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羊传》的特色和清代的《公羊》学

《公羊传》的特色和清代的《公羊》学

ID:18364612

大小:482.7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9-16

《公羊传》的特色和清代的《公羊》学_第1页
《公羊传》的特色和清代的《公羊》学_第2页
《公羊传》的特色和清代的《公羊》学_第3页
《公羊传》的特色和清代的《公羊》学_第4页
《公羊传》的特色和清代的《公羊》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公羊传》的特色和清代的《公羊》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万方数据第36卷第5期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9月YQ!:i!丛Q:!』Q型型生些!坚望里型垒型塑Q曼丛垒坠型型!!垦垦璺!型塞望:!QQ!《公羊传》的特色和清代的《公羊》学赵沛(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山东威海264209)摘要:《公羊》学是儒家今文经学的中坚,相对于古文经学而言,形成了它自己独特的学术风貌。《公羊传》的核心是“三世说”和与之相为表里的“大一统”理论。清朝中叶,今文经学复兴,就是以《公羊》学的再度兴盛为标志。清代《公羊》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重要的阶段:常州学派的《公羊》学复兴时期,龚自珍、魏源为代表的《公羊》学改造时期和康有为为代表的高峰时期

2、。其最突出的特征,一是继承汉代《公羊》学微言大义学说,二是注入了进化论和变易思想,三是不断加强的经世致用精神。作为中国传统经学的最后一位今文学大师,廖平《公羊》学的出发点并未脱离今文经学“通经致用”的宗旨,只不过他更热衷于“思想”的建设,企图用“思想”来代替行动。其特点,一是以阐发《春秋》微言大义为宗旨,二是以笃守今文家法.复明两汉师说为旨归。在晚清《公羊》学中独树一帜。关键词:清代;公羊学;学术特色中图分类号:B2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2359(2009)05一0133一05作者简介:赵沛(1965一),河南武陟人,山东大学威海分校教授,史学博士,主要从事中

3、国政治思想史研究。《公羊》学何以能在汉代和清代这中国封建专制历史时期的一头一尾两度兴盛,这与《公羊》学所具备的思想特征和学术品性有绝大的关系。从记载简明、褒贬书法不甚明显的《春秋》,到大力推演“微言大义”的《公羊传》,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儒家学说的发展,形成了一个以发挥“义理”为特色的《公羊》学派。《公羊》学是儒家今文经学的中坚,相对于古文经学而言,形成了它自己独特的学术风貌。一、《(公羊传》与《公羊》学《公羊传》是解释《春秋》之作。首先,《公羊传》按顺序逐条解释《春秋》经文,从隐公元年始,至哀公十四年止,解经的形式较为完整。其次,《公羊传》没有无经之传,这一点与《左传》不同。《

4、左传》中有一些重要的记事不见于《春秋》经。西汉《公羊》大师董仲舒《春秋繁露·俞序》引孔门子贡、刁子、公肩子、子夏、世子、曾子、子石、子先传《春秋》之言,表明孔门弟子皆努力解释《春秋》之义。陈其泰说,公羊学收稿日期:2009—07—15的特征之一是“解释性”。刘国民也指出:“公羊学说专讲‘微言大义’,对《春秋》或《公羊传》中简略的文字,大胆地阐释、发挥,故公羊学可视为中国古代一门解释学。”[11姜,“辉在《中国经学思想史·绪论二·传统的诠释与诠释学的传统》一文中指出,中国传统的经典诠释学的五个基本导向是:(一)知人论世,以意逆志;(二)书不尽言,言不尽意;(三)我注六经,六经注

5、我;(四)实事求是,六经皆史;(五)返本开新,托古改制。这些特征,在《春秋公羊传》对《春秋》经典的诠释以及汉代以后各个时期的经学流派对《春秋》和《公羊传》的解释中都体现得淋漓尽致。可以说,所谓经学(当然包括并主要体现在《公羊》学)实际上就是历代学者依据各自时代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对传统儒家经典之中“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的文本和文本之中所寓含的精神内容进行不断解释的过程。离开对经典的诠释和对经典背后精神内容的发掘也就没有所谓经学。从这一意义而言,诠释并不·133·万方数据仅仅是一种复现的过程,而且是一种创造的过程。对经典的诠释可以是“我注六经”的文本释读,更是“六经注我”的自我精

6、神价值的塑造;既可以具有“实事求是,六经皆史”的史学品格,也可以具有“返本开新,托古改制”的政治学特性。《公羊传》是解释《春秋》之作,而历代对《公羊传》的再诠释,与《公羊传》对《春秋》的解释一起构成了我们所说的公羊学。正因为如此,周予同敏锐地指出:“历来经学研究者的最大错误,不仅没有认识《公羊传》和《春秋》经的本质,而且没有认识《公羊传》和‘公羊学’的区别——所谓‘公羊学’,就是历代学者或儒教徒研究或利用《公羊传》而形成的一种学术或思想体系。,,【2J李英华则认为:公羊学当指历代公羊学者研究、阐发《春秋》和《公羊传》而形成的一种思想学派或体系。他将公羊学的演变发展过程大致可分

7、为“经”“传”“学”三个阶段,并称其“关于《春秋》公羊学分为“经、传、学”三个发展阶段的看法,是受周予同提出的“《春秋》学”演变发展“五步论”的有关观点的启发而提出的[3]。李英华所谓《春秋》公羊学分为“经、传、学”三个发展阶段,即由孔子所修订的《春秋》始,到汉初由公羊寿、胡毋子都着于竹帛的《公羊传》,再到历代《公羊》学。其中,《春秋》是源头,《公羊传》是演变发展的关键期,它为此后的《公羊》学家进一步阐发《春秋》“微青大义”奠定了基本的思想框架。.《公羊传》从战罔成书,到汉代初年由公羊寿、胡毋子都着于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