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农村研究毕业论文 浅论农村教育发展与农村“三化”推行

社会学农村研究毕业论文 浅论农村教育发展与农村“三化”推行

ID:1828903

大小:30.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7-11-13

社会学农村研究毕业论文 浅论农村教育发展与农村“三化”推行_第1页
社会学农村研究毕业论文 浅论农村教育发展与农村“三化”推行_第2页
社会学农村研究毕业论文 浅论农村教育发展与农村“三化”推行_第3页
社会学农村研究毕业论文 浅论农村教育发展与农村“三化”推行_第4页
社会学农村研究毕业论文 浅论农村教育发展与农村“三化”推行_第5页
资源描述:

《社会学农村研究毕业论文 浅论农村教育发展与农村“三化”推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湖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考籍号:XXXXXXXXX姓名:XXX专业:社会学农村研究论文题目:浅论农村教育发展与农村“三化”推行指导老师:XXX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十日论文关键词:农村教育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农村现代化论文摘要:农村、农业、农民这“三农”问题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根本问题,就现状而言,“三农”问题已成为困扰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为解决这一问题,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农村现代化的发展战略。而教育是实现这一战略的关键。本文详细分析了发展农村教育与推进农村“三化”的关系,认为大力发展教育才能保证“三化”的顺利实现,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众所周知,中国是个农业大

2、国,农村、农业、农民这“三农”问题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根本问题,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切实解决的关键问题。就现状而言,“三农”问题已成为困扰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决策,进一步要求按照城乡统筹、区域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的思想,建立有利于改变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的现代农村制度,并且制定了针对解决“三农”问题的发展战略——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农村现代化。  现阶段,农村“三化”的全面推行,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除了体制、资金、科技、环境等因素外,我国劳动者素质比较低下,不能适应

3、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和现代化的需要,严重影响农村“三化”的进程。而提高劳动者素质,关键在于农村教育。可以说,农村教育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重要作用。它既是农村发展的基础,更是“三化”顺利实现的重要保证,影响我国现代化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1发展农村教育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基础  所谓农业产业化,就是农业市场化、社会化、专业一体化、集约化的生产过程,它既表现了生产关系的调整,也体现出生产力的提高。胡锦涛同志指出: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促进农业结构战略快调整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农业效益、增强农业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举措,一定要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

4、工作中一件带全局性、方向性的大事来抓。”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与生产技术、管理水平以及市场销售能力是紧密相关的,随着它们的提高而提高。而生产技术、管理水平和市场营销能力的强弱,取决于各种专门人才培养数量的多少和农村劳动者素质的高低。由此可见,农业产业化的主体是人,特别是产业化的直接参与者——农民。这就对农民的生理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科技素质提出了全方位的高要求。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的快慢与成功与否直接取决于农民自身素质的高低,取决于影响农民素质提高的农村教育发展水平的高低。  目前,我国农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还比较偏低,文化水平和接受教育的程度普遍不高,农业生产中科技含量少,农业生产管理较为落后,特别

5、是广大农民,接受科技技能的培训较少,普遍缺乏科技知识,使大量的科技成果得不到推广应用,难以提高农业生产率。只有通过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改进农村教育,培养大量的科技人才、管理人才,大幅度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在此基础上开发和应用先进的生产与管理知识,不断促使农业生产和经营效益的增长,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这样,农业增长方式才有可能由传统粗放型向现代集约型转变,农业增长由依靠生产要素的投入为主,转变为依靠科技进步加速全部生产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为主,从而实现农业增长方式质的飞跃,推进农业产业化。    2发展农村教育是推进农村城镇化的动力  所谓农村城镇化,就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后

6、促使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居住方式变革的过程,是引起农村人口向城镇聚集的过程。不仅如此,它推动了乡村工业升级,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极大的推动了农村现代化的实现。目前,我国是一个人口低城镇化的国家。国家统计局发布2008年全国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推算结果显示:2008年我国城镇人口达60667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45.68%,低于世界平均水平47%,而发达国家的城镇化人口比例在80%以上。可见,城市化是世界发展的趋势,是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推进城镇化的发展,可以为缓解大中城市的压力,把资金吸引到农村小城镇,发展农村经济,有效缩小地区差别、城乡差别,特别是西部地区大多是

7、少数民族地区,不仅有利于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还有利于增进民族团结。 城镇化进程的推进离不开农村教育的支持。我国要大力发展农村城镇化,农村大量人口进城创业、工作生活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这个发展潮流中,最大的阻力就在于农民缺乏科技文化素质。因此,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为农村提供高质量、高水平的教育,传授高科技和先进的技术,更新发展理念,培养出大量农业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大大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保证多数农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