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课件)

心肺复苏(课件)

ID:18433168

大小:2.81 MB

页数:73页

时间:2018-09-17

心肺复苏(课件)_第1页
心肺复苏(课件)_第2页
心肺复苏(课件)_第3页
心肺复苏(课件)_第4页
心肺复苏(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心肺复苏(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心肺复苏(CPR),是自20世纪60年代至今长达半个世纪以来,全球最为推崇也是普及最为广泛的急救技术。既是专业的急救医学,也是现代救护的核心内容,是最重要的急救知识技能。他是在生命垂危时采取的行之有效的急救措施。心肺复苏的基本概念指对心脏骤停所采取的旨在恢复生命活动和智能的一系列及时、规范、有效的抢救措施。实施心肺复苏的急迫性大脑一旦缺氧4~6分钟,脑组织即发生损伤。超过10分钟即发生不可恢复的损伤。因此,在4~6分钟内,最好进行心肺复苏。心脏性猝死的经过前驱期:猝死前数天或数月出现胸痛、气促、心悸、黑朦;但多数无前驱期。终末事

2、件期:心血管状态出现急剧变化至发生心脏骤停。(瞬间至1小时内)心脏骤停。生物学死亡。心脏骤停的临床表现意识丧失大动脉(颈、股)搏动消失呼吸断续或停止皮肤苍白或明显发绀听诊心音消失完整的心肺复苏包括:基础生命支持(basiclifesupport,BLS):迅速建立有效的通气和人工循环,以保证脑组织及其他重要脏器的血供,支持基本生命活动。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advancedcardiovascularlifesupport,ACLS):使用药物或电技术(除颤或起搏)来恢复自主心律和呼吸,以维持生命活动。延续生命支持(prolong

3、edlifesupport,PLS):主要为脑复苏、原发病的治疗和并发症的防治。心肺复苏的实施步骤一、判断意识先在病员耳边呼唤,在轻拍病员的肩部。二、立即呼唤三、救护体位心肺复苏体位(仰卧位),放在坚硬的平面上。心肺复苏的步骤四、打开气道A仰头举颏法用最短的时间,先将病人的衣领、领带、围巾等解开,将口、鼻内的痰、呕吐物等清除,以利于呼吸道通畅。再打开气道。托颌法(适用头、颈部创伤的伤员)舌后坠单手抬颏法舌后坠双手托下颌法“地包天”心肺复苏的步骤五、判断呼吸利用视、听、感觉在10秒时间内一听。听呼吸音二看。看胸、上腹起伏三感觉。面

4、颊感觉呼吸气流心肺复苏的步骤六、人工呼吸口对口口对鼻口对口鼻口对呼吸面罩人工呼吸注意事项①注意观察吹气效果包括胸廓抬举和回落情况,观察有无气道梗阻并及时纠正和处理。②目前主张成人每5~6秒吹气一次,持续时间应达1秒以上,每分钟10~12次(儿童每分钟12~20次),吹气量约为10ml/kg(700-1000ml),这样可减少胃膨胀对膈肌活动的影响。③吹气量过大,频率过快可致肺泡破裂,对儿童更应注意,救护者也易于疲劳。④注意交叉感染的预防。气道控制技术-面罩通气优点:操作及所需设备简单,效果确切刺激小,易耐受不易造成损伤缺点:不能

5、确保气道,可误吸占用人力资源,难以长时间进行面罩通气操作技术物品准备面罩通气操作技术面罩的放置单手法面罩通气操作技术辅助或控制呼吸◆效果判断:气道阻力胸廓的起伏运动◆辅助措施:口咽或鼻咽通气道◆TV6~8ml/kgf12~20bmp◆并发症:胃膨胀及返流误吸(最严重)眼、口、鼻周软组织压伤喉痉挛(少见)气管内插管气管插管所需器械经口明视气管内插管术经口明视气管内插管术注意:避免撬动牙齿管芯辅助成形轻柔旋转置管刻度提示深度确认插管位置防止导管过深气管插管的指征及注意事项①常规方法无法给予足够通气;②病人无法保护气道;③有意识病人不

6、能正常通气;④行胸按压同时进行气管插管时要求快速准确,时间不应超过30秒。心肺复苏的实施步骤判断心跳应选大动脉。成人和儿童触摸颈动脉用一手示指和中指置于颈前正中部(甲状软骨),手指从颈前正中滑向甲状软骨和胸锁乳突肌之间的凹陷。婴儿触摸肱动脉位于上臂中点内侧判断时间5~10秒心肺复苏的步骤八、人工循环即胸外心脏按压C原理两学说心脏泵机制学说胸腔泵机制学说胸按压(chestcompression)左手掌置于胸部正中乳头连线水平(胸骨下1/2处)右手掌压在左手背上按压时两肘伸直,用肩部力量垂直向下使胸骨下压4-5cm放松后,掌根不要离

7、开胸壁按压次数100次/min按压与吹气之比30:2心肺复苏的步骤儿童(1~8岁)定位胸部正中乳头连线水平按压深度约胸廓前后径的1/3~1/2单手按压,也可用双手掌根按压,但力量要小。婴儿(<1岁)定位胸部正中,紧贴乳头连线下方水平中指、无名指同时用力垂直向下按压按压深度约胸廓前后径的1/3~1/2胸按压的有效指标⑴周围大动脉(颈动脉、股动脉)摸到搏动,肱动脉血压在8Kpa(60mmHg)左右;⑵患者面色、口唇、指甲及皮肤等色泽再度转红;⑶扩大瞳孔再度缩小,眼睫毛反射恢复;⑷肌张力好,患者挣扎;⑸呼吸改善或出现自主呼吸,昏迷变浅

8、。胸按压注意事项①按压时力量要垂直;②按压时要平稳;③按压有节律地持续进行;④胸按压应与人工呼吸协调配合。胸按压和人工呼吸应同时进行胸按压与人工呼吸的比例30:2,如果只有一个操作,则作30次胸按压,接着作2次人工呼吸。单纯胸按压较胸按压与人工呼吸同时进行效果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