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苓白术丸ppt课件

参苓白术丸ppt课件

ID:18436353

大小:142.5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09-17

参苓白术丸ppt课件_第1页
参苓白术丸ppt课件_第2页
参苓白术丸ppt课件_第3页
参苓白术丸ppt课件_第4页
参苓白术丸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参苓白术丸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参苓白术丸中文通用名】参苓白术散【别 名】苓参白术散(《医门法律》)、白术调元散(《痘疹全集》)、参术饮(《张氏医通》)、白术散(《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药品性质】处方药【药品分类】中药方剂->消化系统方剂->慢性肠炎【药理毒理】实验研究对胃肠收缩功能的影响《中成药研究》(1982,8:25):实验证明,本方小剂量可兴奋肠管收缩,大剂量则主要引起抑制。小剂量可解除肾上腺素对肠管的部分抑制现象,大剂量又可解除氯化钡或毛果芸香碱引起的肠管痉挛。这一结果与本方补气健脾的功能颇为吻合。本方对胃肠收缩活动的兴奋和抑制作用,与剂量大小有关。方中部分药物如茯苓、甘草、白术及

2、陈皮主要有抑制作用;个别药物如桔梗主要呈兴奋作用。提示本方似有一种以抑制为主,兴奋为辅的胃肠活动调整剂。【处方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组 成】莲子肉(去皮)、薏苡仁、缩砂仁、桔梗(炒令深黄色)各500克,白扁豆(姜汁浸,去皮,微炒)750克,白茯苓、人参(去芦)、甘草(炒)、白术、山药各1000克。【功 效】健脾益气,和胃渗湿。【适应症】脾虚泄泻,反复日久,稍有饮食不慎即便次增加,或溏或泻,夹有完谷不化,伴腹胀肠鸣,脘痞不适,纳谷不香,精神倦怠,面色少华,舌淡苔白,纳谷不香,精神倦怠,面色少华,舌淡苔白,脉搏缓弱者。小儿消化不良,或脾疳口渴,夜则渴止,乳食

3、不进者;妇女脾虚湿重,带下色白清稀;大病瘥后调理等。现用于脾肺气虚之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咳嗽痰白量多者;营养不良性水肿、慢性肾炎尿蛋白日久不消属脾虚者。【方 解】此药中和不热,久服养气育神,醒脾悦色,顺正辟邪。治脾胃者,补其虚,除其湿,行其滞,调其气而已。方中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山药,薏仁、扁豆、莲肉,皆补脾之药也,然茯苓、山药、薏仁理脾兼能渗湿;砂仁、陈皮调气行滞之品也,然合参、术、苓、草,暖胃而又能补中;桔梗苦甘入肺,能载诸药上浮,又能通天气于地道,使气道升降而益和,且以保肺防燥药之上僭也。【用法用量】上为细末。每次6克,枣汤调服。小儿量岁数酌减。人参、

4、茯苓、白术(麸炒)、山药、白扁豆(炒)、莲子、薏苡仁(麸炒)、砂仁、桔梗、甘草人参性味归经:性平、味甘、微苦,微温。归脾、肺经、心经。功效: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茯苓药用价值性味归经:甘、淡,平。归心、脾、肾经。功能:利水渗湿,健脾,安神。主治: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现有用于子宫肌瘤的治疗。麸炒白术用于脾胃不和,运化失常,食少胀满倦怠乏力,表虚自汗。如治脾虚气滞,脘腹胀满的枳术丸;以及脾气不足,中气下陷的补中益气汤(《脾胃论》);治气虚自汗的玉屏

5、风散(《世医》)。山药甘、平。健脾胃、益肺肾、补虚嬴。治食少便溏、虚劳、喘咳、尿频、带下、消渴。麸炒山药补脾健胃。用于脾虚食少,泄泻便溏,白带过多。炒白扁豆性味归经甘,微温。归脾、胃经。功能主治健脾化湿,和中消暑。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大便溏泻,白带过多,暑湿吐泻,胸闷腹胀。炒白扁豆健脾化湿。用于脾虚泄泻,白带过多。莲子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写道:“莲之味甘,气温而性涩,清芳之气,得稼穑之味,乃脾之果也。中医认为莲子性平味甘、涩,入心、肺、肾经。具有补脾、益肺、养心、益肾和固肠等作用。适用于心悸、失眠、体虚、遗精、白带过多、慢性腹症等症。莲子中间青绿色的胚芽,叫

6、莲子心,味很苦,却是一味良药。中医认为它有清热、固精、安神、强心、降压之效,可治高烧引起的烦躁不安、神志不清和梦遗滑精等症。薏仁甘、淡,凉。归脾、胃、肺经。薏仁最善利水,不至损耗真阴之气,凡湿盛在下身者,最宜用之,视病之轻重,准用药之多寡,则阴阳不伤,而湿病易去。薏苡既治风湿,又主筋急铁拘挛,不能屈伸,彼风湿相搏,骨节疼烦,不得屈伸,风湿相搏砂仁性味:味辛,性温。归经:归脾经、胃经、肾经。功能: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主治:用于湿浊中阻,脘痞不饥,脾胃虚寒,呕吐泄泻,妊娠恶阻,胎动不安。用法用量:3~6克,入煎剂宜后下。桔梗【性味】苦、辛,平。【归经】归肺经

7、。【功能主治】宣肺,利咽,祛痰,排脓。用于咳嗽痰多,胸闷不畅,咽痛,音哑,肺痈吐脓,疮疡脓成不溃。【用法用量】3~9g。《重庆堂随笔》:"桔梗,开肺气之结,宣心气之郁,上焦药也。肺气开则府气通,故亦治腹痛下利,昔人谓其升中有降者是矣。然毕竟升药,病属上焦实证而下焦无病者,固可用也;若下焦阴虚而浮火易动者,即当慎之。其病虽见于上焦,而来源于下焦者,尤为禁剂。昔人舟楫之说,最易误人。夫气味轻清之药,皆治上焦,载以舟楫,已觉多事。质重味厚之药,皆治下焦,载以上行,更属无谓。故不但下焦病不可用,即上焦病,亦惟邪痹于肺、气郁于心,结在阳分者,始可用之。如咽喉痰嗽等证,惟风寒

8、外闭者宜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