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吉利集团国际化战略 (1)

浅析吉利集团国际化战略 (1)

ID:18360311

大小:125.50 KB

页数:26页

时间:2018-09-16

上传者:U-5097
浅析吉利集团国际化战略 (1)_第1页
浅析吉利集团国际化战略 (1)_第2页
浅析吉利集团国际化战略 (1)_第3页
浅析吉利集团国际化战略 (1)_第4页
浅析吉利集团国际化战略 (1)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吉利集团国际化战略 (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北京科技大学管庄校区毕业设计(论文)浅析吉利集团国际化战略摘要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汽车行业十强企业,1997年进入轿车领域以来,凭借灵活的经营机制和持续的自主创新,取得了快速的发展,资产总值超过140亿元。连续六年进入中国企业500强,连续四年进入中国汽车行业十强,被评为首批国家“创新型企业”和首批“国家汽车整车出口基地企业”,是“中国汽车工业50年发展速度最快、成长最好”的企业。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企业如何发挥优势、抓住机遇求得健康发展成为一个重要课题。本课题对吉利控股集团实施国际化战略原因、国际化战略的选择进行分析,找出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从而为中国汽车走国际化发展战略提供参考。关键词:吉利汽车、国际化战略、汽车行业。目录引言……………………………………………………………………………………1一、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2(一)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现状……………………………………………………2(二)当前我国汽车产业发展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3(三)中国汽车产业未来发展趋势………………………………………………4二、吉利汽车发展概况………………………………………………………………6(一)企业基本情况介绍…………………………………………………………6(二)企业发展历程简介…………………………………………………………6三、吉利汽车国际化战略原因………………………………………………………8四、吉利汽车国际化经营环境分析…………………………………………………9五、吉利汽车国际化战略选择………………………………………………………10(一)寻找国际资本…………………………………………………………………10(二)寻找国际市场…………………………………………………………………11(三)寻找合作伙伴…………………………………………………………………12(四)寻找国际发展壮大的机会……………………………………………………13六、吉利汽车国际化战略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分析………………………………145.1-9,,services,andmakethecitymoreattractive,strengtheningpublictransportinvestment,establishedasthebackboneoftheurbanrailtransitmulti-level,multi-functionalpublictransportsystem,thusprotectingtheregionalpositionandachieve 北京科技大学管庄校区毕业设计(论文)(一)融资困难,政策扶持力度小…………………………………………………14(二)产品性能和质量有待提高……………………………………………………14(三)社会认知度不足………………………………………………………………14(四)海外扩张速度过快有风险…………………………………………………14七、对吉利汽车国际化发展战略中所存在问题提出的对策………………………15(一)争取获得政府更多支持………………………………………………………15(二)加强质量管理与控制…………………………………………………………15(三)提高产品与服务水平…………………………………………………………15八、从吉利汽车国际化战略看中国汽车行业国际化战略重点……………………16结论…………………………………………………………………………………17参考文献……………………………………………………………………………18结束语………………………………………………………………………………19附录…………………………………………………………………………………205.1-9,,services,andmakethecitymoreattractive,strengtheningpublictransportinvestment,establishedasthebackboneoftheurbanrailtransitmulti-level,multi-functionalpublictransportsystem,thusprotectingtheregionalpositionandachieve 北京科技大学管庄校区毕业设计(论文)引言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和发展,中国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中国即将进入一个私人汽车消费快速增长的时期,汽车生产和消费将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中国已确立到2010年将汽车产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宏伟目标。大力发展汽车产业,不仅是人们购买生活资料的需求,也是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迫切需求。汽车业具有全球化、规模化的行业特点。大的跨国品牌已经全部进入中国,占了国产汽车的半壁江山;自主品牌如果只守在国内市场,产品不到欧洲、北美去销售,就没有规模经济的优势,在竞争中只能永远处于劣势。此外,汽车业在中国的发展已经受到能源、环境、成本等方面越来越大的挑战。即使出口,生产中煤电油运的压力,甚至贸易顺差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因此,积极扩大国内市场份额的同时,扩大出口,尤其在国外设厂生产,是自主品牌在全球化竞争中的必由之路。吉利汽车是中国汽车行业的十强企业,秉承“造最安全、最环保、最节能的好车,让吉利汽车走遍全世界”的造车理念和美好理想,一直积极实施着国际化战略。第23页共24页 北京科技大学管庄校区毕业设计(论文)一、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一)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现状  1、中国汽车产业在国民经济和全球汽车产业中的地位进一步增强   (1)中国已经稳居世界汽车生产与消费的前三位2007年,我国生产汽车888.24万辆,同比增长22.02%,比上年净增160.27万辆:销售879.15万辆,同比增长21.84%,比上年净增157.60万辆,再创历史新高。据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08年10月汽车产销量有所下降,产量环比降1.2%,销量环比增加3.4%,主要受世界金融危机影响。      总体来看,我国汽车产销量在世界各国中的排名已分别位列第三位和第二位。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汽车产销大国。   (2)自主品牌汽车稳定增长   在商用车方面,自主品牌继续成为主流,过去3年在国内市场上的占有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其中,北汽福田、东风、一汽,江淮、金杯股份、重汽、长安有限、江铃、南汽、陕汽等10家企业共销售商用车167.69万辆,占商用车销售总量的67%。   在轿车方面,自主品牌轿车销量达到124.22万辆,占轿车总销量的26%,其中夏利、QQ、福美来、旗云、F3、骏捷、自由舰、A520、奔奔和吉利金刚等十大品牌共销售轿车88.91万辆,占自主品牌轿车销量的72%。   SUV呈高速增长态势,自主品牌的哈弗,瑞虎分别销售5.78万辆和5.01万辆。MPV销量增长不明显。瑞风和风行分别销售4万辆和1.07万辆。   总体来看,我国自主品牌汽车经过产品结构调整,2007年比2006的市场占有率略有下调。但总量却继续保持稳定增长的局面。   (3)“走出去”的态势初步形成   2008年,汽车出口延续了前几年高速增长的势头。其中前三季度进出口金额达到631.2亿美元,其中进口总额243.1亿美元,同比增31%,出口总额288.1亿美元,同比增34.4%,出口量及出口金额再创历史新高。   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民族汽车企业已经成为轿车出口的主力,表明我国汽车产业已经形成较完整的生产和配套体系。在中低档轿车,客车和载货车领域的竞争优势明显。   我国吉利、奇瑞、力帆等自主品牌厂家纷纷加速海外生产基地的开拓步伐,2008年以来先后在朝鲜、伊朗、俄罗斯、乌克兰等地设立海外工厂。   我国汽车产业参与国际竞争已经取得实质性进展。“走出去”的态势初步形成。   (4)兼并重组获得重大突破   2007年12月26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上海市政府、江苏省人民政府联合举办。上汽·跃进全面合作签约仪式”。江苏跃进汽车有限公司将其下属的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汽车业务,全面融入上海汽车工业(集团)公司,其中整车及紧密零部件资产进入上汽集团控股的上海汽车,其他零部件与服务贸易资产进入上汽与跃进合资成立的东华公司。   上汽集团将建成中国最大、世界一流的汽车企业。未来3年上汽将投入85亿元人民币,把南汽打造成为年产30万辆汽车的重要生产基地。上汽、南汽联合后,短期内将实现年产销汽车200万辆。第23页共24页 北京科技大学管庄校区毕业设计(论文)   总体来说,上汽和南汽进行全面合作,有利地推动了汽车业的兼并重组,有利于改变当前中国汽车业分散发展的局面,同时加快改变当前汽车行业大而不强、过于分散的局面。   2、我国汽车产业自主创新加快发展,产业国际竞争力有了明显提高   (1)自主创新加速发展   一汽自主研发的V12发动机CAl2GV的成功点火,意味着我国掌握了开发顶级轿车用V型发动机的关键技术,是我国汽车工业自主创新的里程碑。   吉利、奇瑞、长安、华展、比亚迪、力帆等一批自主品牌企业在全力打造自主品牌轿车方面继续取得新的成就。   一汽集团在未来8年(到2015年)将投入130亿元发展自主品牌,建设4个轿车平台,开发50款自主品牌轿车车型;东风公司为发展自主品牌成立的东风汽车乘用车公司,到2010年,自主品牌的销量将提升到72万辆,占销售量的53%;上汽集[]2007年宣布将筹资270亿元投向自主品牌建设。(2)新能源汽车迈入重要起步笠   2007年11月1日,国家发改委《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管理规则》正式实施,标志着我国新能源汽车迈入重要的起步年。   目前,全国共有60多种自主研发的电动汽车在试验运行,建立了北京、武汉等4个电动汽车示范城市及6个相应的关键零部件测试基地。已有8个混合动力汽车进入国家机动车产品公告。   新能源汽车起步较晚,但在混合动力汽车的产业化和纯电动轿车产业化方面已有突破性进展。  (3)汽车产业联盟开始形成   我国汽车市场国际化竞争程度较高,企业创新基础条件较为薄弱,通过技术联盟实现企业间和产。学、研间的联合创新,促进企业技术进步正在成为行业共识。   2007年11月,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与机械科学研究总院联合国内汽车、机床及相关制造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共计35个单位联合发起的。汽车制造装备创新联盟”成立,以促进我国汽车制造装备的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   2007年12月27日,“汽车轻量化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宣告成立。该联盟是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联合一汽、东风、吉利、长安、奇瑞等汽车制造企业、材料冶金企业及相关高校和科研院所共计12个单位组成。旨在提高我国自主品牌汽车的轻量化技术水平和碰撞安全性。   (4)零部件产业集群发展   经过近20年的发展,我国形成了以吉林长春、湖北十堰、安徽芜湖、广东花都为代表的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汽车零部件产业呈现集群化发展的趋势,初步形成了华北、京津、华中,西南、长三角、珠三角六大零部件集中区域。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拥有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区在1000个左右,关键集群区域约100个。   2008年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金额达145亿美元,高于整车出口。标志着汽车零部件出口已经成为汽车产品出口的主力军。   (二)当前我国汽车产业发展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1、虽然出现大型企业重组的苗头,但产业结构调整依然滞后   “十一五”是我国汽车产业发展战略调整的重要时期,加快产品结构和组织结构调整,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十一五”期间行业发展的重要任务。第23页共24页 北京科技大学管庄校区毕业设计(论文)   上汽和南汽的合并重组拉开了中国汽车产业大型企业间重组的序幕,但要改变当前汽车行业过于分散的局面,还需要进行更多、更大的调整。重组背后的机制仍然不成熟。   如何遵循市场化原则,以企业利益最大化为目标,促使我国汽车企业之间由并购向竞购过渡,进而向更高层次发展,这是今后几年我国汽车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课题。 2、自主创新活动虽然加速发展,但仍然面临诸多挑战   2008年我国汽车产业自主创新出现了3方面的变化。   (1).工艺创新向产品创新转变。   (2).整车创新向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转变。   (3).企业单独创新向产业联盟形式的创新转变。   我国汽车产业自主创新的不足主要表现如下。   (1).我国自主品牌汽车的市场表现并没有和自主创新同步增长,2007年与2006年相比,自主品牌汽车的市场占有率出现下降。  (2).我国汽车产业自主创新的机制仍然存在缺陷。  (3).我国汽车产业的创新文化氛围还不理想。   如何发掘产、学、研合作资源并很好地加以利用是我国当前汽车产业自主创新所面临的挑战之一。3、零部件创新能力弱,依然是汽车产业发展的薄弱环节   汽车产业的创新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核心琴部件企业的创新能力。而汽车整车与零部件企业在研发环节上的专业化分工,零部件企业相对于整车企业的同步研发甚至是超前研发是国外汽车产业技术创新的重要特征。   而我国,由于产业政策更多关注整车企业加之零部件企业发展滞后。导致琴部件发展滞后于整车成为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薄弱环节。   随着国内汽车市场的开放。外资企业由合作型转变为控制型使得我国整车企业不得不把跨国琴部件企业作为他们提高产品技术水平的主要依靠力量。 4、产品结构逆向发展,新能源汽车急待明确方向   新能源汽车研发进步很快,但由于缺少清晰的政策导向和明确的优惠措施使得一方面汽车企业承担了高风险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源浪费。有待制定统一的标准及鼓励消费的政策。(三)中国汽车产业未来发展趋势1、产业规模将居世界首位      按照目前的增速预计在“十一五”末期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生产国,2012年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消费国。   未来5--10年将是我国汽车产业进入自主创新加快发展的重要机遇期。抓住这一机遇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模式就能由一市场拉动型向“创新推动型”转变:我国汽车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就能得到大幅提高。由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转变的战略目标就能实现。  2、参与全球化的程度将不断加深   汽车工业是当今世界上全球化程度以及其他产业关联度最高的产业之一,汽车工业链的培育和发展对汽车工业的发展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最大限度地通过资源和生产要素配置全球化降低成本,贴近市场将是汽车企业保持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关键。第23页共24页 北京科技大学管庄校区毕业设计(论文)   未来几年,我国汽车产业“走出去”的态势将更加明显,参与全球化的程度也将不断加深。我国汽车产业将在开放中逐步加入全球分工体系,通过发挥比较优势而提高国际竞争力。 3、大型企业兼并重组的进程将加快   企业间的兼并重组是一种必然。我国汽车企业间的并购重组是汽车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表现。也是其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对于小企业大企业间的并购重组对整个产业结构的影响更为重要。   并购重组将会表现为3种形式:一是集团内部的整合兼并;二是集团之间的战略整合三是民营企业通过购买国有企业股份而进入竞争者行列。4、新能源汽车将加速追赶世界先进水平   根据我国实际情况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基本明确分为主要路线和辅助路线。   主要路线二加速轿车柴油化一混合动力、纯电动(电池)燃料电池汽车。   辅助路线:天然气,液化石油气汽车*煤化工燃料汽车一生物燃料汽车。   未来5-10年,新能源汽车将是我国汽车产业进行自主创新相对集中的领域。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下,我国新能源汽车将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第23页共24页 北京科技大学管庄校区毕业设计(论文)二、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发展概况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吉利汽车)是一家以汽车及汽车零部件生产经营为主要产业的大型民营企业集团,始建于1986年,经过十八年的建设和发展,在汽车、摩托车、汽车发动机、变速箱、汽车零部件、高等教育、装潢材料制造、旅游和房地产等方面都取得了辉煌业绩,1997年进入轿车领域以来,凭借灵活的经营机制和持续的自主创新,取得了快速的发展,资产总值超过140亿元。(一)企业基本情况介绍集团总部设在杭州,在浙江临海、宁波、路桥和上海、兰州、湘潭建有六个汽车整车和动力总成制造基地,拥有年产30万辆整车、30万台发动机、变速器的生产能力。  集团现有吉利自由舰、吉利金刚、吉利远景、吉利熊猫、上海华普、中国龙等八大系列30多个品种整车产品;拥有1.0L-1.8L八大系列发动机及八大系列手动与自动变速器。上述产品全部通过国家的3C认证,并达到欧Ⅲ排放标准,部分产品达到欧Ⅳ标准,吉利拥有上述产品的完全知识产权。  集团已在国内建立了完善的营销网络,拥有近500个4S店和近600家服务站;投资近千万元建立了国内一流的呼叫中心,为用户提供24小时全天候快捷服务;率先在国内汽车行业实施了ERP管理系统和售后服务信息系统,实现了用户需求的快速反应和市场信息快速处理。吉利汽车累计社会保有量已经超过120万辆,吉利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集团已在海外建有近300个销售服务网点,在乌克兰、俄罗斯和印度尼西亚等国家设厂进行SKD/CKD组装生产和销售,累计实现海外销售十几万辆,位居中国轿车出口前列。  集团投资数亿元建立了吉利汽车研究院,总院设在临海;目前,研究院已经具备较强的整车、发动机、变速器和汽车电子电器的开发能力,每年可以推出4-5款全新车型和机型;自主开发的4G18CVVT发动机,升功率达到57.2kw,处“世界先进,中国领先”水平;自主研发并产业化的Z系列自动变速器,填补了国内汽车领域的空白,并获得2006年度中国汽车行业科技进步唯一的一等奖;自主研发的EPS,开创了国内汽车电子智能助力转向系统的先河;同时在BMBS爆胎安全控制技术、电子等平衡技术、新能源汽车等高新技术应用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目前已经获得各种专利718项,其中发明专利70多项,国际专利26项;被认定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博士后工作站”。  集团公司现有员工12000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1600余人,拥有院士三名、外国专家十多名、博士数十名、硕士数百名,高级工程师及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数百名,在吉利各条战线发挥了重大作用,成为吉利汽车后来居上的重要保障。(二)企业发展历程简介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1997年进入轿车领域。1998年第一辆吉利车下线。2001年11月9日和12月26日 JL6360、HQ6360、MR6370、MR7130四款车登上国家经贸委发布的中国汽车生产企业产品公告,使集团成为中国首家获得轿车生产资格的民营企业。2002年5月25日,原浙江省财政厅党组成员、地税局总会计师徐刚出任集团首席执行官,标志着吉利集团开始从家族制企业向现代股份制企业的转型。第23页共24页 北京科技大学管庄校区毕业设计(论文)2002年12月份,分别与韩国大宇国际株式会社、意大利著名汽车项目集团签约联合开发CK-1与CI-1轿车项目。2003年1月16日,集团管理总部迁入杭州高新产业开发区。2003年1月28日,规划年产30万台轿车的台州吉利轿车工业城总装厂竣工,被第二届中国工业设计论坛评为“中国工业设计创新特别奖”的吉利•美人豹跑车在此下线。2003年2月,董事长李书福当选为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2003年3月24日,主营吉利集团汽车产业发展的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成立。2003年5月,浙江吉利国润汽车有限公司成立。2003年4月,吉利第十万辆轿车在宁波基地下线。2003年8月,首批吉利轿车出口海外,实现吉利轿车出口“零的突破”。2004年1月,国润控股有限公司(175)宣布:国润控股董事局建议将公司名称由“国润控股有限公司”更改为“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简称“吉利汽车”),标志着国润与吉利的合作进入一个新的阶段。2004年4月10日,原韩国大宇公司总裁沈奉燮加盟吉利,任吉利控股集团研发副总裁。2005年5月,吉利在香港成功上市;2005年5月30日,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国会大厦,吉利汽车控股集团和马来西亚IGC集团就整车项目及CKD项目正式签约;2005年9月12日,第六十一届德国法兰克福车展上,浙江吉利控股集团的吉利轿车向世界各国参观者第一次正式亮相。2006年1月8日,2006北美国际车展在底特律隆重举行,吉利汽车再次代表中国自主品牌被邀请参加,实现了北美车展98年来首次有中国汽车参展的历史性突破,2007年2月16日,吉利香港上市公司在全球成功配股6亿股,集资6.36亿港元。2007年底,吉利汽车与俄罗斯罗里夫(ROLF)公司签订了价值15亿美元的整车供货合同,5年内向其供货20万辆汽车。2008年8月,吉利宣布投资2.7亿美元在墨西哥León城建立一座汽车组装工厂,另外围绕汽车工厂吉利还将投资2.3亿美元建造一座工业园。吉利在墨西哥建成的汽车工业园最终将提供2000个工作岗位,整车年产能将达30万辆。第23页共24页 北京科技大学管庄校区毕业设计(论文)三、吉利汽车实施国际化战略的原因不同的企业走向国际化的具体原因千差万别,出于各自不同的考虑,受到各种不同因素的驱使。但是,无论出于何种原因,企业的国际化经营从根本上说都是出于整体战略的考虑,即为了寻求更大范围的竞争优势。吉利控股集团国际化的原因包括三个:(一)为现有的产品和服务寻找新的顾客。  企业从事国际化活动最直接的动因是开发海外市场,在国内市场趋于饱和时为现有的产品和服务寻找新的顾客。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不同国家的消费者在需求偏好和消费习惯上有趋同的倾向,这使得企业有可能将产品和服务推向更广阔的市场。(二)寻找低成本的资源。  企业在海外市场寻找更优质和更低廉的资源,以降低生产成本,获得低成本优势。可以带来低成本优势的资源主要包括原材料、劳动力和技术。(三)打造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是企业比竞争对手更优秀的根本性的原因。集团将经营活动领域从单一的国内市场扩展到海外市场,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学习新的技术、管理经验,积累对顾客需求的认识,由此打造出更强的核心竞争力。第23页共24页 北京科技大学管庄校区毕业设计(论文)四、吉利控股集团国际化经营环境分析企业国际化经营环境远比国内环境更为复杂和多变。国际经营环境的复杂多变性是由多种因素相互交织而成的,包括政治法律因素、经济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所以,企业在国际化经营过程中,必须对环境变量给予更加充分的重视,要在深入考察各环境变量的基础上精心准备应对之策。(一)政治法律因素。国际化经营中涉及的政治法律因素主要包含:1.政治制度;2.国家安全;3.商品检验法规;4.劳工法案;5.知识产品保护。(二)经济因素。需要特别予以重视的经济因素包括:1.经济体制;2.经济发展水平;3.经济稳定性;4.汇率变化;5.税收政策;6.通货膨胀率。(三)社会文化因素。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社会文化。民族文化是一个国家的居民共有的价值观,这些价值观塑造了国民的行为方式和认知世界的方式。民族文化和企业文化哪一个对员工的影响更大?研究表明,民族文化对员工的影响大于企业文化对员工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说,从事国际化经营的企业必须深入地了解东道国当地的文化,并以尊重、包容的态度融入当地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在国际化进程中,企业面对的主要挑战是,如何在不同国家的多样化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制定并实施有效的国际化战略。第23页共24页 北京科技大学管庄校区毕业设计(论文)五、吉利汽车国际化战略选择(一)寻找国际资本吉利汽车作为一家生产自主品牌轿车的民营企业,发展初期不被社会认可,在国内寻找资本更非易事。但是吉利汽车渴望通过资本市场和多种融资渠道来推动自身更快更好地发展。经过努力,吉利汽车在2003年—2008年期间,通过部分参股上市公司之控股公司并与上市公司合资,进而全面收购控股公司及向上市公司注入核心资产,最终在香港联交所主板实现整体上市。1、参股与合资:2003年初,吉利汽车确定了在香港主板上市的国润控股有限公司(0175.HK)作为上市合作者,开始了一系列的资本运作。2003年4月,董事长李书福协议收购PG公司32%股份,间接持有国润控股有限公司(0175.HK)8亿股股份;同年5月和11月,国润控股有限公司(0175.HK)的全资子公司CenturionIndustriesLimited和ValueCenturyGroupLimited分别与浙江吉利美日汽车有限公司、上海华普汽车有限公司合营成立浙江吉利汽车有限公司和上海华普国润汽车有限公司两家合资企业,股权比例中方53.19%,外方46.81%。至此吉利汽车成功参股香港上市公司,完成资本运作第一步,集资近6亿元人民币。2004年3月,国润控股有限公司(0175.HK)更名为“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0175.HK)”。2、收购上市公司2005年5月,浙江吉利集团控股有限公司经国家商务部、国家外汇管理总局批准,以1.53亿港元即每股0.09港元收购ProperGloryHoldingsInc公司68%的股份,加之李书福已持有的32%股份,全面收购了PG公司,即时持有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0175.HK)25亿股,占60.68%股份,顺利完成控股上市公司的关键步骤。3、发行可转换债券2006年4月,花旗环球金融有限公司受托成功发行了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0175.HK)1亿美元的五年期零息可转化债券。至此,吉利汽车已在香港资本市场共募集了约13.6亿人民币的资金,使浙江吉利汽车和上海华普国润两家联营公司的总资本从港币10亿4仟6佰万元大幅增加至港币25亿7仟3佰万元,解决了吉利汽车未来两年新产品研发、新工厂建设和设备技术改造等重要投资计划所需的资金。2006年12月至2007年4月,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0175.HK)的全资子公司CenturionIndustriesLimited与浙江豪情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分别成立了浙江金刚汽车有限公司、浙江陆虎汽车有限公司和湖南吉利汽车部件有限公司等三家合资公司,股权比例中方53.19%,外方46.81%,至此吉利汽车控股在国内的合资公司增至五家,注册资本增至港币33亿5仟万元。4、成功发行新股2007年2月,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0175.HK)实现配售现有股份及认购新股份6亿股,直接融资6.36亿港元,其中4.1858亿港元用于上海英伦帝华汽车部件有限公司的注册资本。通过上述资本运作,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0175.HK)总股本约从41.2亿股增至52.01亿股,PG公司占比从60.68%降为48.07%。第23页共24页 北京科技大学管庄校区毕业设计(论文)2003年-2008年间通过发行可转债、增发新股及历年分红再投资,合计融资超过27亿元人民币,并将该等资金全部投入国内汽车产业。1、股权置换为了扩大上市公司规模,提升上市公司形象,增强上市公司的国际化融资能力,浙江吉利控股集团再次大手笔运作,拟将五家合资公司中中方投资人持有的44.19%的股权转让给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0175.HK)的全资子公司(外方投资人),从而换取上市公司股份。通过换股,使上市公司总股本达到64.89亿股,大股东持股比例从48%增至58%,再次确立控股地位,经过漫漫十个月的层层审批,国内首例跨境换股终于获批。2、整体上市后的展望一是打造国际化的资本链条。通过本次股权置换后,上市公司(0175.HK)将持有合资公司91%的股份,合资公司的资产和损益都能在香港上市公司(0175.HK)的年报中集中体现。上市公司(0175.HK)将汽车业务精心梳理,让业务和资本密切结合,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实体公司来从事汽车研发、汽车关键零部件生产和整车销售业务,形成了一条完整的资本链,为吉利集团的未来业务发展提供了国际空间。二是打造国际化的融资平台。香港作为国际性金融中心,吉利汽车通过在香港的上市与越来越多的国际跨国金融机构、战略投资财团等建立了密切关系,同时也在与他们加强包括资本合作在内的一切有可能的合作,这对吉利汽车资本国际化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更将促进吉利汽车全面的国际化发展。(二)寻找国际市场目前,世界汽车行业排名前十位的跨国汽车巨头都已经进入中国。国内汽车中高端市场以德系、日系为主的合资、进口品牌夺取了绝大多数的份额;经济型轿车与低端轿车市场层级,虽然是自主品牌目前唯一能站得住脚的领域,但合资汽车企业凭借其雄厚的资金实力与品牌号召力,同时也针对国人的消费心理和消费文化,实行价格战,使得这一层级的市场竞争极为激烈,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只能在市场缝隙中艰难成长。面对国内汽车市场这样的一个环境,吉利清醒地了解国内外汽车行业的格局,寻找突围的策略,选择市场国际化,打开一条光明之路。首先,国内汽车市场竞争激烈,但吉利毕竟在低端市场站稳了脚,这对吉利发展国际市场有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其次,全球一体化发展,国际投资、贸易等壁垒已经不断破除,许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汽车消费迅速兴起,让已具备较高水平的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之一的吉利汽车,有了切入国际市场的机会;再次,自主品牌汽车走出国门,建立全球品牌,通过树立国际品牌形象来提升品牌影响力,以一种更高的姿态与国际汽车巨头展开竞争,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走向海外过程中,吉利汽车品牌不断得到技术强化和品牌提升,反过来使国人改变了对吉利的成见。这就是以另外一种形式参与国内的汽车市场竞争。2003年,吉利汽车在上海设立国际贸易公司开始拓展国际市场。2008年吉利汽车实现海外汽车销售出口达到37289台,比2007年的21111台增加16178台,增长77%,相比其他中国汽车企业,吉利汽车出口量排名第三,占到中国汽车出口总量约15%的份额。第23页共24页 北京科技大学管庄校区毕业设计(论文)吉利汽车在国际市场的运营中充分立足当地,实施本土化建设,积极利用集团的产品、技术、品牌等资源,通过与海外公司的合资、合作以及独资等模式,在多个国家建立起自己的组装生产基地、销售渠道、经销网络等。目前吉利汽车的海外销售网点共200多个,遍布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7年,吉利CK-1CKD组装项目正式落户印尼,使该项目成为吉利汽车进军东南亚和全球右舵汽车市场的跳板。随后,吉利汽车又在乌克兰和俄罗斯建立了CKD装配基地。随着本身的不断国际化,吉利汽车在欧洲也和著名的整车工厂寻求合作。吉利汽车还积极参加国际著名的车展。吉利集团2006年作为惟一受邀参展的中国汽车企业,亮相世界五大车展之一的法兰克福车展,并已经两度参加底特律北美车展。2008年,吉利汽车因为在底特律车展上发布了一项重大的汽车安全技术—BMBS,被车展组委会授予“发明创新实践特别贡献大奖”。吉利汽车在进入国际市场的过程中,打造了一支既懂国际贸易和汽车营销,又懂国际化管理的复合型人才队伍。吉利还成立了自己的国际汽车营销学院,培养专门的海外营销人才,让派驻海外的代表首先具备营销管理意识和指导经销商解决问题的经验。吉利汽车在开拓国际市场的过程中也面临了诸多的挑战,特别是受本次经济危机的影响,对东欧市场的开拓严重受阻。但吉利汽车走向国际市场的决心不会变。到2015年或之后几年内,吉利汽车计划在海外建成十五个生产和装配基地,实现海外年销售整车130万辆以上,成为全球有竞争力的品牌之一。(三)寻找合作伙伴在国际市场开拓、建立自己的国际营销渠道上,需要寻找国际合作,是吉利自主创新的必由之路。吉利汽车就有这样的成功实践,并且在坚持原则的同时发挥着创造性思维。关注北京奥运的人们也许看到,在北京的红墙黄瓦背景下,一款西方古典式的出租车出现在街头。它,就是被伦敦人亲切地称为“BlackTaxi”的伦敦出租车。它车身高大,车内宽敞舒适,而且设置了方便残疾人乘坐的一些特殊装置。现在,这款独具特色的出租车已经演变为第四代产品-TX4,成为吉利汽车与在英国伦敦上市的锰铜公司(MBH)的合资产品。 两家公司初期接洽始于2006年7月,经过短短3个月的谈判,2006年10月24日,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在英国伦敦,代表吉利在香港上市的“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0175.HK)、上海华普汽车有限公司,与英国锰铜公司正式签署合资生产出租车的协议。2007年2月13日,上海市外资委正式批复同意设立新合资公司“上海帝华汽车部件有限公司”。2007年3月22日,MBH、上海华普汽车有限公司、0175.HK三方在杭州吉利集团总部签署了包括合资公司合同、章程在内的一系列协议。2007年6月,MBH以2.5英镑/股的价格定向增发570万新股用于等价置换0175.HK在新合资公司48%的股权,最终MBH、上海华普汽车有限公司、0175.HK三方各以48%、1%、51%的比例分别持有更名后合资公司“上海英伦帝华汽车部件有限公司”的股权。与此同时,0175.HK以持有MBH扩大后股本的22.83%,成为该公司的单一大股东。本次国际合作对吉利和MBH双方来说都有诱人的前景:第23页共24页 北京科技大学管庄校区毕业设计(论文)其一,英国品牌,中国制造。双方在上海组建的合资公司将是未来伦敦出租车走向全球市场唯一的生产基地。这家合资公司的组建,肯定将会发挥中国汽车产业的基础优势,显著降低TX4出租车的制造成本。伦敦出租车利用吉利在中国各地建有的完善经销网络,在中国庞大出租车市场上必定大有可为。同时,吉利从此拥有中高档轿车的生产能力和品质保证能力,能够确保伦敦出租车的优秀品质。合资公司将利用吉利在成本控制方面的经验显著降低成本,提高价格竞争力,返销英国抢占欧洲市场。2008年,合资公司的第一批TX4下线了,其中有30辆作为北京奥运服务车,成了京城一道别样的风景。而下一届奥运会又将在伦敦举行,相信伦敦出租车品牌将继续闪亮世界。其二,前沿技术,自主创新。合作将为吉利进一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辟出一条新路。由于此次合作的自主性,吉利将获得和拥有这一著名品牌的先进技术和知识产权。这意味着吉利将零距离接触和吸收到世界汽车工业的前沿技术,为自主创新提供借鉴,融合世界上的先进技术,提高吉利汽车的品质和丰富吉利的产品线,真正达到“洋为中用”的目的,从而为实现“造最安全、最环保、最节能的好车,让吉利汽车走遍全世界”的企业使命开启一道新的大门。其三,国际化、全球化的一次有益尝试。吉利与国外老牌公司的这次合作,完全按照国际惯例进行。吉利汽车不仅坚持了合作原则,牢牢抓住了主导权,并且还成了英国一家上百年历史的著名汽车企业的控股股东。这无疑是中国企业实施国际化、全球化的又一次有益的创新和尝试,是具有历史意义的重大事件,将在中国轿车工业的发展史上留下重要的一页。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吉利人知道任何一个国家的制造商都不可能独自完成汽车产业链而具有独立竞争优势。为寻找更多的国际合作伙伴,吉利始终是积极开放的,并且坚持多赢原则。在寻找资本时,很多世界级的金融机构成了吉利的好伙伴;在寻找市场时,很多的国际汽车销售集团成了吉利的好伙伴;在汽车设计、研发、试验、认证、生产等方面,吉利在英国、美国、韩国、意大利等国也找到了很多好伙伴。(四)寻找国际发展壮大的机会2009年,全球经济危机升级,汽车行业也直接受到这一因素的影响,加剧了自主品牌、外资品牌、合资品牌之间的竞争。面对汽车行业的现状,吉利汽车必须寻求新的发展道路。要发展就要有创新与突破。一些发达国家率先把汽车发展的未来趋势展现在消费者面前,那就是开发新能源汽车。目前,美国通用主攻电动车、欧洲长期发展柴油技术,日本长期专注于混合动力技术,吉利汽车根据公司战略规划,将新能源汽车的开发作为未来5年的重点项目,其中弱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中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项目均为国家“863”电动汽车重大专项开发项目。吉利汽车要寻求发展壮大,就是要在汽车新技术领域与国际接轨,在汽车传统动力领域赶超国际水平。为了寻找资本、寻找市场.寻找国际合作伙伴,吉利汽车一个重要的模式就是海外并购。一般企业在国际化运营过程中,境外并购相对于创建投资来说,前者往往优于后者。吉利作为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进入国际市场,进行海外并购动因有如下几个方面:第一,中国企业有低成本优势;第二,可以通过海外并购获得技术和网络资源;第三,可以规避贸易壁垒和汇率风险海外购并,将使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在缓解国内市场竞争压力的同时,获得更大的成长空间。相对于合资汽车企业,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在海外扩张将显得更为自由灵活。吉利汽车在运用海外购并这一国际化运营模式方面,既重视且有着清醒的认识。吉利汽车将根据自身的发展战略在国际汽车领域中寻找目标企业,实现优势互补。随着吉利汽车的不断发展壮大,这样的机会将会很多,吉利汽车在国际化道路上必然会走得更好、更远!第23页共24页 北京科技大学管庄校区毕业设计(论文)六、吉利汽车国际化经营所存在的问题(一).融资困难,政策扶持力度小  作为民营汽车企业,吉利要实现产品结构的调整和升级都面临着严峻的融资形势,尤其是在全球金融危机面前,这一难题更加凸显出来。虽然企业自身可以通过多种手段来融资,但作为民营企业毕竟是有着后顾之忧的。此外,吉利汽车也没有合资企业在金融和财税方面享受到的各种优惠政策。2009年推出的中国《汽车产业挑战和振兴规划》中重点扶持诸如一汽、东风、上汽、长安等,而并未提到吉利汽车。这也加剧了吉利汽车与其他各家汽车之间的竞争,加大了吉利的融资难度。(二)产品性能和质量有待提高  吉利汽车长期以来主营低档车型,无论是在性能上还是质量等方面都面临着诸多考验。2007年吉利汽车战略转型之后所推出的新款车型虽然定位为中档车型,但其性能和质量仍然难被大家认可。吉利汽车的转型仍需要一个过渡的时间。(三)社会认知度不足  从吉利创立之初到现在,吉利在产品宣传和品牌推广方面都付出了很大的努力,无论是网络、电视、报刊还是教育、社会资助、车展等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是现实的情况是这些宣传并没有实现最大化的效果。消费者对吉利的印象相当程度上仍然停留在低档车的层次。从客观上讲这是吉利战略转型的过渡阶段所必然面临的问题,但同时也反映出了企业品牌宣传的不到位。针对这一问题,吉利汽车在品牌推广和宣传方面需要另辟蹊径,实现更好的效果。(四)海外扩张速度过快有风险向海外扩张是很多企业发展壮大之后的必然选择。吉利收购DSI或许只是其向海外扩张的一小步。随着吉利的不断壮大,其海外并购的步伐也会越来越快,越来越成熟。但是在目前金融危机的环境下,结合吉利汽车的产品转型,吉利必须谨慎应对海外并购。第23页共24页 北京科技大学管庄校区毕业设计(论文)七、对吉利控股集团国际化战略所存在问题提出的对策(一)、争取获得政府更多支持能否在海外市场取得成功,与政府的支持密不可分。政府相关部门,特别是当地的职能机构,如商务处、进出口办公室等,能否在规范市场、协调出口,以及为企业提供引导和帮助等方面发挥实质性作用非常重要。这一方面有政府主动服务的问题,另一方面企业如何有效地利用政府力量,借助国家声音、社会舆论帮助自身打开局面,绕过阻碍也是一门学问。(二)、加强质量管理与控制长远看,真正在发达国家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吉利在自主品牌的产品开发、质量稳定性、品牌管理等各方面的实力都必须能与国际品牌相抗衡,但现实是各方面的差距仍旧很大,吉利必须以最快的速度补齐这些短板。这方面,日本车和韩国车的发展历史很值得我们借鉴。两者都曾经因为在企业整体实力不足的阶段便进入发达国家市场而造成了质量、品牌低劣的形象,从而走了很多弯路,花费了多年才得以扭转。(三)提高产品与服务水平走出去,并非只有吉利一家,在海外市场,很容易出现同根兄弟自相残杀的局面,从而丧失可持续发展的耐力,企业往往是为了争夺共同的市场而不断进行价格战,导致整个行业利润下降,忽视提升产品质量、服务等环节的能力。如果光靠低成本优势而缺乏利润回报,即使占领了海外市场,也将成为鸡肋。人们不禁担忧:今后在海外市场的竞争是否难逃同室操戈的命运?比如摩托车行业,在海外市场的内乱,使得整个行业的利润极低;再如轻工产品出口领域,主要是出口海外的低端市场,大量人力、物力的消耗却没有换得什么利润。这些经验、教训非常值得中国的汽车企业借鉴。目前,海外售后服务这块还是真空。很多汽车企业的产品出口到国外之后,由于零配件供应不上,产品维修不及时,导致当地消费者对中国品牌丧失信心。汽车出口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国汽车在海外市场属于后来者,消费者对我国汽车普遍缺乏了解,因此要想进入新市场,首先要对市场进行深入调查,并制定出一套有针对性的营销策略(包括产品定位、品牌形象等),其次还需要一定的投入作保障。作为出口企业来说,就应该有一个长远的眼光来打这场战役,不能只顾眼前利益,一味追求短平快。必须做好售前、售中、售后的各项服务工作。不论是在海外自设销售服务机构(如开设办事处、商务处),还是与当地的经销商或特约维修商合作,都必须保证配件供应充足、维修保养便利、客户跟踪服务到位,并为客户提供延伸性增值服务,以及做好当地服务机构的教育培训等各项配套性工作。但显然在这些方面,无论是吉利还是其他中国汽车企业做得远远不够。第23页共24页 北京科技大学管庄校区毕业设计(论文)八、从吉利汽车国际化战略看中国汽车行业国际化战略重点 从吉利控股集团国际化战略看中国汽车行业自主品牌的发展壮大还要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一)、.培养国际化经营人才。随着中国经济的日益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国门,走向海外,比如吉利、海尔、华为等;而同时,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倾向于雇佣本土的人才。因此,既了解本土市场,又了解海外市场运作的管理人才显得尤为紧俏和紧缺。(二)、建立全球组织架构。随着跨国公司经营的迅速发展,国际化经营的组织形式也日新月异。全球组织结构是国际化经营的一种高级组织形式。(三)、进行跨文化整合。跨国并购是进行全球化资源配置的最主要手段之一也是中国企业融入全球经济必须要迈出的重要一步。然而在中国加快走向世界的步伐的同时,也面临着东西方文化的冲突和摩擦,进行海外并购跨文化整合的方法和技巧的研究显得越发的重要和急迫。(四)、从事国际品牌推广。任何一个国际商品,要在开拓市场后树立本身的品牌地位和形象,都须经历培育期、育苗期、成长期、成材期4个阶。一个好的商品必须要有文化背景和基本的品牌意识作为支柱,否则就没有发展基础。要有效实行品牌策略,必须先保证企业的整体素质与形象已达到应有水平。(五)、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竞争力中那些最基本的能使整个企业保持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获得稳定超额利润的竞争力,是将技能资产和运作机制有机融合的企业自组织能力,是企业推行内部管理性战略和外部交易性战略的结果。第23页共24页 北京科技大学管庄校区毕业设计(论文)结论国际化经营战略是中国汽车行业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必然趋势,吉利汽车通过寻找国际资本、国际市场、以及合作伙伴等方式逐步走出走向世界。但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融资困难,政策扶持力度小、产品性能和质量有待提高、社会认知度不足、海外扩张速度过快有风险等问题。因此,吉利汽车必须加强对战略分析、战略选择和战略实施这一全过程的战略管理。在坚持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坚持自主研发核心技术的前提下,争取获得政府更多支持,加强质量管理与控制,提高产品与服务水平,让吉利走的更高,更远。从吉利汽车的国际化经营中体现出,要让中国汽车走向世界,培养国际化经营人才,建立全球组织架构,进行跨文化整合,从事国际品牌推广,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等方面的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国际化战略内容繁多、涉及范围广,仅靠本人无力制定一个切实可行又具有具体操作性的企业战略。因此,论文的内容还不尽完善。第23页共24页 北京科技大学管庄校区毕业设计(论文)参考文献[1]杨锡怀,冷克平,王江.企业战略管理理论与案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周三多,陈传明.管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3]邹昭日希.企业战略分析[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4]甘华鸣.经营战略MBA必修核心课程.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2[5]迈克尔A希特,R杜安·爱尔兰..战略管理—竞争与全球化.吕巍等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6]刘庆元,刘宝宏.战略管理—分析、制定与实施.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7]邵一明,蔡启明,刘松先.企业战略管理.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2[8张勇军.我国汽车品牌的发展模式及对策分析.集团经济研究,2005年第17期:42-43[9]杨勇岩.我国汽车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市场论坛,2006年第1期:42-45[10]王滕宁.当前我国汽车产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企业经济,2005年第3期:108-109[11]付于武.中国汽车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汽车工艺与材料.2008年第6期[12]梁燕君等企业海外并购应实行跨文化整合.中国企业报.2006年第1期第23页共24页 北京科技大学管庄校区毕业设计(论文)结束语感谢指导老师的悉心指导和鼓励支持;同时感谢大学两年半中所有辛勤培育过我的老师和给予我帮助的同学。第23页共24页 北京科技大学管庄校区毕业设计(论文)附录ChinaAutomobilesIndustryOverviewLegionsofChineseareearningmoredisposableincome,andChina’sautoindustryissettocashinontheirdreamsofdriving.Gridlocktraffic,noparking,anendlessbarrageofhorns.SuchphrasesmayevokeimagesofNewYorkorLosAngeles,butlatelyitseemstheymoreaccuratelyreflectChina’scities.Theautomobile,drivenwithinlivingmemoryonlybygovernmentofficials,hassuddenlybecomeakeypartoflifeandtheeconomyinChina.Withthemarketopeningup,wagesrising,andautopricesfalling,thedreamofcarownershipiscomingtrueforthenewarmyofurbanmiddleclassChinese.Chinaisinthemidstofwhatisprobablythelargestandfastestboominautomobileproductionandsalesinthevehicle’shistory,andforeigncompaniesarevyingforapieceofthisgrowingpie.Domesticfirmsarealsolookingtoparlaytheirknowledgeintoprofitablebottomlinesandevenexpansionintoforeignmarkets.Manyobserversexpectedchina’sWTOaccessionin2001tonegativelyaffectitsdomesticautomobileindustry.Butrealityplayedoutsomewhatdifferently.Theautomobilemarketexperienced30%annualgrowthin2001and2002,andaphenomenal80%growthin2003,whenatotalof2.04millioncarsweresoldinChina.InacountrywithapopulationaslargeasChina’s,thesefiguresstillamounttoatotalofabout40millionprivatecarsontheroadsinChinatoday,comparedtothemorethan200millionintheUnitedStates.Manyindustryinsidersthinkthebestisyettocome.Furtherdrivingtheautomotivefrenzyhasbeentheintroductionoffinancingbyautomobileretailers.ThisoptioniscreatingavastnewpotentialmarketforthosemiddleclassChinesewhocan’taffordtopaytheentirestickerpriceofacarupfront.Althoughoptimistshadhopedtoseethisprofitabletrendsoarintothefuture,thefiguresfor2005showedtheChinesecarmarketcomingbackdowntoearth,atleastfortheshortterm.Growthinsaleshasbeensluggishcomparedtopreviousyears,andtheindustryasawholesawprofitabilitydown59%inthefirstquarterof2005.Avarietyoffactorsisbeingblamedforthesuddenchange.Chiefamongtheseisariseinrawmaterialsprices,especiallysteel,aswellasasignificantincreaseincompetition.LongtimeheavyweightsinthemarketlikeVolkswagenandGMhavebeenlosingmarketsharetonewer,mainlyAsianbrandslikeHyundaiandToyotawhicharrivedinthemarketabitlater.ThisisplainlyillustratedbythesalesfiguresforFirstAutoWorks,ajointventurewithVolkswagen,inthefirstpartof2005.FAWsufferedlossesofUA$68.9millionintheleadingfewmonthsoftheyearwithalmosthalfofitsproductioninventoryremainingunsold.Conversely,Beijing-basedHyundaisawsalesof56,100vehiclesinthefirstquarterof2005,makingittheindustryleaderforthattimeperiod,largelyduetoamassiveupgradingofBeijing’staxifleet.TheimportanceoftheautomobileindustrytoChina’seconomyisreminiscentofthepost-worldwarⅡautomobile-driveneconomicboomexperiencedbytheUS,in第23页共24页 北京科技大学管庄校区毕业设计(论文)thatthecountryisseeingamassiveandsuddentrendincarownership,andtheflow-onpositiveeconomiceffectsofanexpandingautoindustry.Atellingexampleisthat,despitethefactthatVolkswagen’sChinasaleshavebeenslipping;theyarestilluppingproductioninanticipationofresurgence.Therethirdfactoryonthemainland,tobelocatedinChengdu,Sichuanprovince,willbeginoperationsinMay2007.Intheearly1980s,theChinesegovernmentbegansolicitingforeigncarmakerstoformjointventureswithdomesticfirmtomanufactureautomobiles.ThiswaswhenVolkswagen(VW)madeitswayintoChina.WithitssuccessfulpairingswithShanghaiAutomotiveIndustryCorporation(SAIC)inShanghaiandFirstAutoWorks(FAW)inChangchun,theGermanautomakerhasbeenthemarketleaderfor20yearswithVW’sSantanapassengersedanthetopsellingcarinthecountryforthepastseveralyears.AnotherheavyweightintheindustryisGM,whoalsoteamedupwithSAICtoentertheChineseautomarket.AlthoughtraditionallyseenasarunneruptothewildlysuccessfulVolkswagen,GMsalesactuallysurpassedVW’sbyover40,000carsinthefirsthalfof2005withatotalof308,722units,makingitnumberoneinautosalesinChina.Moresignificantly,thesepairingsbetweenmarket-testedforeigncar-makersandtechnologicallylaggingandill-managedstate-ownedmonolithshaveprovedtobecrucialtothedevelopmentofChina’sdomesticcarmanufacturers.SuchcooperationallowedcompanieslikeSAICandFAWtostreamlinemanagement,acquireadvancedtechnologiesandincreaseglobalexposure.In2004,SAICreneweditsjointventurecontractwithVolkswagenforanadditional20years.Chinacurrentlyhasabout100domesticcarmakers,mostofwhichareexpectedtocollapseorbeswallowedupduringthenextfewyearsofintensifyingcompetitionintheChinaautomarket.Giventhemarket’sincreasinglycutthroatnatureandChina’scomparativelylowrespectforintellectualpropertyrights(IPR),manyforeigncompaniesarefindingthemselvesintoughIPRbattles.Theseclashesofteninvolvesmallercarmakerswhich“borrow”every-thingfromdesigntoevenlogosfromforeigncompanies.Thesestandoffs,whichsometimesgotocourt,haveevenemergedbetweenJVpartners,illustratingthatsuchcooperationisnotalwaysthe“win-winsituation”envisionedbyeagerforeignfirms.AkeyreasonformanyIPRissuesistheoverlapbetweenasmallnumberofChinesefirmswiththeworld’slargestcarproducers.Thetopthreedomesticcarmanufacturers,SAIC,FAWandDongfengMotor,havesnaggedmostdealswithforeignautocompanies.SAIChasJVswithVW,andGM,FAWhasventureswithVW,MazdaandToyotaandDongfenghasteamedupwithNissanandRenault.TheJVrelationshipscanbedifficultinotherways.ItisrumoredSAICchosetopartnerwithGMwhenVWrefusedtoturnovercertaintechnologiestotheChinesefirm.Ofcourse,therelativelylax(somesayprotectionist)attitudedisplayedbyChinesecourtstowardsuchmattershasnothelpedtochangetheIPRclimateinChina.Carimportsaregenerallylimitedtohigh-endluxuryvehicles,primarilyduetoprice-inflatingtariffs.Butcurrenttariffsarenotassteepasinyearspast,duetonew第23页共24页 北京科技大学管庄校区毕业设计(论文)WTOregulations.In2005,theyrangedfrom38-43%,dependingontheoriginofthecar,andin2006thetariffisexpectedtodroptoaflatrateof25%.Previouslytheratewasashighas130%.Asaresult,carimportsaregrowingsteadily,reachingover100,000unitsinthefirsthalfof2005,withavalueofoverUS$3billion.China’sautoexportshavegrownrapidlyinpercentagetermsrecently,primarilybecausetheywerestartingfromalowbase.Butstill,indicationspointtowardChinabecomingatopautomobileexporterinthecomingyears,particularlyasthepotentialforoversupplybecomesevermorelikelyinthedomesticmarket.Volkswagenforexample,hasannouncedthatitplanstoexportitsChina-madevehicleto84countriesby2009.Othercarmanufacturerswillcertainlyfollowsuit.Apotentialbubbleloomsonthehorizon.Analystsestimatenationwideautomobileproductioncapacitytobearound5.5millionvehiclesperyearwithalikelyexpansiontomorethantenmillionvehiclesinthecomingyears,farexceedingmarketdemand.Ifsuchascenarioplaysout,theresultwillbeChina-basedautomobilemanufacturerspursuinganaggressiveexportstrategy.Asideformtheobviouseconomicimpactoftheautomotiveindustry,thepopularizationoftheautomobileisalsobeingfeltinChinesesociety.MuchtothechagrinofChineseurbanplannerswhohadenvisionedmassivepublictransportationnetworksastheprincipalmeansoftransportforChina’sbustlingurbanmetropolises,itseemsChinesepeoplehaveinsteadfalleninlovewithcarculture.ThenumberofcarsinShanghaireachedthe2020estimatebythebeginningof2005,andnewhighwaysarebeingsaturatedwithtrafficasquicklyastheyarebuilt.InBeijing,simplygettingacrosstownduringrushhourhasthepotentialtobeaseveral-hourordeal.Forbetterorworse,carownershipisfastbecomingsynonymouswithsuccessinChinaandtheautomobileisheretostay.(GlobalAutoSources.February15,2007)第23页共24页 北京科技大学管庄校区毕业设计(论文)CheryAutomobiles:China'sAutoWarBeginsChinaislayingplansatthisverymomenttobeginshipmentofpassengervehiclestotheNorthAmericanmarketbymid2007.Chineseautomobilemanufacturer,Chery,yesreadthatagain...thecompanysoundsstrangelylikeChevy,islookingatbringingnotjustone,butawholefleetoflowcostproductionvehiclestoourshores.ProposedpriceswillastoundyouandcouldpotentiallybringtheU.S.automarkettoitsknees.Don’tthinkforevenonemomentthatJapaneseandKoreanautomakerswillbeimmunefromthisfloodoflowcostcars.Cheryvehicleshavebeendesigned–somesaystolen–fromcurrentAsianmodelsandwillcompetedirectlyagainstthelikesofToyota,Honda,Nissan,andHyundai.China’slongawaitedwarwiththeUS–atonetimeexpectedtobeginwithaRedArmyattackonTaiwan--maybefoughtonaneconomicfrontinstead.Chery,astate-ownedcarproducerformedinChina’seasternAnhuiProvince,iscurrentlybuildinganumberofcarsinChinaincludingtheQQ–acompactcarstrangelysimilartotheDaewooSpark[GM’Koreandivision],aswellasseveralsedansandacompactSUV.Indeed,recentchargesmadebyToyota,GM,andHondahaveallallegedthatCherymimickedoroutrightstoledesignsfromatleastoneofeachautomaker’svehiclesincludingtheHondaCR-V.Fortherecord,theToyotacasewasrejected,Hondaisstillattemptingtoworkoutasolutionwiththeircase,andGMrecentlydroppeditssuitaftertheChineseautomakeragreednottoselltheircarsintheUSundertheCherynamewhichGMhasstatedistooclosetotheChevyname.ChinesecourtshavealsoruledthattheDaewooSparkdesignwasnotregisteredinChina,soGMdroppeditssuit.Atpresent,theCheryvehiclelineupincludesthetinyQQ;acompactSUVbuiltjointlywithMitsubishicalledtheTiggo;andthreesedans:theOrientalSon,theFlagcloud,andtheWindcloud.Recently,CheryunveiledanewlydesignedcrossovervehiclealongthelinesoftheChryslerPacifica.WithanintroductoryMSRPofunder$20,000theCherycrossoverwillseatuptosevenpassengersandcomeequippedwithbothfourandsixcylinderengines.AsyoumightguesstheCherycrossover,ifequippedsimilarlytothePacifica,couldbepricedsometenthousanddollarslessthantheChryslermodel.Currentpricesontheothermodelshavenotyetbeenset,butpublishedreportsthispastsummerindicatedthatabasicCherycouldretailforaslowas$6995intheUS,whichwouldbesomethreethousanddollarslessthanthenextlowestpricedcar,theChevyAveo[fromGM’sDaewoounit,naturally].Ofcourse,thisparticularpricingstrategyhasraisedallsortsofalarmswithintheautomobileindustry,chieflyhowtocounterafloodoflowcostcarsinvadingtheU.S.market.Assomehavepointedout,muchlikeHyundai’sintroductiontotheNorthAmericamarketduringthe1980s,theChinesecarsareexpectedtoinitiallyhaveonlyalimitedappealprimarilyduetoexpectedlowqualitylevels.Still,itonlytookHyundailessthanonedecadetobegintoproducecarswhichconsistentlymatchedthequalitylevelsofmanyAmericanandAsianmodels.So,itcouldbejustamatterofafewyearsbeforeChinesecarsreceivethepositivepressnowgiventomanyotherAsianautomakers,第23页共24页 北京科技大学管庄校区毕业设计(论文)resultinginasharpsurgeinsales.WhiletheCherydealernetworkwithintheUShasyettobeestablished,itisunderdevelopment;alimitedversionofthedealernetworkisexpectedtobeinplacebySummer2007whenthefirstChinesevehiclesarrive.ArapidexpansionofthissamenetworkacrosstheUSandCanadahasbeenplannedovertheensuingyearsandalthoughtheCherynamewillnotbeusedintheUS,youcanexpectthatwhatevernameisselectedthesecarswillimpactthewaymanyAmericansbuytheircarsfromthatpointforward.Oh,bytheway,twootherChineseautomakers--ShuanghuanAutomobileManufacturing,LTDandGeelyAutomotive--arealsoexpectedtoexportcarstotheNorthAmericanmarketsoonafterCherymakesitsdebut.Whileitistooearlytosay,theopeningofthelucrativeNorthAmericanautomobilemarkettocheapChinesevehiclescouldpossiblyshaketheAmericaneconomyinwaysneveranticipated.I,forone,shuddertothinkjusthowallofthismightunfold.(EzineArticles.MatthewKeegan)第23页共24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