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鉴赏美学》讲义

《艺术鉴赏美学》讲义

ID:18297472

大小:107.0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8-09-16

《艺术鉴赏美学》讲义_第1页
《艺术鉴赏美学》讲义_第2页
《艺术鉴赏美学》讲义_第3页
《艺术鉴赏美学》讲义_第4页
《艺术鉴赏美学》讲义_第5页
资源描述:

《《艺术鉴赏美学》讲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艺术鉴赏美学》讲纲戴冠青第一章艺术审美鉴赏引论一、艺术欣赏的本质:艺术欣赏是对艺术作品的“接受”——感知、体验、理解、再创造等综合心理活动,是人们以艺术形象为对象的审美活动。艺术审美活动是人类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是实现审美教育必不可缺的过程。首先,艺术是对社会生活的反映,是一种精神产品。其次,艺术是人的精神食粮,是为了满足个体与社会的需要,是人自身全面发展的需要。因此艺术活动本身就是目的,享受与创造、娱乐与教育密不可分地包含在艺术活动之中。艺术欣赏正是实现艺术反作用于社会生活的必要环节。马克思说:“一件艺术品——

2、任何其他的产品也是如此——创造一个了解艺术而且能够欣赏美的公众。”二、艺术欣赏与艺术创造:在整个艺术活动中包括艺术创造与艺术欣赏的两个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方面。艺术创造是艺术家在生活的基础上,运用不同的物质材料,创造出可供欣赏的艺术的典型形象。各个艺术门类运用不同的艺术材料、表现手段,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离开了艺术语言,便谈不上美的创造和欣赏。艺术欣赏则是以艺术形象为基础,结合欣赏者自身的生活经验,通过感受、体验、领悟,从而丰富了艺术形象的生活内涵,具有“再创造”的性质。从一定意义上说,艺术欣赏不仅是接受,也是

3、艺术创造的延续和扩展,它使艺术品成为社会的精神财富。艺术欣赏过程是一种美的享受,欣赏者在欣赏过程中会产生审美愉悦。这种愉悦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对艺术家所创造的美的发现,在发现中肯定了自身的审美能力;一是欣赏者对艺术形象的“再创造”,在欣赏中激发自己的聪明才智:1、艺术形象是欣赏者发挥想象的客观基础;2、欣赏者的审美活动是主动的,不是被动地接受;3、艺术欣赏中“再创造”和艺术家的创作各有特点。三、艺术欣赏与艺术批评:艺术欣赏是艺术批评的实践基础,艺术批评则是艺术欣赏的理论升华。二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艺

4、术欣赏始终是一种感性活动过程,而艺术批评则是经过感性活动而达到的理性认识,其结果是一种理论形态。第二、欣赏活动带有显著的个性特点和主观随意性,艺术批评则是客观的,具有普遍性的是一种美与丑的普遍的社会标准。四、艺术欣赏方法:1、在艺术欣赏的实践中提高审美能力;2、从艺术与现实的关系中把握艺术的审美特性;3、重视对艺术形象的整体把握;4、不断深化和扩展以有的审美感悟;5、把握艺术家的创作个性和时代特色;6、加强广泛的艺术修养,在欣赏中实现各类艺术相互阐发、触类多通。第二章建筑艺术欣赏19一、建筑艺术语言:1、建筑的双重

5、性:物质性与精神性。建筑首先具有物质性,它具有物质使用功能,它的存在受到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的很大制约;建筑也具有精神性,它要满足人们对美的渴望,在高层建筑,这种渴望还将促使它上升为真正的艺术,其精神意义甚至还可能超过物质性。2、建筑精神属性的层级性:三个层次。最低的层次与物质功能紧密相关,体现为安全感和舒适感;中间的层次体现为美的形象,一般即称为美观,重在“悦目”;最高的层次是要求创造出某种情绪氛围,表现出一种有倾向性的情趣,富有表情和感染力,以陶冶和震撼人的心灵,重在“赏心”。3、建筑艺术的表现性:建筑是一种表现

6、性艺术,重在创造出某种情绪氛围、激发出欣赏者的相应情感来。表现性艺术所表现的情感是一种抽象的情感,它会唤起更多的“同情者”。4、建筑艺术语言:(1)面:如雅典帕提侬神庙和中国佛光寺大殿的立面。(2)体形:如埃及金字塔和中国佛塔。(3)体量:如欧洲教堂和中国园林建筑。(4)空间:如喇嘛庙殿堂和哥特式教堂中殿。(5)群体:如北京城和中国园林建筑。(6)环境:如美国的流水别墅和日本的地下商城。5、建筑文化内涵:建筑是人类思想的纪念碑(雨果语),它和产生它的文化整体土壤具有密切的联系。建筑的文化内涵说明建筑艺术风格的形成和

7、发展不只是物质因素的作用,更主要的是精神因素促成的结果。二、建筑艺术作品欣赏:1、雅典帕提侬神庙:建造于公元前5世纪中叶,是希腊雅典城中心一座祭祀其守护女神雅典娜的卫城里最主要的一所殿堂。这是一座长方形建筑,全部用白大理石建造,下有三层台级状台基,四周围有柱廊,陶立克式石柱比例壮硕,十分挺拔;柱上栊间版上饰浮雕,浮雕涂着金、蓝和红色,颜色鲜丽明快。整座神庙非常精美,风格单纯、明朗和愉快,体现出雅典自由民民主政体的社会文化背景,代表了古希腊建筑艺术的最高成就,为后人树立了“不可企及的典范”。2、巴黎圣母院:始建于11

8、63年,是欧洲中世纪末期哥特建筑早期的成熟作品。其平面是横臂很短的“拉丁十字”,上、中、下各层有许多尖拱和高窗。可以看出,尖拱、高窗、壁墩和竖高的雕像都统一在向上的动势之中,垂直感很强,这正是哥特教堂的特点。在侧廊屋顶上,暴露着一条条横空出世的“飞拱”,将中厅拱肋的横推力传到一片片横墩上,这也是哥特建筑在结构上的大胆创造。那垂直向上的狭高空间和体态都渲染着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