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和发展十二五规划

改革和发展十二五规划

ID:18408883

大小:595.00 KB

页数:47页

时间:2018-09-17

改革和发展十二五规划_第1页
改革和发展十二五规划_第2页
改革和发展十二五规划_第3页
改革和发展十二五规划_第4页
改革和发展十二五规划_第5页
资源描述:

《改革和发展十二五规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改革和发展“十二五”规划二○一一年十月—43——43—目录序言1第一部分“十一五”期间的主要成就2一、学科建设2二、人才培养3三、队伍建设3四、科研工作4五、社会服务与高新技术产业5六、国际交流与合作5七、办学条件建设6八、学校党的建设、思想政治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不断加强6第二部分学校面临的形势9一、学校面临的机遇9二、学校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10第三部分指导思想与改革和发展目标12一、指导思想12二、改革和发展目标13第四部分重点建设任务与实施举措21一、学科建设21—43—二、人才培养23三、队伍建设28四、科学研究30五、社会服务34六、办学条件35第五部分主要保障措施

2、41一、加强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41二、完善管理体制42三、建立健全资源优化配置和共享机制43四、优化内外部发展环境43五、确保规划贯彻落实44—43—序言“十二五”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机遇期,也是东北大学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关键阶段。按照教育部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总体要求,为加快东北大学高水平大学建设进程,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根据《东北大学发展战略规划》,结合学校实际,制定《东北大学改革与发展“十二五”规划》。

3、—43—第一部分“十一五”期间的主要成就“十一五”是东北大学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国内高校实力水平的快速提升和全球范围内日趋激烈的科技和人才竞争以及诸多重大考验,学校努力发扬“自强不息、知行合一”精神,坚定不移地走“质量立校、特色强校”发展道路,各项事业取得了新进展,为实现高水平大学建设目标奠定了重要基础。一、学科建设在“985工程”和“211工程”建设的带动下,学校适应科技创新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求,强化优势学科、大力发展新兴学科,以及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形成了面向基础产业的特色优势学科(冶金、材料、机械、矿业等)、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优势学科(自动化、计算机、生物医学

4、工程等)和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科技哲学、管理、行政学等)协调发展的格局。进一步拓宽了优势学科的覆盖面。学科点覆盖8个学科门类,覆盖的一级学科由26个增加到36个;国家重点学科由7个二级学科增加到3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4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涵盖16个二级学科;辽宁省重点学科由18个二级学科增加到8个一级学科辽宁省重点学科、18个二级学科辽宁省重点学科、1个二级学科辽宁省重点培育学科,涵盖42个二级学科。—43—学校紧密结合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围绕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了一批新兴交叉学科。生物医学工程成为一级学科博士点和一级学科辽

5、宁省重点学科,软件工程、信息安全、数字媒体技术等专业发展迅速,设立了功能材料、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物联网工程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本科专业,新兴交叉学科发展有了更好的基础。二、人才培养“十一五”期间,以建设适应研究型大学需要,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教学体系为目标,逐步完善了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人才培养体制、机制,创新教育平台已初步建立。学校基本稳定本科生规模,重点扩大研究生规模,人才培养结构明显改善。学校在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教学理念更新、教学方法研究、培养模式探索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3篇、提名奖7篇。利用“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

6、生项目”选派197名优秀研究生出国留学深造;申请举办教育部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3项。获得国家优秀教学成果奖6项,国家级特色专业13个,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精品课19门,国家级精品教材6种。学生在“数学建模”、“电子设计”、“机械设计”、“挑战杯”等国内、国际竞赛中获得奖项905项,其中,国际级奖项43项、全国特等奖29项、全国一等奖92项,共有1352人次在国际、国家大赛中获奖。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涌现出1个“全国先进班集体标兵”班级和6个“辽宁省先进班集体标兵”班级。学生生源质量、毕业生就业率及就业质量保持较高水平。三、队伍

7、建设学校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和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指导思想,围绕人才的培养、引进、使用三个环节,大力推进“人才工程”,师资队伍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明显改善,整体素质和水平有所提高。—43—全校现有专任教师1769人,占教职工总数的47.3%,其中具有博士学位977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5.2%,比例大幅提升。专任教师中有外校高等教育经历的占教师总数的57.3%,海外取得博士学位的82人。学校高层次人才稳中有升,截至2010年12月底,学校现有两院院士5人,国家“千人计划”1人,获批的“长江学者”特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