作第一阶段中期工作理念:针对秦某好表达沟通能力好,理解能力强社会宣传工作好、司法所支持其再就业,并对他提供法律服务,帮助其在工作岗位上做出成绩。过程:在秦某接受社区矫正后,工作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对其进行有关法律知识培训及社区矫正工作相关知识的教育。在接受教育后,秦某多次向我们询问有关减刑的规定,并且多次向我们表示要认真改造,争取早日回归社会。我们了解其心思后,激励他充分发挥才智,在工作上努力进取,争做一流,为单位及社会多作贡献,争取早日解除矫正。效果:通过工作者的正确引导,秦某在工作岗位上表现出色,其主管的各项工作得到了领导的一致好评,其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得到了别人的肯定。3、工作第一阶段后期秦某在接受社区矫正管理以来一年时间内,服从管理,遵纪守法,积极参加社区服务,认真接受思想教育,思想觉悟明显提高,在接受社区矫正过程中,他逐步拾回了信心,树立了重新做人的勇气。四、评估与反思1、要尊重社区矫正对象人格,平等对待,不存歧视。社区矫正对象虽然是违法犯罪人员,但有部分人员素质较高,自尊心极强完全是因为一时糊涂,放松了警惕才导致犯罪,其主观恶性不大,并且在犯罪后都有悔过心理,因此我们不能将其等同恶性很大的罪犯看待,心存歧视,恶意训斥,践踏人格。这样容易造成对象自卑、自闭心理,阻碍沟通,不利于社区矫正工作的深入开展。2、要以人为本,充分体现社区矫正工作人性化管理。要及时并充分掌握矫正对象的家庭、生活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积极有利因素,坚持以人为本,以情感人的原则,尽可能为矫正对象排忧解难;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资源,调动矫正对象的积极性,提高矫正对象适应社会,自谋出路的能力。社区矫正典型案例(演讲稿)张某,男,38岁,小学文化,因交通肇事罪假释接受社区矫正。2013年4月,我与张某首次见面。首先由我向张某讲解了每月必须到司法所进行思想汇报,以及每月不少于8小时的集中学习和不少于8小时的公益劳动,不能不假外出福泉等纪律要求。张某听后,抵触情绪很大,他说:“早知道出来接受社区矫正这么麻烦,我宁愿呆在监狱,我现在出来一无所有,要求司法所给我解决生活问题,不然我打算外出到其它省市去打工”司法所领导对张某说:“ 按照规定我们司法所有责任对你进行监督教育,并且你现在要在这里接受社区矫正,不能外出打工。” 张某听后起身就走。针对他这种情况,我们通过走访谈话反复做思想工作,仍不见效。于是,我们向上级矫正办汇报了这一情况,矫正办刘主任对此事高度重视,找到张某谈话教育,并告知如果他还不服从管理就对他采取收监的处罚措施。在这种强制力的震慑下,他终于有所收敛,但没过多久,在日常管教过程中,发现他还是不太服从管理,面对他这一情况,往事一幕幕浮现,之前对张某提请假释的审前调查我也参加了,当时到他家做调查的时候,只看到一位年过70头发发白的老太太,正是张某的母亲,老太太讲到张某媳妇在张某入狱之后就改嫁他人了,现在她身边没人照顾她,没有什么生活来源,就等着儿子张某出监回来给她养老送终,按照规定,如果家中无法给罪犯提供生活和住宿,是不适合社区矫正的,可是看着无依无靠的老太太,当时我就给所长建议说让张某假释出来照顾老太太吧,不然老太太太可怜了。可是没想到张某出来如此不服从管理。面对我之前的初衷和现在的种种压力,该如何做?如果按照正常程序我只需要动下笔收集证据将他收监即可,但是如果真的那样做了,老太太将经历第二次打击,也违背了我当时想照顾老太太的想法,可能因此又会酿成一桩悲剧。于是我告诉自己,张某本性并不算特别坏,不管多困难一定要帮他,并让他自愿服从管理。接着我开始走访他家里和村里,并找他本人来所里谈心教育,不厌其烦的一方面给他讲明法律的威严和我们管教的严肃性,一方面分析他家里现在的状况,他妈妈需要他,并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安慰他不要对一无所有的现状害怕,以后遇到什么困难司法所和政府都会竭尽所能的帮助他。通过社区矫正工作者既坚持执法严肃性、又体现人文关怀与人道主义的精神的矫正方法,深深打动这位社区服刑人员。现在他不仅接受了司法所的日常管理,还经常问我如何做才能得表扬减刑等。舒某某,24岁,初中文化,因抢劫罪、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2013年2月假释出来接受社区矫正,刚开始来司法所的时候,他情绪低落,自卑自闭,认为自己犯过罪回来之后被人歧视,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我争对他的状况为他制定了一个专门的矫正方案,社区矫正对象虽然是违法犯罪人员,但有部分人员自尊心极强,完全是因为一时糊涂,放松了警惕才导致犯罪,其主观恶性不大,并且在犯罪后都有悔过心理,而舒某某正是这种状况,因此我们不能将其等同恶性很大的罪犯看待,心存歧视,恶意训斥,践踏人格。这样容易造成对象丧失信心,重新犯罪。于是我对症下药的做他的思想工作,开导他正确对待现实,放下包袱,鼓励他悔过自新、自强自立。在司法所的帮助下,舒某某觉醒过来了,他积极接受社区矫正,主动向司法所汇报思想情况,面对着社会一些疑虑的目光和非议的话语,舒某某没有消沉,而是勇敢地正视现实,他说他要用行动向社会表明:“我不是以前的舒某某,而是自食其力的舒某某!”然而自食其力并不是一件说到就做到的事,他开始思考着自主创业路子,几经挫折,舒某某心中愈发自强自立,经过多次实地考察,设想开一个保健品店面。他把自己要自谋生路的想法告诉了我们,得到我们的大力支持,在此期间,他积极到贵阳参加专业培训班,认真听讲,通过培训学习他掌握了经营的方式方法,他说等找好门面后就准备开店了。现在每次到司法所来的时候,他对自己未成年时无知莽撞的犯罪行为都流露出了悔过之意,表现出对新生活的渴望,有一次来所谈话的时候他说到:“社区矫正改变了我对人生和生活的认识,让我对自己今后重新做人树立了信心,我一定努力工作,矫正自我,告别过去,创造美好的新生活。”缓刑犯唐红勇社区矫正典型案例缓刑犯唐红勇社区矫正典型案例 一、矫正对象的基本情况唐红勇,男,1977年12月25日出生,初中文化程度,已婚,农民,住花加拉嘎乡双井村。2011年10月11日8时许,唐红勇驾驶未注册登记的北方奔驰牌自卸货车,沿巴林左旗林东镇契丹大街第二车道自东向西行驶至新建的巴林左旗公安局西侧交叉路口向右转时,与同方向在最右侧车道行驶的耿今朝驾驶的蒙DWS651号两轮摩托发生碰撞,致耿今朝受伤。经法医鉴定,耿今朝右下肢损伤已构成重伤,经巴林左旗交警大队认定唐红勇承担次次事故的全部责任。案发后,被告人唐红勇的亲属已一次性赔偿被害人耿今朝医疗费等经济损失费250000元,取得了被害人和亲属的谅解,法院判处唐红勇有期徒刑一年 缓刑二年执行。二、矫正对象的社会背景资料唐红勇生在农村,文化低,父母是农民。长大后务农,虽已长大成人,但对交通法规了解的很少,驾驶的车没有牌照,但造成交通事故后,认罪态度较好,积极主动赔偿被害人的医疗费等经济损失,得到法院从轻判决。三、主要问题陈述唐某被判刑后,能主动到司法所接受社区矫正,并且服从管理,遵守纪律,积极参加各项公益活动及教育培训,但是他的思想压力很大,意志消沉,主要表现在:1、唐某本人对自己造成他人伤害非常后悔。给家庭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心里压力很大。2、事情发生后,唐某本人深受打击,思想负担很重。四、矫正过程及问题分析、诊断1、工作初期工作理念:司法所社区矫正工作者在与唐某初次接触后,针对唐某思想负担过重,循循善诱,正确看待其罪行,对其平等对待,不存歧视,让其消除对社区矫正工作防御、戒备心理。分析与诊断:唐某无意识犯罪,给家庭造成很大经济损失,思想反差明显,一时间不能适应。其次他人造成伤害有一种负罪感,以一名罪犯角色接受社区矫正管理,内心恐慌。过程:唐某第一次来所报到,是因为派出所告知他要接受社区矫正管理,他自己主动来到司法所,态度很好,一再表示要认真接受社区矫正教育,遵纪守法,好好接受改造。对于工作人员的询问和告知的有关社区矫正事宜,表示服从。工作人员没有将其作为一名犯罪分子对待,而是与其平等对话,以谈家常的形式了解其家庭情况、生活工作情况,让唐某与工作人员的接触、谈话在自由轻松的气氛下进行,初步消除了姬某是罪犯面受训斥、歧视的顾虑,让其感受到社区矫正工作人性化管理的模式,消除其抵触情绪,心甘情愿接受社区矫正。工作理念:针对唐某家庭经济困难,对他造成的生活悲观,意志消沉情绪,对其进行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的教育。分析、诊断:唐某本人对自己的行为非常懊悔。由于对交通法规不懂,造成了对他人的伤害和自己的经济损失思想负担很重,觉得生活失去了意义。过程:工作人员在知道他的事情后,经常对其进行开导,引用一些在面临严重打击后振作精神重新做人的矫正对象个案的典型事例开导他,分析其家庭的现实状况,劝说其要振作精神,树立信心,作为家庭的顶梁柱为其家庭其他成员撑起一片天空。在开导劝说的当中,工作人员也适时地对他进行政治理论教育,促进他树立正确的人生面和世界观,摒弃悲观厌世的情绪。工作初期效果:通过工作人员循序渐进,以情感召,以法服人的工作方针,唐某对我们充分信任,并能推心置腹地主动与我们交流沟通,十分配合我们的工作。并且他思想上有了重要转变,不再表现出自卑,生活态度认真,工作热情提高。2、工作中期工作理念:针对唐某好胜心强,急于还债的心里,鼓励其大胆发挥特长,遵守法律,努力挣钱。分析、诊断:唐某多年从事建筑行业,对业务精通,在朋友诚邀下加入达其嘎铁路建设工程队,这对其偿还家庭债务找到了出路。过程:在唐某接受社区矫正后,工作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对其进行有关法律知识培训及社区矫正工作相关知识的教育。在接受教育后,多次向我们表示要认真改造,争取早日回归社会。我们了解其心思后,激励他充分发挥才智,在工作上努力进取,按规定争取早日解除矫正。效果:通过工作者的正确引导,唐某在工作岗位上表现出色,得到了工友的一致好评,其劳动态度得到了的肯定。3、工作后期唐某在接受社区矫正管理以来,服从管理,遵纪守法,积极参加公益劳动,认真接受思想教育,思想觉悟明显提高,在接受社区矫正过程中,他逐步拾回了信心,树立了重新做人的勇气,重新扬起了生活的风帆。五、评估与反思1、要尊重社区矫正对象人格,平等对待,不存歧视。社区矫正对象虽然是违法犯罪人员,但有部分人员素质不高,自尊心极强,放松了警惕才导致犯罪,其主观恶性不大,并且在犯罪后都有悔过心理,因此我们不能将其等同恶性很大的罪犯看待,心存歧视,恶意训斥,践踏人格。这样容易造成对象自卑、自闭心理,阻碍沟通,不利于社区矫正工作的深入开展。2、要以人为本,充分体现社区矫正工作人性化管理。要及时并充分掌握矫正对象的家庭、生活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积极有利因素,坚持以人为本,以情感人的原则,尽可能为矫正对象排忧解难;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资源,调动矫正对象的积极性,提高矫正对象适应社会,自谋出路的能力。我们应该通过大量的反面教材和普法知识宣传,教育、改变、引导社区服刑人员珍惜党和政府给的改过自新的机会,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早日回归社会,成为自由人。社区矫正典型材料依法管人以情感人努力做好社区矫正工作——XXX司法局XXX司法所XXXXXX,男,现年34岁,中共党员。2010年12月调任XXX司法局XXX司法所司法助理,主要负责XXX镇矫正人员管理工作。XXX镇司法所自2010年6月开始试行社区矫正工作以来,累计接收矫正人员69人,顺利解矫21人,在册矫正人员为48人。XXX同志以“依法管人、以情感人,努力做好社区矫正工作” 作为工作思路,恪尽职守、辛勤工作,上述矫正人员无一人托管、漏管,未发生重新犯罪现象,较好地完成XXX镇社区矫正的各项工作。勤于学习,强化自身业务素质XXX同志接手矫正工作以后,并没有急于开展工作,而是静下心来学习社区矫正工作相关的文件资料,从而清楚的认识到社区矫正工作作为司法行政工作的一项新职能、新课题、新任务,作为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一项重要内容,不仅符合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对社会和谐的需求,且具备了监禁刑罚执行制度所不能替代的优越性。为了尽快熟悉工作,XXX同志边学边干,以学习来指导工作,以工作促进对学习内容的更好理解。他首先学习了《大庆市社区矫正文件资料汇编》,并对其中的黑社省社区矫正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的《黑龙江省社区矫正对象分等级管理分阶段教育暂行办法(试行)》,黑龙江省最高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厅、司法厅联合下发的《黑龙江省社区矫正对象几分考核规定》、《黑龙江省社区矫正对象考核奖惩办法(试行)》等相关文件熟读,做到掌握其内容,熟练运用到工作中,他先后4次参加省、市司法系统的矫正工作培训,认真倾听老师讲解,详细记录讲课内容,为更好的开展社交工作奠定了基础。在规范矫正人员档案的工作中,XXX同志通过上网查找、咨询业务部门、向先进单位学习的各种方法,准确的掌握了矫正档案所涉及的各项表格、材料的填写标准,并利用2个月的时间重新建立了矫正档案,使XXX司法所的矫正档案全部达到了标准化、规范化,做到“一人一档”,跟踪记录,每月考核的工作目标,获得了上级领导的好评。依法管人,严格执行矫正规定古语说“无规矩不成方圆” ,为了帮助矫正人员平稳度过矫正期,XXX同志在管理过程中严格执行社区矫正相关法律法规,突出法律的严肃性。一、严把接收关。在工作实践中,XXX同志发现矫正人员在入矫阶段存在一个误区,认为自己已经被法院判决完了,公安机关放人了,事情就此结束了。针对这一问题,他严把接收关,在矫正初期即对矫正人员耐心讲解社区矫正的重要性和相关法规。矫正人员冯某,2011年6月因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缓刑1年,冯某在来报道时有抵触情绪,他说“我的事法院已经判完了,公安都把我放了,你们司法所管那么多干啥,你给我盖个章就完了,以后我肯定不会在违法了,你也就别管我”,XXX同志对他细心讲解,告诉他“社区矫正是刑罚的一种执行方式,是在高墙外的一种改造方法,在矫期间更应该注意自己的行为,不要再次触犯法律”,并与金山堡村治保主任初海波一起对其进行走访,在其家里再次劝诫他要服从矫正管理,遵守矫正规定,经过近1小时讲解,冯某终于从心里清楚了社区矫正的意义,他说“我真没想到社区矫正这么重要,我寻思公安都把我放了,也就没事了,就冲你们这么有责任心,我一定配合你们工作”,在矫正期间他主动配合工作人员,2012年5月已顺利解矫,矫正期间无任何违规、违法行为。XXX同志就是这样耐心讲解,将《矫正规定摘要》打印出来,发给每位矫正人员,并克服单位人员少,车辆紧张的困难,深入基层进行走访,做到“看到房子、知道住址、认识家人” ,让每个矫正人员在入矫阶段就充分认识到社区矫正的重要,避免在矫正期间违反规定,重新犯罪的现象。二、严把管控关。在日常工作中,XXX同志严格执行社区矫正管理规定,坚持每月召开1次集中学习会议,随时纠正的违规现象,防微杜渐,保证每位矫正人员平稳度过矫正期。矫正人员李某,今年24岁,因与其爱人闹矛盾,家里亲人病逝等原因情绪低落,矫正过程中出现反复,未按时参加2012年4月的集中学习,并在5月未经请假外出,XXX同志在了解情况后,多次与其联系,但李某有意躲避,他与兴隆牧场村治保主任徐德军及时进行走访,与其父母沟通,指出李某的行为已经违反了规定,如果再继续下去,就有可能被收监执行的严重后果,嘱咐他们要多与儿子沟通,劝说他尽快到司法所报道。第二天,李某就来到司法所,XXX同志又对他耐心的解说了一遍相关的规定,并且告诉他“你现在这样不服从管理,后果很危险,你再有6个月就解矫了,在这段时间出现问题,不是白白浪费了之前的努力”,并对李某做出了警告处分,李某态度非常诚恳地说“没想到你们真的找到家里去了,我这段时间特别闹心,我知道有些事情做错了,你们给我的处罚我接受,看到你么这么负责任,我服了,今后我一定听你们的” 。XXX同志就是这样,本着对每位矫正人员认真负责的态度,及时纠正违规现象,防止小错演变成大错,严格执行各项规定,确保矫正人员在矫正期内无违规、违法现象发生。三、严把解矫关。解矫教育意味着矫正人员一段特殊生活的结束,新生活的开始,每到这时,XXX同志就会细细回想在矫正过程中的得失,在解矫谈话中有针对性的为矫正人员指出,防止其再次违法犯罪。矫正人员邬某,因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个月缓刑1年,在矫正期间能够配合工作,2012年1月,到期解矫,XXX同志在与其进行解矫谈话时,嘱咐其“在今后的生活中要遵纪守法,这一年的矫正过程虽然结束了,但是你一定要吸取教训,千万不要再因为一时的贪念再违法犯罪,如果再次违法就会从严判罚,对你及你的家人都会有严重的影响”,邬某感动的说“感谢你们对我的教育,我是真心改过了,因为犯法家里没少花钱,这一年我也不能出去打工,已经给家里带来了很多麻烦,我是再也不会违法犯罪了”,看到邬某真挚的表情,XXX同志笑了,他知道又一名矫正人员真心悔过,走向社会,开始了新的生活。以情感人,促进矫正人员转化XXX同志在督促矫正人员严格遵守社区矫正相关法律法规的同时,突出了人性化的管理,以情感人,促进矫正人员转化。在工作中,他尊重每名矫正人员,平等待之,尽力帮助矫正人员遇到的困难。矫正人员王某,因盗窃盗窃原油判处有期徒刑2年缓刑2年,2011年12月其来到司法所,申请外出宁夏打工,他说“ 现在是冬天,咱们这的活不好找,一是家里因为我出事落下很多饥荒,要是不挣点钱太对不起家里了;二是我那些朋友再找我去偷油没准我就去了,现在又机会到外面去干活,工资挺高的,求你们给我批了吧”,针对这种真心悔过,想靠自己劳动挣钱的矫正人员,XXX同志当时就表示了支持,但因为他是XXX司法所第一例申请到外地打工的案例,没有明确的规定,XXX同志及时向上级司法局汇报,并说明他家的情况,经过多次协调,区司法局终于批准了他的申请,王某感激的说“谢谢你们,请放心,我到外地以后一定遵纪守法,及时向你们汇报我的情况,绝对不再违法犯事了,等我挣了钱,还清了饥荒,一定请你们吃饭”,XXX同志笑着对他说“只要你好好改造,别再违法了,好好的打工挣钱过日子就行了,吃饭就不用了”。矫正人员李某,因盗窃罪判处有期徒刑10年,2010年5月经司法鉴定为躁狂症发作、无服刑能力,而保外就医,在矫正期间XXX多次与其家人联系了解的李某病情,2012年4月李某的矫正期将满,李某病情并未缓解。看到李某母亲焦急的神情,XXX同志深有感触,可怜天下父母心啊,他积极帮助其家人办理续保手续,一个月内先后3次到上级司法局上报材料,说明情况,4次到大庆市第三医院为其办理司法鉴定。他在陪同李某做司法鉴定时,李某袖藏一尺多长的砍刀说“谁要是把我送到三医院住院,我就砍死他”,就是这样XXX同志仍然坚持陪同其家人送其就做完司法鉴定,事后同事说“没看出来,你们这工作还有生命危险啊,他砍你可是不负法律责任啊,你就不怕”,XXX同志平淡的说“怎么不怕,但是看到他母亲,可怜天下父母啊,怕也得去啊,这是咱的工作” 。XXX同志接手矫正工作之后,认真学习社区矫正相关的业务知识,严格执行各项法规,突出法律的严肃性,以真情感动矫正人员及其家人,以“责其罪、感其心、挽其人、促其转”为工作思路,教育、感化矫正人员,相信通过他的努力,能够使更多的矫正人员平稳度过矫正期,回归社会生活的正常轨道,开始新生活。社区矫正社会工作实务案例分析题案例分析一:假如你在某一青少年福利机构实习,该机构专门服务于有偏差行为的青少年。机构督导希望你能够设计一个小组工作服务方案,为10名有逃学、撒谎、偷窃等行为的青少年提供服务。请针对这一情况,拟订一份小组工作服务方案。案例分析二:刘某,17岁,现就读于某技校二年级。一直以来,小刘的学习成绩平平,而父母从事服装经营,一直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儿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半年前,他和一群年龄相仿的社区青少年外出为朋友过生日,酒后他在别人怂恿之下帮忙“望风” 拦路抢夺。案发后,法院考虑到小刘认罪态度良好,情节不太严重,令其回归社区接受社工的诉前考察教育。作为一名社会工作者,你被要求负责小刘这一个案。问题:1、矫正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有哪些?2、在上述案例中,小刘面临的主要困境有哪些?3、针对小刘目前的困境,社会工作者应采取什么样的介入策略? 案例分析三:文龙,男,36岁,曾因盗窃罪被判入狱两年,刑满释放后其妻提出与其离婚,文龙因没有固定工作又有前科而并未获得儿子的监护权。文龙入狱前向来视其子如宝,但其前妻却常以各种理由拒绝文龙看望儿子,这造成文龙的内心非常沮丧。心情懊恼时就去喝酒,喝醉后或神志不清或大发雷霆,起先只是偶尔打骂自己的老母亲,但近段时间几乎每天喝得酩酊大醉并会虐待老母亲。矫治社工小A接案后,逐步对此案采取了一系列干预。问题:试析社工小A在运用通用过程模式对文龙进行帮助时应考虑哪些因素,该如何介入?案例分析四:赵钱孙是个刚出狱不久的刑满释放人员,现年40岁,单身。出狱后一直找不到工作,靠摆个水果摊赚取微薄收入,以此来维持生计。后因市容整治,水果摊的生意也不得不终止。他天天到居委会区吵闹,要求解决生活问题、工作问题。居委会工作人员经期转介给街道的社会工作者。问题:如果你是一名社会会工作者,请根据上述情况,一定一份个案服务方案。案例分析五:钱某,男,1990年1月6日出生,初中文化,身体状况良好,未婚。2007年因盗窃罪被人民法院批捕,由于犯罪时未满18周岁,被人民法院从轻判处有期徒刑1年,缓刑1年,并处罚人民币2000元。他目前无业在家,与父母的关系较为疏远,喜欢上网聊天﹑玩网游。钱某是家里的独生儿子,由于父母在他小时候经常外出打工不在家,所以主要是由其祖父母带大。其祖父母从小就对他宠爱有加,无论要什么东西都尽可能满足他的要求。在学校里,钱某的学习成绩一般,但自从结交了社会上一些不良少年后,学习成绩一路下滑,对于老师的教导置之不理,经常逃课逃学,成群结伙地在游戏厅里玩,有时候还在一些娱乐场所寻衅滋事。作为一名社会工作者,你被要求负责这一个案子。问题:1.矫正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有哪些?2.在上述案例中,钱某面临的主要困境有哪些?3.针对钱某目前的困境,社会工作者应采取什么样的介入策略?案例分析题六:小强现年14岁,因偷窃﹑ 聚众斗殴行为被学校开除,进入工读学校。入学后,小强仍然表现出严重的阻抗情绪不听从老师的教导,不按时上交作业,经常在课间挑衅同学,破坏公物。作为一名学校社工,你被要求负责小强这一个案子。问题:1.矫正社会工作的特点是什么?2.在上述案例中,小强主要面临的困境有哪些?3.针对小强目前的困境,社会工作者应采取什么样的介入策略?案例分析题七:工读学校的青少年大多存在一些不良的行为,对他人﹑对社会怀有敌视和不满的情绪。问题:请你根据工读学校学生普遍的认知和行为偏差的情况(尤其是情绪控制能力弱的特点),拟定一份小组工作方案。案例分析题八:服刑人员子女可以说是社会弱势群体之一,由于家人的违法犯罪行为,使得他们不得不承受来自家庭﹑学校﹑社区等方方面面的压力。问题:如果你所在的社区存在一部分服刑人员子女,作为一名专业社会工作者,请根据服刑人员子女的需求拟定一份社区服务方案。 案例分析题九:小羽,女,1972年5月出生,原是上海某纺织厂工人,因下岗而待业在家,与其丈夫结婚生子后一直以操持家务为主。小羽在一次与邻居的争吵中不慎弄伤邻居,因犯过失致人重伤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年,缓刑二年。这件事对小羽造成了不小的打击,致使她的情绪一直处于谷底。小羽平时为人处事也比较软弱、不够自信,非常依赖自己的丈夫。问题:请对上述案例进行分析与预估,谈谈对小羽可采取哪些介入策略。坦头社区矫正案例分析社区矫正案例分析一、基本情况:1、李某,男,1993年9月1日出生,初中文化,身体状况良好,未婚 ,家庭住址:天台县坦头镇下宅村。2、犯罪及处罚情况:2010年因盗窃罪被人民法院宣判,由于犯罪时未满十八周岁,被人民法院从轻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二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一万二千元。3、目前情况:无业在家,与父母的关系较为疏远,喜欢上网聊天、玩网游。4、家庭和社会环境:李某是家里的独生儿子,由于父母在他小时候经常外出打工不常在家,所以他主要是由其祖父母从小带大。因此其祖父母从小就对他宠爱有加,无论要什么东西都尽可能的满足他的要求。在学校里,李某的学习成绩还比较一般,但是自从在结交了社会上一些不良少年后,学习成绩一路下滑,对于老师的教导置之不理,经常逃课逃学,结伙成群的在游戏房里游玩。5、性格特征:李某由于从小缺少父母的关爱,缺少家庭的教育和关怀,导致其个性较为偏执,凡事以我为中心,我行我素,对于自己的行为可能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缺乏必要的判断和预见能力。二、专业关系的建立及加深纳入社区矫正以后,李某对于社区矫正的各项规定和纪律,有一定的反感情绪存在,觉得社区矫正可有可无,有着一副无所谓的态度。在随后的个别谈话中,社工首先向其讲解了社区矫正的严肃性,使其明白违反社区矫正的严重后果。其次从其熟悉的网络相关话题入手,逐步拉近与李某的距离,消除双方之间的敌对情绪。通过多次面谈后,所交谈的内容和范围不断扩展、深入,取得了良好的相互沟通和了解,建立了互相信任的专业工作关系。三、问题分析与诊断1、法律意识比较淡薄从与李某几次交谈中,发现李某对法律知识的掌握非常有限,认为自己以前的“事情”认为主要是自己交友不慎,碍于所谓的朋友义气而不好意思不去。对自己行为后果的严重性和违法性,没有足够的认知和预见能力。2、 家庭关爱程度不够听之任之李某的父亲长期在外面的工地上打工,平时很少在家关心和教育李某。而其母亲是典型的农村妇女,在工厂里做汽车坐垫,对自己的儿子比较宠爱,有什么要求都会尽量满足。李某从小都是由其祖父母带大,家里对李某平时交些什么朋友和做些什么都不太了解,缺乏必要的沟通和教育。3、尚未脱离不良的社会圈子在李某被判处缓刑后,其尚未脱离原有的所谓朋友圈子,和鲍某、周某等人仍有所联系。不时的一起去网吧等娱乐场所聚会,更有通宵上网玩网游的事情发生。4、自身条件不足就业期望值过高由于李某是初中文化水平,其自身就业综合能力仍属偏低,对目前的就业环境没有一个清醒的认识,缺乏足够正确、理性的判断。认为自己以后的工作岗位的工资,应该至少要有2000元以上他才愿意干。四、矫正计划1、通过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和案例,帮助其反思以往的错误行为,加强法律意识。2、会同李某父母与其沟通交流各自的想法和观点,缓和家庭成员间的紧张气氛。建立起相互信任相互谅解的家庭关系。3、搜集就业和职业技能培训有关信息,帮助李某掌握一技之长,消除过高的期望,正确看待就业过程中所碰到的各种困难和挫折。4、会同矫正志愿者和家属,劝说李某脱离目前的社交圈子,重新开始自己的人生道路。 五、矫正介入(一)介入理念平等、尊重、接纳的态度,助人自助,帮助李某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二)介入措施:1、利用集中教育和个别教育的机会,帮助教育李某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常识,使其对自己以往的行为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不仅仅归咎于自己的交友不慎。提高李某的服刑意识,使其认识到刑罚的执行的严肃性,认真接受社区矫正。2、会同李某的家人与其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沟通,创造一种良好的氛围,努力促使双方的互相认同和谅解。采取换位思考的方式让钱某感受家庭的温暖和关爱,理解父母的苦心和辛劳。3、让李某对目前的劳动就业环境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不盲目定位追求高工资和福利待遇,而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择业。同时让李某清楚就业的残酷性,希望李某能够参加职业技能资格培训或是在平时多学习一点相关技能知识,以增加自己的就业竞争能力,不要过多的把时间放在电脑游戏上。4、以实际案例帮助其分析其中的厉害关系,劝说李某脱离目前的社交圈子。使他能够正确定义朋友的含义,而不是停留在表面的所谓“义气” 上。(三)介入效果目前李某能够积极按时参加社区矫正各项教育学习活动和社区公益劳动,做到有事请假于后补上,且表现良好态度诚恳。在就业方面能够正确看待现有的就业环境,积极寻找工作岗位谋取成功就业,虽然在有些方面做的还不够,但在思想上比以往有所提高不在得过且过。和父母的关系也有所缓和,能够偶尔帮助做一点家务活。在社交方面虽未完全断绝联系脱离圈子,但联系的次数频率有所下降少有夜不归宿的现象发生。六、评估与反思虽然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后,李某发生了一定程度上的改变,取得了一定程度上的工作成效,但由于李某在自身文化水平和职业技能方面的缺乏,以及目前社会对他们的歧视态度,使得像李某这种经历的矫正人员很难成功就业。尚存在较大的不稳定因素,还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帮助和支持。 对财产型青少年社区矫正对象心理矫_省略_讨_以社区矫正对象Z某为典型个案_金碧华第19卷第1期2009年3月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JOURNALOFJIANGXIYOUTHVOCATIONALCOLLEGEVol.19,No.1Mar.2009对财产型青少年社区矫正对象心理矫正工作的探讨———以社区矫正对象Z某为典型个案金碧华(浙江理工大学法政学院,浙江杭州310018)[摘要]随着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深入开展,对社区服刑人员的心理矫正被作为一种具有现实意义的改造手段加以 运用,而青少年犯作为一个比较特殊的犯罪群体,其生理、心理等方面都与成年犯有着比较明显的区别,因此应针对青少年犯的身心特点对其开展心理矫正工作。本文的目的就是通过对象Z某的个案分析,提出对财产型青少年社区矫正对象的心理矫正模式,以利于实践中对他们心理矫正工作的开展。[关键词]财产型;社区矫正;青少年;心理矫治工作[中图分类号]D669.5[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2-2108(2009)01-0005-05一、引言心理矫正是指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技术,对人的心理与行为障碍进行矫正和治疗。社区矫正中的心理矫正工作是指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和手段,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教育矫正和心理治疗,以配合教育改造,消除其不良心理,促进心理健康、重塑健全人格和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矫正工作质量和效果的一项工作方式。作为一项科学的社区矫正方式,心理矫正工作在社区矫正中的作用勿庸置疑。自社区矫正试点工作开展以来,我国各试点省市都将心理矫正工作作为社区矫正的重点工作之一。然而,目前该项工作存在诸多问题,比较突出的就是青少年矫正对象的心理矫正问题。由于近年来社区矫正过程中青少年比例的逐年增加,例如,目前上海市浦东新区川沙新镇共有79名社区服刑人员,其中25周岁以下青少年就有13人,占16.5%,根据青少年矫正对象的生理、心理特点和其他的实际情况,对他们的心理矫正工作应该区别于成年人,同时围绕青少年犯罪的突出矛盾,如何对青少年矫正对象实施心理矫正,确保有效地教育和挽救,使他们不再走上重新犯罪道路,将是今后青少年社区矫正工作的重心,也是社区矫正研究者重点思考的问题。因此,本论文作者根据亲身调查的经历,结合相关的理论,从实证出发,对上海市浦东新区川沙新镇社区矫正对象Z某进行个案分析,以期提出对财产型青少年矫正对象心理矫正的可行方案和适合模型,促进实践中对他们心理矫正工作的开展。二、个案的选择和矫正对象Z某基本情况[收稿日期]2008-09-28个案研究是指在确定个案对象的基础上,在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理论的指导下,采用多种教育方法,调动其各方面的积极因素,针对对象个体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连续教育感化。通过关注青少年矫正对象的情绪变化、内心感受和自我认识的发展,帮助其解决成长中遇到的诸多问题,并通过问题的解决,防止他们重新犯罪,最终使他们顺利实现社会化进程,成为符合社会需求的人。当然,以个案的形式来完成此次研究,主要出于如下考虑:1.青少年矫正对象的特殊性和类别化倾向比较明显。首先,青少年矫正对象无论是在年龄还是在身心方面都表现出与成年人不同的特点,这使得对其的心理矫正应该因人而异;其次,暴力型犯罪、财产型犯罪和淫欲型犯罪的不同表征,使得对于青少年矫正对象的心理矫正同样应该有所区别。最后,社区矫正初期、中期、末期青少年矫正对象的心理存在较大出入,在阶段性上需要区别对待。因此,针对当前心理矫正“大锅饭”现状,个案研究有助于改变这种只注重形式,忽视个别性的工作方式。当然,个案形式的最终目的在于通过“临床实验”的方式达到扩大化,形成青少年矫正对象心理矫正工作的基本模式。2.个案的优势在于“解剖麻雀”,从特殊性中发现一般性,能够详细地描述某一对象的全貌,了解事物发展的全部过程。这一特点有助于深挖青少年犯罪的各种激发因素,为青少年心理矫正工作提供指导。3.作为本质上隶属于微观社会研究的个案,其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宏观层面的社区矫正政策研究提供帮助,并为理论研究者研究青少年社区矫正提供诸多视角。社区矫正对象Z某的基本情况:Z某,男,1986年1[作者简介]金碧华(1978-),男,浙江富阳人,浙江理工大学法政学院社会工作系,讲师,法学博士,研究方向为矫治社会工作、犯罪社会学。[基金项目]本论文系作者正在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支持的“过程” :社区矫正假释犯对象的社会支持网络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之一,项目编号为08CSH019。月15日生,高中文化,双亲家庭,独生子女,未婚。案发前为社会闲散人员。2006年8月,Z某因盗窃罪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1年6个月,缓刑1年6个月。2006年8月22日进入所在社区接收矫正,到2008年2月21日刑期结束。从时间上看,Z某属于社区矫正“初期”对象。有”。但显然,工作、经济来源等都不允许他任意妄为,他只能通过其他方式尽量地满足自身微不足道的虚荣心。当然,“好奇心”的强烈刺激使得Z某在为人处事方面表现出与一般同龄人不同的特征,他容易与社会黑暗面接触并融合。此外,Z某在谋求“朋友”的过程中屡遭挫折,使得其对“朋友”的要求没有严格的标准。在访谈中Z某叙述其由于成绩差无法和成绩好的同学相处,事实上也没有共同语言,因此,他只能通过网吧、歌厅、舞厅、迪吧等场所接触其他学校的所谓“差生”和社会上的闲散人员(Z某认为好的学生一般都很用功,不大去这些场所,只有差生才去这些地方),而正是这些“差生”、闲散人员给了Z某一个倾诉、交流的空间,他在这种场域里获得了精神和物质方面的需求。当然,正是这些“好朋友”,在言谈举止乃至思想上,深深地影响着Z某。主要体现在:1.无原则的“哥们义气的朋友观”。Z某愿意为他的朋友“赴汤蹈火” ,这种极度危险的精神锁链控制着Z某的思维;2.对暴力行为的盲目信仰。Z某在言谈中无不流露出对暴力解决争端的崇尚,以及对具有黑社会性质带头大哥盲目跟从的幼稚心理;3.爱憎、好恶观的颠倒。从谈话中发现,打架、斗殴等行为在Z某看来是很平常的事情,基本上只要Z某的大哥说打就打,根本不用考虑事情的前因后果,由此看出Z某缺乏对别人的起码尊重和同情心;4.自尊心的倾斜和过分的虚荣心。Z某显然意识到自己在学历上的劣势,但他却通过屡次辞职(有时连打声招呼都没有就不做了)来摆脱就业工作中强度大、低工资、前途渺茫等困境,而且间隔中基本上在社会上玩耍、游戏。更为严重的是,Z某特别在意一种吃、住、钱等都有保障的生活方式,而这种方式显然在社会上“跟着大哥”比在家庭中来的更为“惬意”、“轻松” 。因此,很多时候1.Z某的生活史。在家庭方面,Z某与其父母住在一起,父母目前都有工作,收入可以(每月收入共计3000元左右),家庭生活比较宽裕;Z某家庭关系融洽,其母亲比较宠Z某,但Z某对其父亲的教导或多或少能够听进去一些。在学习方面,Z某成绩比较差,初二时因学习成绩问题被转往某职校学习,专业为物业管理。初中毕业进入某高中继续学业,但不能静下心来学习,成绩不好。2004年高中毕业,开始找工作。在就业方面,Z某在两年多时间找了数份工作,但总不能稳定下来。开始时Z某自己出去找工作,但因为学历、经验等问题被拒绝。后在其姐姐的帮助下到某专卖店做服务员,但因故仅做了一个多月就辞职不干,其间在社会上闲逛;后在其伯父帮助下进入一玻璃厂干活,因工资较低,劳动强度太大仅做2个多月;Z某还在某汽修厂干过,但也仅维持2个多月;目前Z某在某电子有限公司上班,月收入1300左右,该职位是Z某通过劳务介绍所介绍,经过激烈面试通过考核的。总的说来,Z某就业时间不长,但经历颇多。2.Z某的犯罪史。就目前档案可查Z某为初犯,且有自首情节。其犯罪的直接原因是因赌博欠高利贷近4000多元钱无法偿还,利用熟悉环境和被害人无防备窃取较大数额的钱财。事后在亲属的规劝下主动向公安机关自首。3.Z某的矫正史。2006年8月,Z某因盗窃罪接受首次社区矫正,到目前为止Z某已经接受了2个多月的社区矫正教育和感化。根据社区矫正社工点老师反映,Z某在2个多月的矫正中表现一般,对判决的态度、对社区矫正的管理、教育、公益劳动、集中教育等无强烈抵触,基本能够遵守相关的社区矫正规定。三、矫正对象Z某犯罪心理形成的原因分析从对Z某的访谈记录中可以发现,导致其犯罪心理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青少年阶段特有的问题,还有家庭、学校、社会风气等方面的影响等。其中,青少年阶段特有的生理、心理表征对Z某影响比较大。(一)生理、心理方面的原因在本个案中,Z某刚刚进入成年人的角色,身高也有Z某的理智都为激情所代替,随着做了一些违法的事情。(二)家庭方面的原因在本案中,Z某的家庭环境对其犯罪也有影响,其中,父母教育的“滞后” 间接促成了Z某长时间在社会闲逛的事实。由于Z某父母都是工人,为了维持家庭生活,他们的大部分时间都必须花在工作上。因此,对Z某的管教就因为诸多事由不得不延缓甚至没有。例如,当Z某因淘气受到母亲训斥后几乎在之后的几个月里都早出晚归,玩耍成了生活主要目的,而其父母却不闻不问;Z某从某专卖店不辞而别,其父母是在几个月之后才知晓,其间并未询问。Z某因工作强度太大、待遇太低辞职后,整天在社会上瞎混,其父母却没有采取任何措施,即使严肃点的教育都没有,任其所为。当然,Z某的父母如大多数父母一样尽量地满足其儿子在生活、学习上的需要,例如帮助Z某从职校转到高中、帮助Z某找工作以及支付Z某平时的一些开销等等,但是,由于Z某与其父母之间缺少沟通(Z某很少和其父母谈论其生活中遇到的事情),各行其是,使得Z某在家庭中并不能找到其所需求的精神、思想慰藉,而事实上其父母对Z某的这种放任自由的态度造成了Z某自控能力不强、精神空虚、适应能力欠缺的心理状况。此外,Z某父母较低的文化水平不足以帮助Z某得到良好的引导。在谋求经济地位和教育层次的过程中,Z某显然是“双重178CM,但显然他在心理方面的表现显示其仍然是一个“未成年人”。实际上,Z某目前的生理、心理表征正是一个“过渡期” 青少年社会化进程的阶段性特征。问题是,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Z某的个性结构出现了倾斜,知识、需要、情感、兴趣和意志结构产生矛盾:物质欲望增多与未独立的经济地位的矛盾;独立自主的要求与依附关系的矛盾;活动能量大与认识水平低的矛盾;现实与未来的矛盾。特别是Z某在学习、工作之外闲暇时间里对社会新生事物的“好奇”心理和对“朋友”的渴望。“好奇”心理使得Z某对各种社会新生事物都感到兴奋,他试图在有限的时间、空间,在缺少财力支撑的条件下取得对这些新生事物的“占失败者”。其结果就是Z某感到空间的狭隘,人际关系的复杂,在寻求解决路径的时候,Z某对处于社会边缘的底层青少年,也就是街头、网吧、迪吧等闲散青少年,产生了认同感。(三)学校方面的原因事实上,在本个案中,对Z某人生轨迹影响较大的学生生涯是在初中。由于Z某初中成绩不好(确切地说很差),在读了两年之后学校就将其分流到了某职校。在职校其间,学校对Z某的教育管理基本上是“走个形式”,即使连考试这么重大的事情学校也只是安排老师将答案写在黑板上让学生抄了,然后随便给个分数了事。因此,在初中第三个学年,Z某基本上脱离了正常的学习,大部分时间就是和其他学校同样被分流的人在社会上闲逛。在这里,抛开Z某对学习的厌恶不谈,学校教育管理方面的“功利性” 表现极大地扭曲了Z某的精神世界,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Z某生活质量的蜕化,使其过早地接触了社会的阴暗面。需要指出的是,Z某所在的学校(包括初中、高中)仍然遵循着一贯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作风,停留在一般的空洞的说教上,大话、空话、套话多,不符合学生思想实际。教育形式上仍是沿用传统的大会报告、小会讨论、读报等老一套做法,内容呆板,缺乏活力,学生感到枯燥,厌倦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尤其是法律常识性教育,由于这类教育并不是当前“应试教育”必修课程,因此,在注重分数、成绩的情况下,法律常识性教育几乎很少在初中、高中等学校中出现,出现的机率只能用“偶尔” 概括。这显然无法帮助青少年在是非观念上的进行合理选择,使他们容易受到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四)社会风气和社区环境的原因人与社会是相互影响的。目前社会上不良风气对青少年的影响的很大的。比如,片面追求升学率、拜金主义、物质欲等等都会潜移默化地毒害、侵蚀青少年。同时,Z某的初次犯罪和他所处的社区环境有很大的关系(Z某居住在城乡结合部,社区建设一般,社区环境比较复杂)。他所交往的朋友大多无所事事、游手好闲,这些人的思想、处事方法都对他产生了不利影响。耳濡目染之下,Z某也成为了一个不良少年。在加上他们经常出入于歌厅、舞厅、酒吧、网吧、迪吧、赌场等社会关系复杂的地方,久而久之,缺乏鉴别能力的他们就沾染上社会上好逸恶劳、崇尚暴力的恶习。就是因为Z某处于这样的社会风气和社区环境之下,他才会毫不犹豫地选择盗窃他人财务的违法犯罪行为。在这里有必要说明的是,当前政府对某些场所的管理并没有到位,而恰恰由于这种不到位使得青少年有机会在这种管理“空隙” 间游荡。例如,目前对网吧的管理,虽然国家三令五申强调未成年人不得进入该种娱乐场所,但在利益的驱使下网吧经营业主却不闻不问、听之任之;又如迪吧、舞厅、赌场等场所对于青少年的诱惑,由于国家对此管理落后,在很多情况下这些场所充斥着的大量暴力、淫秽等危险因素很容易毒害青少年。四、对矫正对象Z某的心理状态评估矫正对象心理状态评估又称心理甄别,是指对矫正对象的人格状况、心理健康状况、人身危险性、心理疾病等所作的评价和鉴定活动。由于矫正对象心理是一个多侧面、多层次、内容丰富的体系,出于研究的不同目的和需要,对矫正对象的心理状态评估也应该是多视角的。根据评估的内容不同,可分为基础性评估、矫治性评估和预测性评估。需要指出的是,本个案中对Z某的心理状态评估是建立在翔实调查的基础上,而不是对其的主观猜想。在对Z某的心理调查中,我们采用了心理测验量表和观察、面谈、调查法相结合的方法,目的在于科学、合理、准确地把握矫正对象Z某的心理状态。(一)矫正对象Z某心理状态的基础性评估所谓基础性评估是指对矫正对象个体心理过程、心理状态、个性心理的鉴定和评价。基础性评估的内容主要是对那些影响矫正对象教育改造的不良心理因素进行评估,具体包括:1.与犯罪相关的个性心理特征,包括气质和性格等方面。在气质方面,经过观察和测验,可以认为Z某属于比较活泼、直爽的类型。当然,在具体的气质类型上,Z某介入多血质(活泼型)和胆汁质(不可遏止型)之间,且多血质相对突出。具体表征为:Z某活泼、好动、热情、适应能力强、敏感、反应迅速、喜欢与人交往、注意力容易转移、兴趣广而易变、感情外露而易变、缺乏毅力和耐力、浮躁、轻率;同时Z某又直率、热情、精力旺盛、生气勃勃、易感情用事、任性、缺乏自制力。当然,Z某的气质类型并没有好坏之分,只不过在一定程度上Z某的气质类型对犯罪行为类型和犯罪方式的发生有一定影响。在性格方面,Z某倾向于外向型性格,具体表征为:在性格的情绪特征方面,表现为情绪冲动性强、理智性差、情绪波动性大、稳定性差;在性格的意志特征方面,表现为自控力差、冒险和侥幸心理强、意志薄弱、坚持性差;在对现实态度的性格特征方面,表现为对社会、集体和他人缺乏责任感、义务感、同情心,对劳动、学习的态度是较为懒惰;在性格的理智特征方面,心理水平差、理智性差。当然,Z某的这些性格并不必然会导致犯罪行为的发生,其消极性格的存在才是引发Z某铤而走险,采取违法行为的因素。2.动力系统中的不良心理因素,包括不良需要、不良动机和扭曲的价值观等。在不良需要方面,Z某表现出较为强烈的物欲倾向和不健康的心理需要,如帮派、哥儿们义气、报复等;在不良动机方面,Z某持侥幸心理,挟图财之动机。该不良动机在Z某实施盗窃行为时并没有发生激烈的思想斗争;在扭曲的价值观上,Z某在兴趣方面表现出热衷于迪吧、舞厅、歌厅、游戏机等,满足于感官刺激,以追求刺激,填补精神空虚为生活寄托;在理想方面,Z某表现出想做一个厨师的愿望,但这种愿望在社会闲逛之后逐渐消失;在价值观上,Z某表现出与主流社会文化相背的是非模糊、争强好胜、哥们儿义气等观念。3.自我调控系统中的不良心理因素,包括自我意识、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等。在自我意识方面,Z某由于过早进入社会,使得其无法清晰的按照社会公认的法律、道德标准,正确地认识、评价和控制自己的心理活动;在道德意识方面,Z某的道德义务感和责任感比较模糊,对犯罪亚文化盲目崇拜,如“大哥说什么就做什么,其他什么都不管” ;在法律意识方面,Z某对法律心存恐惧,但知法犯法,视法律为儿戏。当然,Z某对法律的了解范围不大,仅限于一般的刑事案件,如盗窃、杀人、抢劫等,其对具体的法律内容知之甚少。4.不良的行为习惯。Z某除了热衷于歌厅、舞厅、迪吧、游戏等之外还对赌博非常感兴趣,且数量较大。时常的赌博使得Z某对金钱看的比较重,但苦于没有钱。事实上,正是由于Z某在赌博过程中输钱欠了高利贷钱,才引发了Z某冒险盗窃他人钱财的行为。(二)矫正对象Z某心理状态的矫治性评估所谓矫治性评估是指在基础性评估的基础上,对特定矫正对象是否患有心理疾病以及患有何种心理疾病进行的诊断活动。矫治性评估的内容主要有临床性诊断、动力性诊断、病源性诊断、矫治可能性评估以及矫治方案的确定。具体包括:1.在临床性诊断、动力性诊断和病源性诊断方面,通过基础性评估,可以发现Z某主要是“适应不良反应”的心理疾病,这种轻度的心理疾病主要是由于Z某在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中没有把握好自己,其行为逻辑受到了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当然,由于Z某个体心理特质方面的缺陷,如自控力差、意志薄弱、自我意识、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淡薄等,在长期对社会的适应不良反应下,稍有疏忽就极有可能引发一系列的违法犯罪。2.矫正初期心理矫正效果的评估。由于Z某刚进入社区接收矫正,因此对其的心理矫正工作主要还是“在刑意识” 教育,即强化其法制观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对社会的负罪感,对犯罪的耻辱感,对罪行的罪责感,对法律的敬畏感,使其树立起正确的社区矫正观念。从调查中发现,Z某对自己的罪过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悔罪态度良好,法律意识有所增强,在是非观念上开始进行理智选择。不过,由于导致个性心理的缺陷。当消极的个性心理累积达到一定的临界点时,就可能引发犯罪行为的发生。因此,从Z某将近1年多在社会上“混世” 经历,试图在短时间内改变其生活方式、价值观念,难度很大(在无法根本改变复杂社会环境的条件下,对Z某的矫治需要各方力量的配合,但最根本的还是Z某自身的努力)。如果任其在社会上闲荡,那么在不良的社会风气下,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Z某再犯的可能性还是很大。当然,Z某再犯的犯罪类型也不仅仅限于盗窃行为,极有可能涉及其他类型犯罪。2.发展性评估。通过Z某的口述,其对目前的工作还是比较满意的,无论是工作强度还是工资福利方面。Z某希望以后可以自己做生意,成就自己的事业,这是其对未来发展的一个期望。但是,鉴于目前Z某的基本条件,对其的发展评估仍需要通过长期的观察获得。五、对矫正对象Z某心理矫正工作的跟进措施针对矫正初期Z某的具体情况,有必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心理矫正工作跟进措施,有步骤地对其开展心理矫正。主要措施如下:1.加大心理辅导力度,适时提供心理咨询。针对Z某性格偏于外向,容易接受别人的特点,应当积极地利用一切合理的时间、方式对Z某进行心理辅导。辅导的内容可以是有关就业方面的问题,也可以是有关人际关系、为人处事方面。如果Z某有心理咨询的要求,可以借聘请专业心理咨询师进行集中心理教育机会对Z某进行单独咨询,当然大多数时间社工老师有能力的应该尽量帮助Z某解决心理上的问题。2.加强对Z某的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充分利用各种感化教育的方式,促使Z某向劳动模范学习,激发他的道德情感。可以借思想汇报的机会向其推荐几类积极上进的小说和书籍,并要求写出读后感和体会(Z某对写思想汇报总是抱着随便的态度);或者尝试运用团体社会工作的原理,利用集中教育的机会开展集体讨论活动,要求Z某就某一个主题发表自己的观点,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此外,针对Z某的具体情况,为其制定整个矫正期间的系统的思想、法制、道德教育学习计划,组织其学习日常行为奖惩办法、《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刑法》、《刑事诉讼法》以及《民法通则》等法律规章。3.加大亲情的感召力度,挖掘家庭的潜在引导作用。事实上,Z某父母对其的疏于教育,缺乏沟通、交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Z某进入社区接收矫正的时间不长,其感受到的强制性规制并没有产生立竿见影效果,在很多问题上Z某仍然感到模糊,如“朋友” 定义、家庭观念、理想等,因此,从Z某真诚地向社工老师表示其不会再犯罪的态度可以看出,在刑意识的教育对Z某还是有积极效果的,对其今后一段生活影响是较大的,但需要指出的是,由于Z某与社会阴暗面的交织时间较长,对Z某的诸多影响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到目前为止仅2个多月)消除,为此,持续的心理矫正工作还是必须的。3.在矫治可能性评估方面,基于前述的论断,有理由相信:持轻度心理疾病的Z某有极大可能被教育感化为一个符合社会规范要求的人。不仅仅是因为Z某还只是一个涉世不深的刚过18周岁的青年,而且在将Z某引导回正常的社会生活之后,在努力隔绝那些社会阴暗面对其的影响,相信Z某的生活会慢慢地趋于正常,并实现社会化的要求。(三)矫正对象Z某心理状态的预测性评估所谓预测性评估是指在对矫正对象心理调查的基础上,对其的人身危险性和未来发展做出鉴定和评价,包括危险性评估和发展性评估。1.危险性评估。在这里必须明确的是,个性心理的形成是极其复杂的,但个性心理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由于错误的和不完全的社会化,矫正对象通过学习内化形成了各种消极的心理因素,Z某的性格:他不善于与其父母置心谈话,即使在案犯后取保候审期间Z某在家也只是将大多数时间花在看电视、睡觉上面。因此,不定期地找Z某父母谈话,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到教育Z某的活动中来,对于改善他们关系,尤其是为Z某的教育改造创造一个温馨的家庭环境,使其心理状态能够恢复正常,具有很大帮助。当然,矫正初期Z某的心理状态并不稳定,通过其父母可以掌握Z某的心理状况,可以为心理矫正各项措施的开展提供支持。4.心理调查跟踪测试。社区矫正存在不同的阶段,对于Z某来说,其在不同阶段中的心理状态是不一样的。为此,制定适合不同时期的心理测试量表,结合具体情况对Z某进行心理治疗是非常必要的。5.加强管理。心理矫正工作的开展需要强有力的管理措施作为后盾。基于Z某玩性较大,好动的性格,社工老师应该尽量掌握其活动范围、活动内容,适时提醒评估后发现青少年还存在心理问题,即其心理疾病并没有最终治愈,那么有关心理矫正的具体措施就应该持续下去,直到其矫正期限完止。此外,青少年财产型犯罪心理矫正工作的开展还必须遵循先试后推,以点带面;先易后难,循序渐进;以我为主,内外结合;分工负责,互相配合的工作原则,在具体工作中组织相应的人力、物力、财力,通过宣传教育、建章立制、构建网络,在提出科学、合理方案的基础下,实施对青少年财产型犯罪的心理矫正工作。参考文献:Z某,防止其再次回到引发其犯罪的社会环境中。对于任何可能导致Z某违法犯罪的因素,应该立即对其进行警告,并进行备案。六、对青少年财产型犯罪心理矫治工作的建议财产型犯罪历来在青少年犯罪中比例较大,主要涉及盗窃、诈骗、抢夺等罪名。由于该类犯罪动机各不相同,有的迫于生计,有的是为了报复,有的是追求享乐,还有的纯粹是寻求刺激,因此,在对此类青少年犯罪进行心理矫正过程中,必须注意到他们缺陷的个性心理,同时结合青少年特有的生理、心理特征,有计划、有步骤、科学、合理地加以实施。在对青少年财产型犯罪进行心理矫正之前,最好先制定一个翔实、充分的心理矫正方案。这个方案应该以认知―― 行为模式为基础,突出青少年犯罪在认知、行为方面的不良表现。这个针对青少年财产型犯罪的心理矫正工作方案应该包括:1.目标和任务。青少年财产型犯罪心理矫正方案的实施旨在帮助他们改变畸形的物质欲望,认识畸形物质欲求的表现及其危害,明白畸形物质欲求的形成及其强化过程,认识享受、攀比、虚荣等病态心理,确立与社会发展和自身条件相适应的消费观;扭转错误的社会认知,认识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并非鼓励非法致富,学会既看到别人富裕后的幸福,更要关注别人致富的艰辛,认识致富手段的多样性以及犯罪致富的危险性,认清自身优势,坚信诚实能够致富;矫正恶劣的行为习惯,认识恶劣行为习惯的表现和危害,学习对恶劣行为习惯的意识和控制,学习分散或转移对他人财务的注意,尝试养成新的兴趣和爱好;培养实用的生活技能,学习谋生的技能,培养致富的品质,学会享受生活的新方法。2.措施。根据青少年财产型犯罪心理矫正工作方案确定的目标和任务,结合青少年对象的共性特点,可采用团体矫治和个体矫治相结合的方式,同时灵活选用不同的矫治措施。一般来说,有关知识的传授、观念的转变、认识的提高等可以用集中教育和个别教育的方法;引导分析某种想法或行为的利弊、尝试某种新的行为方法可用生活辅导和心理辅导;学习和掌握某种技能和行为控制方法等,则可采用技能培训和业务培训的方法;而对异常心理的矫治则多用心理咨询和治疗。这里必须说明两点:首先是青少年社区矫治在管理上的局限性,包括时间、空间、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贫乏;其次青少年社区矫治阶段性的存在。这两个方面促使我们在对青少年财产型犯罪进行心理矫治过程中必须有的放矢,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当然,对于上述各项措施的运用,在提高心理矫治效果和质量的前提下,各项措施应当注意综合运用。3.评估。为了准确掌握青少年财产型犯罪心理矫治的各项情况,有必要对心理矫正工作进行评估,包括矫治性评估和预测性评估。在具体的评估中,量表法、观察法和综合评估法都可以加以运用。必须注意的是,上述方案只是针对青少年财产型犯罪心理矫治工作的一个基本轮廓,该方案的具体实施应该以最终消除青少年违法犯罪心理为根本目的,因此,只要在[1]罗大华.犯罪心理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2]狄小华.罪犯心理矫治导论[M].北京:群众出版社,2004.[3]章恩友.罪犯心理矫治技术[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2002.责任编辑:徐光井库伦旗社区矫正工作典型材料创新思路,推动社区矫正工作新发展----库伦旗社区矫正工作材料 为进一步推进社区矫正工作贯彻落实,充分发挥社区矫正教育改造罪犯、预防重新违法犯罪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作用,库伦旗司法局以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为抓手,将社区矫正工作作为社会管理创新的一项重要内容,全面理顺、创新措施、使此项工作进一步走上规范化轨道。一、完善社会管理网络,社区矫正工作向村级延伸为确保工作的落实,完善矫正网络,今年起,拟在全旗186个嘎查村和9个社区居委会全部设立村级工作站,目前库伦社区已经正式挂牌,其它地区也逐步建设中。人员组成由派出所包片民警及政府出资聘用或村(社区)指派的1到2名责任心强、素质过硬的村(社区)干部或居民专(兼)职负责本村(社区)社区矫正对象的日常监督管理,包括组织公益劳动、帮助社区矫正人员中的困难户申请低保、力所能及在解决他们生活中遇到的小问题等,同时将情况及时反馈给镇社区矫正工作站,确保矫正对象无一脱管、漏管。(一)建立社区矫正对象村(社区)级档案工作中,每接受一名社区矫正对象,苏木镇(街道)社区矫正办公室按照统一程序,做到对矫正对象犯罪原因、基本情况、家庭、思想、现实表现等情况掌握详实具体。第一时间为每名矫正对象建立档案,同时制作一份该对象的村(社区)级档案送交其所属嘎查村(社区)工作站。档案包括管理和帮教两方面,如矫正对象的执行通知书复印件、基本情况登记表、公益劳动、走访记录、村级考核表等。让村(社区)工作站在第一时间全面掌握矫正对象的信息,能有针对性地开展监管、帮教工作。(二)健全矫正志愿者的帮教机制一是苏木镇(街道)矫正办在各嘎查村(社区)储备一定数量的志愿者队伍,在社区矫正对象按规定报到之后,经苏木镇(街道)矫正办同意可由矫正对象挑选其认同的帮教志愿者,以有利于日后的沟通和帮教。二是嘎查村(社区)委员会、矫正志愿者参与矫正对象的教育方法和矫正方案的制定。三是健全帮教内容,嘎查村(社区)工作站、矫正志愿者不仅要监管、教育和汇报矫正对象动态情况,更重要的是做好对矫正对象的帮扶解困,帮助解决矫正对象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困难,引导矫正对象重树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三)建立镇村共同监管的衔接机制衔接后,苏木镇(街道)矫正办将矫正对象日常学习教育和公益劳动部分工作职责分配到各嘎查村(社区)工作站实施。由各嘎查村(社区)工作站因地因人制宜组织矫正对象的学习和劳动,定期听取矫正对象思想汇报,并参与对矫正对矫正对象的考核。工作中,苏木镇(街道)、嘎查村(社区)社区矫正组织定期听取社区矫正志愿者、居民群众、单位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掌握矫正对象的各方面情况,对社区矫正对象采取个人汇报、自评、群众测评、社区矫正工作部门综合评定等方法,对矫正对象逐个考核,坚持月有考核记载,季有评议鉴定。苏木镇(街道)矫正办在充分听取嘎查村(社区)监管意见的基础上,对矫正对象进行奖惩。二、多措并举,提升矫正工作水平近期,根据上级文件,印制了两套手册:一套是包括一系列制度的工作手册下发到各司法所,使此项工作有章可循。另一套是包含了社区服刑人员须知等社区服刑人员应知的系列管理制度,并于8月22号召开的全旗社区服刑人员集中教育大会上发至人手一册,方便矫正对象日常学习和改造。(一)心理、行为矫正有机结合。运用信息化管理系统和心理矫治手段,对社区矫正对象实施科学管理。一是建立一处全旗社区矫正集中教育基地,定期组织全体矫正对象集中教育和就业、生活、技能培训,采用多媒体教学投影设备,经常性地组织他们观看警示教育和典型事例专题片。二是创建了一处全旗社区矫正心理咨询室,聘请了四名具有工作经验的心理学专家定期坐诊,并开通了免费咨询热线,对社区服刑人员及时、有针对性地开展个案心理治疗,从而改变他们的认知、情绪和行为,治疗、缓解、消除其异常心理,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促使其更好地融入社会,逐步实现社区服刑人员心理健康教育的常态化。通过行为矫正和心理治疗的结合,促进矫正对象从主观意识和客观行动上同步改造,预防重新违法犯罪。(二)完善监管制度,预防脱管漏管。一是规范了请假程序,建立矫正对象外出务工请假担保人制度,并借此完善矫正对象外出务工请假制度。此项制度的实施,既满足矫正对象生活需要,保护矫正对象的正当利益,又对外出务工请假严格审查、把关;二是对于社区服刑人员离开本地到异地就业、就学、就医、探(投)亲等,拟在异地临时居住6个月以上的,落实社区矫正对象异地管理,由此建立起我旗的异地委托管理机制。三是实现社区服刑人员手机GPS定位监管。通过与电信公司协调,为全旗社区矫正对象每人购机一部,要求他们保证手机随身携带,保持24小时开机状态,通过网络系统随时随地跟踪监控去向,有效预防了社区矫正对象脱管现象发生。四是规范社区服刑人员出国(境)管控。与公安部门联合做好社区矫正对象不批准出境通报备案工作,强化对社区服刑人员因私出国(境)的管控。要求所有的社区服刑人员都是不批准出境的对象,及时沟通协调、交换信息,研究解决通报备案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确保社区服刑人员出国(境)管理不失控。几项举措对进一步落实教育矫正措施、安全监管矫正对象、切实预防脱管漏管现象发生、预防和减少重新犯罪、推进社区矫正工作有力开展,必将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简报档案创新社区矫正工作又有新亮点今年,在进一步理顺社区矫正各项工作中,把提升档案管理的规范化水平,做为一项重点工作创新。旗社区矫正办公室依据《内蒙古自治区社区矫工作流程》等相关文件内容要求,对全旗社区矫正工作档案和矫正对象个人档案(正式档案),重新统一格式和内容,并建立了矫正对象村级管理档案(辅助档案),规定从8月1日起衔接的社区矫正对象,全部使用新建档案,按照监管级别,正式档案分别用红、黄、浅绿、和深绿四种颜色直观区分严管、普管、二级宽管和一级宽管分类归档。同时对所有社区服刑人员档案资料的完整性、真实性进行逐一核查,逐一填补、逐一完善,建立档案登记簿,做到记载详实,分类科学,并规定将所有矫正期满人员的辅助档案和正式档案合并一起,全部交旗局统一专人保管。确保档案材料齐全、管理规范。通过对社区服刑人员的档案进行重新规范、建档、核查、分类,不仅改变了过去档案内容、管理混乱的现象,落实监管责任后,也提高了档案管理的安全性,查阅的方便、快捷性,提升了社区矫正档案管理规范化建设水平。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