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类职业教育毕业论文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层次

教育类职业教育毕业论文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层次

ID:1843549

大小:42.5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7-11-13

教育类职业教育毕业论文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层次_第1页
教育类职业教育毕业论文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层次_第2页
教育类职业教育毕业论文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层次_第3页
教育类职业教育毕业论文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层次_第4页
教育类职业教育毕业论文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层次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育类职业教育毕业论文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层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湖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考籍号:XXXXXXXXX姓名:XXX专业:教育类职业教育论文题目: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层次指导老师:XXX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十日  【摘要】文章从实际的教学改革和教学的需要入手,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中间过程和状态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探讨,根据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不同程度和深度,将其进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十个层次,并对各个阶段和各个层次的特点、教学的指导思想、主要技术特点、注意事项等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整合、信息技术教育应用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必然会带动教育从目的、内容、形式、方法到组织的全面变革。但是这种变革决不可能发生在

2、朝夕之间,一蹴而就,而是要经过许多中间过程和状态。确定各个中间过程的形态和特点,必然能为整个教育改革和广大教师带来巨大的参考价值。北京师范大学的刘儒德博士将信息技术和教育相整合的进程分为四个阶段:计算机素养的培养阶段、课程整合阶段、课程改革阶段、全方位教改阶段[1]。  但是,在将信息技术和基础教育进行整合的实践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上述“四阶段”说有些略显概括,无法对具体的课程和教学进行详细的评定,对实际的教学指导意义不充分。面对众多关于课程改革的现场课、观摩课等,我们常常凭感觉说哪节课更好,却找不到一个可依靠的标准或评定的依据,不知道哪一节“改革”的更深入。目前,信息

3、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和角色可能各不相同,也许是一种演示工具、也许是一种交互工具,但最终信息技术将成为辅助学生学习的高级认知工具,并带动教育的全面改革。那么从演示工具到认知工具,到最终的改革,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到底要历经几个阶段呢?是否能按一定的层级递进关系进行表述呢?  本文将刘儒德博士“四阶段”说的后三个阶段通称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下文提到的所有“整合”都是此意),力争对其进程进行更细致的划分,使广大教师明白要达到信息技术和课程的整合可以从哪几部分着手,自己的探索正处于什么层次上,如何在现有成果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探索和工作。同时,也力争为教育评定人员和研究人员提

4、供一定的参考。  根据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不同程度和深度,可以将整合的进程大略分为三个阶段:封闭式的、以知识为中心的课程整合阶段;开放式的、以资源为中心的课程整合阶段;全方位的课程整合阶段,在不同的阶段,技术投入与学生学习投入是不同的。按照B.Means等人的观点,现代教育改革的核心是使学生变被动型的学习为投入型的学习(EngagedLearning),让他们在真实的(Authentic)环境中学习和接受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在教育中应用技术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习形态由低投入(被动型)转向高投入(主动型)[2]。在教学过程中,教的活动和学的活动对技术有一定的依赖性(以下简称高

5、依赖程度与低依赖程度)。根据学习形态和教学对技术的依赖程度,可以建立如图1所示的发展过程。要实现从低依赖程度、低投入阶段到高依赖程度、高投入阶段的过渡有很多路可走,图中a和b就是不同的策略路线。图1:教学对技术依赖——学习形态图  总体来说,在横纵轴上都呈递增形式。根据整个过程中学生参与学习程度的不同,学生不同的参与程度对信息技术的特征和功能的不同要求,我们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三个阶段细化为十个层次。并对每个层次的教学策略、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角色、学生的角色、教学评价方式及依据,以及信息技术在不同层次的作用进行了比较、阐述,见表1,并在文中对三阶段十层次的相关内容

6、进行了详细的论述。表1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层次划分表阶段层次教学策略学习方式教师角色学生角色教学评价信息技术的作用硬件要求封闭式的、以知识为中心的课程整合信息技术作为演示工具说教式讲授集体听讲知识施与者知识被灌输者纸笔测试、口头问答演示工具一台教师机、投影机信息技术作为交流工具说教式讲授个别辅导个体作业为主知识施与者、活动组织者被灌输为主、呈现出主动参与学习的兴趣纸笔测试简单的人人交互工具,培养学习兴趣、促进情感交流局域网或互联网信息技术作为个别辅导工具个别辅导式教学、个别化学习个体作业计算机软件的开发者或选择者、辅导者主动学习、接受软件讲授纸笔测试或计算机测试简单人机交

7、互工具,实现教师职能的部分代替人手一PC机开放式的、以资源为中心的课程整合信息技术作为资源环境探索式学习等策略个体作业+协作学习教学的引导者、帮助者学习主动参与者测试/学生的作品资源收集、查询工具局域网或互联网信息技术作为信息加工工具个别化学习、协作式学习个体作业为主、少量协作作业知识施与者、学习的指导者、活动组织者学习主动参与者测试/学生的作品学生表达思想、观点、交互的工具网络教室或局域网信息技术作为协作工具多种学习策略,以问题解决式、任务驱动式为主协作作业为主教学的指导者、帮助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学习主动参与者按照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