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农村研究毕业论文 浅谈国内外新农村建设范例对黑龙江省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社会学农村研究毕业论文 浅谈国内外新农村建设范例对黑龙江省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ID:1828958

大小:30.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7-11-13

社会学农村研究毕业论文 浅谈国内外新农村建设范例对黑龙江省新农村建设的启示_第1页
社会学农村研究毕业论文 浅谈国内外新农村建设范例对黑龙江省新农村建设的启示_第2页
社会学农村研究毕业论文 浅谈国内外新农村建设范例对黑龙江省新农村建设的启示_第3页
社会学农村研究毕业论文 浅谈国内外新农村建设范例对黑龙江省新农村建设的启示_第4页
社会学农村研究毕业论文 浅谈国内外新农村建设范例对黑龙江省新农村建设的启示_第5页
资源描述:

《社会学农村研究毕业论文 浅谈国内外新农村建设范例对黑龙江省新农村建设的启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湖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考籍号:XXXXXXXXX姓名:XXX专业:社会学农村研究论文题目:浅谈国内外新农村建设范例对黑龙江省新农村建设的启示指导老师:XXX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十日论文关键词:新农村建设经验启示论文摘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已成为全党重大历史任务,需要不断实践、探索、创新和借鉴来自国内外有益的经验。本文关注和分析了包括韩国、德国等国家农业和农村建设发展的成就和经验,其中有些国家的成功经验对黑龙江省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启示作用。  一、韩国新农村运动  20世纪70年代初,韩国开展了强有力的经济改革。改革之初,韩国把主要精力放到建设重工业体系和推动工业品出口上,把农业

2、放在第二位。在重点扶持工业产业发展和扩大出口的政策作用下,韩国工业获得了快速发展。但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经济和社会问题。工农之间、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发展严重失衡。韩国政府基于这样的国情和农情,动员专家、学者经过科学论证,组织实施了新农村建设与发展运动。其主要做法是:改善农村公路,改善农民住房条件,推动农村电气化,推广水田高产品种,增加农民收入,积极发展农村组织和兴建村民会馆等八个方面。后来韩国政府又发起了“一社一村”运动,就是一家公司、企业自愿与一个农村建立交流关系,对其进行“一帮一”的支援。三星、现代、韩国电力、韩国通讯、浦项钢铁等大型企业带头,政府部门也积极参与,迅速扩

3、展为全社会参与的支农运动。经过30多年,数届政府的长期努力,韩国城乡居民收入保持同步增长,城乡经济实现同步发展。2005年韩国人均GDP达到14000美元,城乡居民收入之比为1:0.94。  韩国在上世纪中遇到的社会问题,与黑龙江省遇到的问题极为相似,对开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1)建立具有法律效力的支农制度。城乡统筹、建设新农村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建设时间长,难度大。如果只靠政府发几个文件去推动,缺乏制度层面的法律法规的约束,则有操作难度大、持久性不强的可能。(2)明确新农村建设投资主体是政府。韩国新农村建设的重点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在上个世纪70年代

4、,政府的财政支出占到10%,主要是免费提供水泥、钢筋。黑龙江省新农村建设的重点也离不开改水、改路、改厕、改灶、改居、改村,其中大部分工程是公益工程,自然需要政府投入。当前,黑龙江省农村农民投入能力有限,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欠账”较多,因而,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但投入主体应该是政府。(3)实行分类政策“先动先扶、不动不扶”。为便于管理和指导,韩国政府把农村划分为自立、自助、基础三类,参与程度最高的划为自立村,最差的划为基础村,政府援助物质只分给自立村和自助村。这一做法值得学习借鉴。黑龙江省农村发展很不平衡,应实行分类政策,分类指导。并按“先动先扶、不动不扶”原则,征求群众意

5、见,把全省自然村划分为示范村、先动村、迟动村和不动村,对示范村、先动村、迟动村分缓急首先规划,并实行先规划先扶持,后规划后扶持,不规划不扶持。(4)以项目为抓手,推动全社会支农。这也是韩国成功的经验之一。建议结合当前在全省开展的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利用冬闲时机,整合各部门力量搞好思想发动,完善村屯规划,选好启动项目,待时机成熟后,大力推进改村、改路、改水等以改造为主的工程项目,以项目为抓手,带动新农村建设活动。同时,充分发动各部门、企业、学校、事业单位都挂一个村,出钱、出力、出人,一挂数年,形成全民支农的局面。  二、德国“巴伐利亚”试验  “巴伐利亚”试验,亦称“城乡等

6、值”试验。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德国赛德尔基金会在政府的支持下,在巴伐利亚州通过改善农村生活设施,将农民成功留在土地上的试验。赛德尔基金会所倡导的“等值化”理念,既“不通过耕地变厂房,农村变城市的方式,使农村在生产,生活质量上,而非形态上与城市消除差异,使农村生活条件、生活质量达到与城市生活‘不同类但等值’的目标”开始发挥作用。该基金会在巴伐利亚州通过土地整理,村庄改革等方式,实现了“在农村生活,并不代表可以降低生活质量”的目的,使农村经济和城市经济得以平衡发展,明显减弱了农村人口向大城市流入。这一计划自50年代在巴伐利亚州实施后,成为德国农村的普遍模式。  1988年,山东

7、省政府和德国巴伐利亚州以及格德国赛德尔基金会共同把青州市的南张楼村确定为“中德土地整理与农村发展合作实验区”,该项目包括片区规划、土地整合、机械化耕作、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修路、发展教育等措施。经过十五年的试验,给南张楼村带来了巨变。原来“不靠海、不靠城、没有大企业、不靠交通要道、没有矿产资源、人多地少,住在茅草房,村里无硬化道路,人均收入1000元的落后村,现在是农民收入提高了,全村农业经济收入达到1亿元,人均纯收入达6000元;兴建了80多个企业;2004年工业总产值2亿元,纳税500多万元,农民工作模式改变,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